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日本海豚湾后丹麦法罗群岛也出现了海豚大屠杀事件,这是为什么呢

在环保与个人利益2者间,大多数人更看重后者。

资料显示在加勒比、北极和秘鲁渔民也经常杀死海豚,而人类捕杀海豚历史并不是屈指可数,为生存而取得食物在当地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

捕杀海豚也许很多人诧异,不过捕鲸却一直都在进行(海豚同样属于鲸目,中国也一度支持捕鲸,后来迫于压力投了弃权票),同样其他海洋生物如果具有一定食用或经济价值人类也会捕杀。有些渔民曾质疑为何特定保护一种海洋生物,而且对海豚破换渔具、渔获却视而不见。在海洋公园和水族馆内看到海豚并没有人去问它们从何而来,而动物园的动物们似乎就应当关在那里面。

对海豚的感情因素在很多时候让人忽略了当地渔业对其长期的经济依赖性,而牛、马、羊等许多家畜被端上餐桌时没有人会有疑问,人类已经能控制其数量。如此为了保持经济平衡,停止捕杀一种动物必然会使另一种动物遭殃,而政府如果强制禁止,必然承受因经济引发的政治动荡,环保与国民经济二者对其从来不是两难的选择。

蝴蝶效应说明一件事的波及范围之广,单单变态、血腥几个字眼的呼吁改变不了现状,但不作为无利于地球的生态保护,相信网络的全球化最终能改变一些人根深蒂固的想法,也让各国政府感受到民意产生的压力,将保护海豚以及更多的海洋陆地生物事务尽早放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