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手机成瘾,家长一定要这么做。
我可以告诉你我的看法:
首先:看电视、看手机、玩电脑本身不会影响智力发育。有时有利于智力发展。但是,这占用了孩子两岁前与成人交流和学习语言发展心智的时间,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增加注意力缺陷的可能性。
其次:看电视和手机会损害视力吗?首先我想说,电视和手机不是视力受损的原因,但视力恶化的最大原因是遗传原因,这是有明确研究解释的。第二是长时间盯着屏幕肯定会造成视觉疲劳,当然看书也会反过来。所以看电视和看手机本身不会损害视力,但是在太暗的光线下看太久,视力疲劳和亚洲人的特殊基因才是造成视力损害的原因。所以说看电视会损害视力是不符合逻辑的。最大的原因是视疲劳,引起视疲劳的不仅仅是电视、电脑、手机,还有看书。
家长们比较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手机、电视里的内容,大人们认为价值观不正确,内容太暴力,太黄,不适合孩子看。
然后,电子产品的应用需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差异化。一方面取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和规律。另一方面,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作为父母需要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电子产品和媒体内容的心理需求。
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作为父母减轻焦虑。更重要的是,家长只有了解这种需求和相关的风险成因,才能与孩子平等沟通,建立一个相互认可的规则,最大限度地减少相互冲突。因为从临床的角度来看,威权式的教养方式和严令禁止可能在前期会有一些效果。
但是我们要记住,这里有一个麻烦,就是在青春期开始的时候,孩子有一个重要的心理需求就是独立,就是在心理上与父母分离的时候。这个时候,电子产品,比如游戏,尤其是网络游戏,虚拟社交,甚至是通过虚拟平台进行的真实社交所传递的内容,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孩子和父母心理隔离的工具。一方面,这些强烈的内容可以满足孩子的成就感,这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迫切需要的。另一方面,它们又成为家长反对和禁止的内容,这恰恰成为孩子追求独立反抗的重要外在表现。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电子产品和媒体内容的使用规则和清晰的边界,有利于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形成普遍的相对自律性、自主性和自发性,也可以大大减少青少年与父母在电子产品和媒体内容使用上的激烈冲突。所以早期规则的形成对于缓解青春期的这些冲突是很有帮助的,因为有些孩子会用父母反对禁止的东西向父母表达自己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接下来说点更具体的,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具体需求。
0-2岁
首先,当然最重要的是,在你0到2岁的时候,也就是2岁的时候,很多家长会问我,孩子在3岁之前,是不是不应该接触任何电子产品,包括电视、电脑、手机。如果要用最简短的回答——可以。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电视、电脑、平板、IPAD、手机是有益的。这是一个简短的回答。
但是,从临床现实的角度来看,我相信这种说法可能会让一些家长感到焦虑,因为我们的孩子在两岁之前必然会接触到电子产品。美国儿科学会也承认,在这个阶段,90%的孩子会在两岁前接触到包括电脑在内的电子屏幕。再加上平板电脑尤其是手机的普及,家里会有很多屏幕,孩子也不得不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所以,要回答是否禁止这样的问题,我们作为家长需要了解孩子两岁前的心理发展特点是什么:
两岁之前,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感觉、知觉和认知能力发展迅速。这种发展取决于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和真正的成年人互动,二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和自己玩耍。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故事机和机器人电子产品。对于2岁以下的孩子来说,看似教育性质的媒体内容,对2岁以下的孩子没有任何好处。甚至有人认为2岁前的孩子无法理解动画里的内容是什么,他们只被声音和色块吸引。此外,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与大人互动才能学习语言,因此过多接触这些被动的语言信息可能会占用孩子与照顾者的互动时间。影响依恋关系,造成孩子和父母的疏远。而且每天的观看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包括看电视,看手机,看平板。如果可能的话,和孩子一起看,和他们互动解释内容。
3至6岁
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能够从媒体内容中受益。有证据表明,孩子们可以从这些相关的媒体内容中学习知识,如视频或节目,甚至在未来增加他们的社交技能。因此,在父母的控制下,儿童在这个年龄使用教学媒体内容是有益的。
当然也要注意风险,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信息的承受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快节奏嘈杂的娱乐节目可能会让孩子过于兴奋,他的大脑承受不了。有证据表明,快节奏的娱乐游戏或内容会增加学龄后注意力缺陷的概率。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每接触一次如此快速的娱乐内容,孩子在学龄的每一个小时,注意力缺陷的概率就会增加65,438+00。我需要提醒家长的另一个风险是,6岁前的孩子分不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拟的,什么是虚假的,所以需要避免夸张或者暴力的动漫内容。
3到6岁的孩子没有办法区分用棍子打人的脸和用火把人绑在树桩上。主角安然无恙是假的。现实中,这样的人会受到伤害。
3到6岁的孩子没有办法分辨这个。他们认为动画中真正发生的事情,在现实中应该是一样的。所以,建议这个阶段的家长,在这个阶段选择教育类的动漫、视频、游戏、软件是很有必要的。这里需要选择有利于孩子外语习得和数字能力,包括社交和社会能力发展的内容,并且要注意快节奏的娱乐内容。一些不符合现实的动漫、暴力内容需要避免,家长需要提前审核。如果允许孩子使用IPAD或手机,建议开启儿童限制功能。不要在手机或IPAD上安装不能给孩子看的内容。不要让他自己下载,可以隐藏一些内容。这个阶段你要做的就是不要让孩子看到或听到你不能给他看的东西。不要试图和孩子讲道理。不要看,不要摸。这个不好用。
6岁到12岁
适龄儿童的情况会变得更加复杂,也就是在青春期之前,因为学校和同学的影响,如果有些家长想做,我就不看任何电视,不玩任何电子产品,不接触任何游戏相关的内容,我无法想象这样的孩子进入学龄阶段需要如何与同龄人交流和相处。我觉得他们可能会因为完全脱离了这个数字时代而自卑或者被同龄人排斥,所以父母。所以在这个阶段,包括这个阶段,要建立适当的规则。如果规范得当,孩子应该能够形成使用电子产品的良好习惯,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应付电视、电脑、平板电脑的使用规则,可以做到学习和娱乐并重。有一点需要注意,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对社会交往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所以孩子对手机的需求会变得更强烈,因为手机的发明是提供一种跨地域、跨空间的社交功能,手机的主要功能是打电话。但是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这个问题变得非常复杂,因为美国儿科学会其实很早以前就建议,孩子应该在初中以后开始使用手机。
青春期
先简单说一下青春期。一直以来都说青少年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临床上也一直对青少年进行特殊对待。我个人倾向于在临床上把青少年当成人看待。我相信青少年在这个时期已经能够非常熟练地使用电子产品,包括处理相关内容,比如游戏、上网、社交。他在这个阶段,使用和成年人完全一样。如果他之前有很好的铺垫、规则和习惯,那么他在这个时期应该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当然,你可能没有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如果你是一个成年人,每天长时间玩游戏,每天上网,把手机放在家里,没有人会认为你是一种病。只要你能坚持工作,就能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没有人会抓你说你是网瘾,是病。但对于青少年来说,在这个时期,这种瘾往往会被贴上非常叛逆、不听话的标签,反而会让青少年把上瘾或者带引号的“网瘾”当成对抗的手段。我们今天是没有办法进行这个关于游戏成瘾和网瘾的微课的。我会尽量把这个话题单独作为一个微课主题,也许下次再详细讲。面对这个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做?
如何为孩子制定使用家庭媒体的计划?
我觉得家长需要制定一个家庭媒体使用计划,这个计划需要用明文写出来,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签字。当然,经过家庭会议确定,定期互相交流,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当然,这个家庭媒体使用计划并不是针对孩子的,成年人也要参与其中,形成一种相对平等的交流氛围。我相信,如果父母天天沉迷于网络和手机,天天盯着看,你很难告诉孩子要定时放下。所以我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媒体使用计划,并坚持下去。那包括几个主要内容。您可以与您的孩子讨论具体的部分,但它可能需要包括以下要素。
陈述时间、内容和地点。
一种是明确写明时间、内容、地点,比如什么时候可以玩游戏、上网、看手机或者看电视,看什么样的内容。比如有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不管什么年龄阶段,比如他喜欢晚上看球。你需要和他说清楚,包括一些特殊的例外,是什么内容。
然后我个人建议限制一些地方,比如电脑不能在卧室使用,电视不能放在卧室,不能躺在那里用手机看电视。还有,比如我们吃饭的餐厅区域也是禁止使用电子产品的。当然,你需要讨论一下。如果你决定不能边吃边看,你需要一个固定的工作场所来应对这样的场景。父母可能担心我和他一起做决定,他能不能遵守。其实孩子比大人更能遵守一些规则。如果你的孩子曾经背着你撒谎和违反规定。有必要反思父母的态度在任何场合是否一致。父母遵守你制定的规则吗?只要父母以身作则,孩子就会守信用。
不设置数码产品区
第二,你需要设定一个没有数码产品的特定时间和区域。在某个区域,你不能在这个区域使用数码产品,比如卫生间,也不能把手机、电脑、IPAD带进厕所。你可以这么定义,有固定的时间,比如10点睡觉才睡觉。九点半,大家都不能用电子产品,不能看电视。你需要确定这个时间和区域。你们可以讨论细节,越早讨论这个家庭会议越好。
提前复习孩子接触的内容。
当然,如果你已经失去了这个舞台,很遗憾,你会发现,在青春期,如果你之前没有搭建过这样的舞台,你可能会发现,你的孩子把虚拟世界里的朋友和伙伴当成了相对私人的朋友。当然,这是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可能很难理解他的孩子面对的是什么,接触的是什么,互联网环境是什么样的。父母会变得非常非常困难,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早期制定家庭媒体使用计划是如此重要。
以身作则
最后,最大的原则是家长需要以身作则。越早和孩子平等沟通这个问题,青春期的问题就越少。当然,家长说只有孩子需要做,大人不需要做,所以这个规则没有太大意义,所以家长以身作则告诉孩子,我这样控制,我可以规划我的游戏时间,我不会沉迷于这样的游戏,我可以平衡电子产品和媒体内容带来的娱乐和学习的优势甚至劣势,孩子平衡好这些,就可以从你身上学会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今天到此为止。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