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五教案

#教案#引言科学是基于对客观事物的形态和组织的可检验的解释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体系,是系统化、公式化的知识。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欢迎阅读。

1.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让孩子感知沙子的特性:无气味;不溶于水;细颗粒。

2.让孩子学会最初的记录方法。

3.初步培养孩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愿意与同龄人和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为孩子提供一个大沙坑,各种玩沙的工具(铲子、筛子、印模)等。,每人一个塑料杯和一个小勺子。

三、活动流程。

(1)通过各种活动让孩子认识沙子的特性。

1.组织孩子自由玩沙。让孩子在沙池里自由地玩沙子。你可以在沙滩上赤脚行走和跳跃;可以用手摸、抓;用铲子、水桶、筛子等玩具玩沙子,让孩子互相配合做游戏。

2.老师引导孩子认识沙子的特性。

(1)沙子是无味的。

教学:“孩子们玩沙子很开心。现在我想邀请你闻闻沙子。你怎么看?”(它是无味的)

(2)沙子不溶于水。

老师:“小朋友,你试过用奶粉做牛奶吗?”“我们现在试着用奶粉做牛奶,好吗?”老师先把奶粉倒入空玻璃杯中画一条黑线,然后倒入开水中,用勺子搅拌,让孩子发现奶粉是溶于水的。

教授:“原来奶粉是溶于水的,但是你知道水可以溶于水吗?”“我不知道。”“现在我们一起来试试吧!”老师引导孩子先往塑料杯里放少量沙子,然后画一条线,用勺子搅拌,把塑料杯放在旁边。等沙子沉淀后,引导孩子观察画线,得出沙子不溶于水的结论。

(3)砂薄且呈颗粒状。

老师:“小朋友,请用手摸沙子。你有什么感觉?用手抓沙子,看看是什么样子。”你手上的沙子是什么?"

幼:“摸起来软软的,沙子又细又颗粒状。”

教授:“现在我们用筛子筛小石子和沙子。会怎么样?”

少年:“我看沙子能从筛子里漏出来,小石子却不能。”

老师:“筛过的沙子和没筛过的沙子有区别吗?(非常薄、小且柔软)

老师:“为什么我们要用手和脚在沙子上印指纹和脚印,留下清晰的痕迹?”

少年:“因为沙子很小很软。”

(4)老师总结:沙子无臭,不溶于水,薄而颗粒状。

(2)儿童认识到沙子的好处和用途。

1.运动需要沙子。

教学:孩子们都知道沙子很软。现在我邀请你跳到它旁边的水泥路上。你的脚感觉怎么样,跳在那里感觉舒服吗?“孩子玩的时候,老师和孩子交流,帮助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杨:水泥地太硬了,跳的时候会疼。在沙坑里跳的时候不疼。在水泥地上跳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大腿疼的厉害。如果你在掩体里就好了。

教学:混凝土是硬的,沙子是软的,所以如果把爬架放在沙坑里,掉下来也不疼。

杨:跳远的时候也要用沙子,大叔练拳的时候也要打沙袋。

教学:没错。因为沙子比较软,孩子们在运动中不容易受伤。

2.建筑工程需要沙子。

教学:沙子有很多用途。你在哪里见过沙子?它们是干什么用的?

杨:我看到路边堆了很多沙子,是用来铺路的。

教学:沙子可以用来铺路,如果沙子、水泥和石头混合在一起变得坚硬,就可以建造房屋和桥梁。

杨:我也在电视上看到解放军叔叔用沙袋防洪。沙子可以装在袋子里来阻挡洪水。

第四,教育幼儿

我们应该珍惜沙子,不要浪费它。

教学:我们平时玩游戏、做运动都需要沙子。我们也需要沙子来建造高层建筑。沙子是我们的好朋友。所以玩沙堆里有沙子的游戏要小心。我们不能把沙子扔到沙子外面。不然沙子里的沙子会越来越少,以后就没有沙子和我们一起玩游戏了。因此,孩子们应该珍惜沙子,并在未来与它成为好朋友。

动词 (verb的缩写)扩展活动。

请给每个孩子取一个印象,用湿沙玩一个印象游戏。

2.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探索、发现、了解园中的各种树木,让孩子产生保护树木的欲望,说出自己喜欢树木的原因。

2.学会主动爱护小树或大树。

3.在活动中增加孩子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4.激发孩子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孩子的初步审美能力。

研究准备:

1.活动前观察公园里的树木。不同的树上挂着树牌(树名、树龄、生活习性)和编号(供孩子记录)。

2.彩笔、画纸、铅笔。

3.儿童卡(儿童姓名、性别、年龄)。

4.小桶。

学习过程:

1.观察了解园内不同树种后,自由讨论:你看到哪些树?是什么样的?你叫什么名字?老师用孩子的经验描述不同树的外观特征,问:你喜欢什么树,它长什么样?

2.通过老师的提问和讨论,再带孩子到外面观察,引导他们仔细观察,从下到上,从根部到树冠,叶子的高度、大小、长短、形状、颜色以及不同的部位。讨论问题:你喜欢哪些树?为什么喜欢?你是怎么对待的?

3.领养一棵小树或一棵大树,让孩子把卡片挂在自己喜欢的树上,搂着大树感受厚度,和小树牵手浇水。

4.观察记录:用不同的方式记录观察到的树种(根据叶片的形状、高度、粗细、开花情况的不同);记录小舒家的路线图。

5.让孩子说出树的种类,老师用图片展示数量,让孩子学习要点。

6.画出你喜欢的树和它的邻居,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放在展区。

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1。让孩子认识各种电动玩具及其异同。

2、让孩子知道电池在电动玩具中的作用以及电池的正确使用方法。

3.培养孩子探索玩具的好奇心和兴趣。

4.通过观察、交流和讨论,我们可以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化。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

活动准备:小朋友有一个电动玩具。

活动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扮演猫头鹰博士,邀请小朋友去电器城玩。

2.小朋友在电器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玩的玩具。玩完后,告诉大家在玩什么。会是什么样子?

3.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分散玩耍,老师巡回指导,提示孩子们观察。

4.孩子们交流观察结果。

第二,找电池。

1,老师提问。为什么有些电动玩具会动,有些会响?(孩子们互相表达自己的想法)

2.孩子可以自由探索和操作,寻找电池:请在玩具上寻找。谁给它们供电让它们移动?

3.孩子们交流探索的结果,是电池让电动玩具动起来。

4.叫一个孩子上来把电池拿下来,其他孩子会仔细观察。

5.老师简要总结:看来电池真的有用。电池可以给玩具供电,使它们移动和发光。电池真的很强大!

第三,学会正确安装电池。

1,幼儿观察电池,了解电池的基本结构。

2.孩子们最初试图在玩具上安装电池,这样他们就可以再次移动和奔跑。(小朋友尝试安装电池,老师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巡视观察)

3.请一个孩子上来,边操作边说话,老师会引导其他孩子观察。

4.请未完成的小朋友重新尝试操作,老师会巡回指导。

5.老师总结:孩子真能干。他们知道电池种类繁多,可以用在很多地方,也学会了正确安装。但是你一定要记得用完电池后把它们拿出来,否则你会弄坏电动玩具的,记得吗?

四、活动结束——老师扮演猫头鹰博士,欢迎小朋友下次来电器城。

4.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1。通过看、品、听、玩,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鲜花的礼物,让孩子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眼前”,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交流的兴趣。

4.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愿意大胆探索和实验。

5.让孩子对探索自然现象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花仙子的花园)

2.金银花露、玫瑰花茶、菊花茶、桂花糕、蜂蜜、鲜花精油、熏香用品、干花袋、鲜花装饰品、春日少女画、鲜花发带、纸和水彩笔。

活动流程:

观察环境引出主题——观察和尝试,操作和发现——自我创造,描述和构思——情感刺激。

第一,观察环境,感知花的美

1.带进会场:今天我们去花仙子的花园,好吗?

2.观察环境:你觉得花仙子的花园怎么样?为什么很美?

当你看到花时,你有什么感觉?

二、观察、品味、发现、感知花的用途

1.展示花的礼物:花仙子也为我们准备了许多礼物,我们可以看看吗?

2.孩子们观察和品尝花的礼物。

(1).问题:你知道这些礼物吗?它是如何工作的?

(2)老师和孩子一起谈论、品尝、穿戴、饮酒、使用花的礼物。

3.一个个提问:这是什么?它能用来做什么?

4.花的用途

问题:花还能做什么?

(1).制造药物(2)。可以吃③。泡茶喝(4)。用花做漂亮的装饰品。芬芳的空气(6)。你可以美化...

第三,花卉艺术作品的创作

1.观察花仙子的花头带:你喜欢花仙子的礼物吗?我还需要送些礼物给花仙子。我的发带是什么做的?

2.求创意:要不要送花当礼物送给别人?在后面,老师已经准备好了纸笔。请画出你想做的花。稍后我会告诉你你做了什么花,你要送给谁。

3.儿童画:花的礼物

4.孩子们描述他们自己的创造。

第四,情感刺激

5.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让孩子直观感受生活中的毛细血管现象。

2.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和分享与同伴成功合作的经验。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发现现象,用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准备:

1,毛巾,海绵,布,吸水纸,纱布等吸水材料和一些塑料盆。

2、红、黄、蓝、绿水和红墨水,大白菜叶,细管若干(医用采血管)。

3.白色绉纸做的纸花和几个小塑料碗。

4、图片(植物靠根吸水,红墨水萝卜,生菜等。)

流程:

一、设置游戏环境,提供材料,让孩子在游戏中发现这些材料可以吸水。

1,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引导孩子帮助水移动。

老师:今天老师请了很多水,但是他们现在住在小盘子里太难受了。他们想搬到一个宽敞的大盆里。他们应该怎么做?他们想测试你。不用倒了。用小盆旁边的东西来帮助水流动。

2.说:你是如何帮助水流动的?

鼓励幼儿讲述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总结:这些东西可以帮助水移动,它们可以吸收水分。

3.想一想:还有什么能吸水?

(植物能吸水吗?)

第二,教师设疑,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

1,“大白菜能吸水吗?”请试一试。把新鲜的大白菜叶子放在红墨水里,可以看到大白菜叶子从下到上逐渐变红。

2.“小管能吸水吗?”请试一试。用小管吸收有色水。小管接触到水,就能吸水。

3.看看卷心菜发生了什么,鼓励孩子寻找卷心菜中的“小管”,打开蔬菜锅,看看非常清晰和红色的“小管”。

4.孩子们喜欢图画(胡萝卜、莴苣、百合等。用红墨水)。

像红线一样弯弯曲曲的“细管”理解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毛细现象。

5.讨论:毛巾、海绵、纱布、吸水纸里有“小管”吗?

总结:这些放入水中后,能吸水的东西里就有了“小管”,有些“小管”太小,不容易看到。有了这些“细管”,毛巾、海绵等就会吸水。

第三,想一想,玩一玩。

1,老师有疑惑:如何把白色的纸花变成彩色的花?

引导孩子思考:能不能让纸里的小细管帮忙吸带颜色的水?

2、儿童操作,把纸树变成彩色树。

第四,结尾。

孩子们把彩色的花送给树妈妈,并给她穿上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