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竞速地平线4公路竞速调校教程车辆改装选项详解
极限竞速地平线4公路竞速调整课程
关于援助
游戏中的驾驶辅助对游戏体验影响很大。为了更直观的知道我的训练是否有效,我建议关掉所有可以关掉的辅助。当然,这需要一些经验,也是一个挑战,会让你对自己的车有更全面的掌控。以下是一些辅助功能:
刹车ABS辅助:ABS俗称防抱死制动系统,即刹车踩死时前轮能否转向。
开——刹车踩死可以转弯,代价是刹车距离更长。
关闭——踩死刹车就不能转弯,刹车距离变短。提示:刹车转向可以通过点击刹车来实现。即制动-释放制动-制动反复进行(这也是ABS的工作机理)
牵引力控制(TC):由计算机控制的动力输出系统,
开——尽量保证轮胎不会因为动力输出过高而失去与地面的接触,减少“打滑”的情况
关闭——过大的动力输出(踩油门)可能导致轮胎高速旋转,失去抓地力(终极烧胎!!!)
稳定性控制系统:轮胎旋转由电脑控制。
开——减少突然急转弯造成的车身不平衡。
近距离急转弯可能会导致车身侧滑。
牵引力控制和稳定性控制可以直接影响漂移玩家。
对了,建议开驾驶辅助线,有助于把握刹车时机。
好,开始换车!
关于修改
自定义修改
在自定义升级中,有许多部分可以更改。大部分玩家都喜欢全程饱满,而且都是最棒的。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好,把你的爱车性能提升到了可以改变的最高境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修改都是必要的。按需修改(是否有必要升级到X/S2/S1)才是硬道理。各部分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就不多说了,游戏中的介绍也比较好理解。不过需要提到的是,除了轮毂的外观变化,有些车轮是可以减重的,虽然影响不是很大。个人喜欢从中间开始升级,一点一点找更适合的改装件。
细节调整
我先提两个关于转向的术语,一个是转向不足,一个是转向过度。前者是指转弯时感觉车明显有靠路线外侧的倾向,也就是俗称的拐这个弯。后者是指转弯时,车明显向内倾斜,俗称漂移(当然是质量差的漂移XD)
调整的时候我喜欢先从右到左调整,也就是先从最右边的差速器开始调整,最后调整胎压。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在车库调整;2.在路上测试,检查是否有泄漏,并填补缺口。
差分设置
首先是微分。图为安装了四驱的差速调节页面。如果汽车是后驱动/前驱动,将只出现后侧/前侧的差速调节选项。差速器的功能仅仅是左右轮胎之间的转速差。0%解锁表示左右轮胎转速不同,100%锁止表示左右轮胎转速相同。加速度差代表踩油门时轮胎的差速。减速度是不踩油门时轮胎的差速。差速器的设置很容易影响转向,以及汽车能否以更快的速度转弯。在开始校准时,我喜欢按照下面的设置进行设置。前加速只设定在25%,这是以降低车转弯时的动力为代价的,但保证降低我转向过度的可能性。后加速设置较高,但我建议从40%-50%区间开始,逐步提升。设置太低会失去转弯时的力量,设置太高会失去抓地力。您可以不断尝试适合您感觉的设置。你可能注意到了,我把前后减速差设置为0%,一是个人喜好,二是这个设置可以保证我在入弯时尽快恢复抓地力。
中央差速器比较特殊,只会出现在四驱的调校中。他决定了功率输出与前端或后端的比率。后侧输出占比更多,车更倾向于后驱。相反,汽车会更倾向于前驱。一般我喜欢设置在70%到90%之间。过高会导致转向过度。
然后是刹车。
制动平衡决定了制动力输出的倾向,后轮会制动更多,前轮制动更多。游戏里的说明很好理解,就不多说了。具体调整会在后面的路调中提到。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开启ABS辅助,将制动压力调整到100%可能会对你的制动距离产生负面影响。
然后是空气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的游戏内解说也相对容易理解。也可以看出速度和操控性是不可兼得的(599XXE这样的神车除外)。通过调整前侧和后侧的下压力,你可以影响赛车的抓地力。我平时喜欢把后侧下压力加满,观察左侧模拟快速性和加速性的影响,适当回收。但需要注意的是,一般不需要过多调整前侧下压,对速度牺牲也会有很大影响。
接下来的三个调整(阻尼/弹簧/防侧倾杆)需要一些数学知识,但只是计算。在开始计算之前,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汽车的前端重量比。怎么查?回到自定义升级部分,随便打开一个组件的升级,参考左下角的按键提示,切换数据显示看前端重量比。比如我的C63,前端占53%,后端占47%。记住这两个比例。
前端重量比
好的,在公式上:
(最大值-最小值)* W %+最小值=最终结果。
Max和Min代表当前组件的最高和最低可调设置,W%代表我们刚刚检查的前/后重量比,结果就是对应的设置参数。
潮湿
阻尼的具体作用太复杂,不好解释(其实我也不太懂,不敢说)。很可能会影响汽车面对不平路面时悬架弹簧的压缩和回弹。它们都影响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接触。如果您的汽车在通过一些坡道时有明显的失控倾向,这种调整是您主要关注的问题。
回弹硬度的设定需要使用上面提到的公式,如下:
最硬的是20.0,最软的是3.0,所以前面的结果是(20-3)* 53%+3 = 12.01。要注意后侧,比例不能错,应该是(20-3)* 47%+3 = 10.99。
然后是抗压硬度。右边的注释提到应该是回弹硬度的50%-75%,我觉得60%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所以正面的抗压硬度应该是12 * 60% = 7.2,背面应该是11 * 60% = 6.6。
接下来是春天。
弹簧的设置也需要用到前面的公式,也需要注意前后端的重量比例。
然后是车身的高度。游戏里的说明也很清楚,不多说。最好是下半身。一般的建议是拉到底部再拉回一格。
最后是防侧倾杆。
最后再次使用上面提到的公式,同时注意前后端的重量比不要错。
好吧!剩下的三个调整都需要在路上调整,不过先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轮胎定位-外倾角(从左到右:负-0-正)
在轮胎定位中,外倾角的设置决定了轮胎如何接触地面。负外倾角是指轮胎上部更靠近车内,底部更向外。相反,正的外倾角意味着轮胎的上部更外倾角。外倾角决定了你的车转弯时能提供多大的抓地力。理论上,当它在曲线上时,轮胎在曲线外的外倾角应该为0,在直线上为负。所以需要上路测试。
轮胎定位-前束角(俯视,从左至右为车辆行驶方向,左为内前束,右为外前束)
像外倾角一样,前束角也决定了轮胎如何接触地面。只是决定了轮胎的前后侧如何向车身倾斜。在地平线上,很少调整到波束角度。
轮胎定位-俯仰角
俯仰角的设置可以调整你的车的整个悬挂设置。通过设置俯仰角,可以得到动态外倾角或者直道的稳定性。路上多聊~
齿轮
档位的设置比较复杂,简单提一下。调整齿轮的最终传动比,可以调整汽车的加速度和极限速度。具体调整请参考右图模拟图。达到最高速度时,应达到最后一档的最终速度。也就是调整最终传动比,让最后一档出现在全图中。当然,具体情况有不同的调整方案。话不多说。
上路吧!
用于测试的“跟踪”
测试调校用的赛道很简单,就是地平线嘉年华的这条路(一整条蓝色路线)有三个弯,方便检查轮胎设置。在我们开始之前,我们需要一点设置。Forza motorsport系列是一款倾向于模拟风的赛车游戏,自然要有赛车的遥测功能。至于开启遥测,默认按键盘上的T键,手柄需要额外设置。
遥测开启后,左右箭头键调整遥测内容,我们重点关注两点:其他轮胎数据和轮胎温度。
在其他轮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现车的外倾角。我们需要做的是从头跑到尾,过弯时注意轮胎在弯道外的外倾角变化。这是对技术的考验,一边看旁边的数据,一边关注赛道的变化。不过没关系,毕竟车本身不好调。
注意外胎外倾角的变化。
为了方便截图,我从视频中选取了一张截图。图中汽车正在过一个左弯,所以对应的外胎就是右胎。可以看到前胎负倾角过大,在弯道也有-1.8的负倾角,所以我们需要从外倾角中减去这个额外的负倾角。同理,后侧-0.8°的负倾角也要减去。
原来前侧的拱度是-2。把刚才测试中多出来的-1.8去掉再调整到-0.2。后侧也是如此。
谈到俯仰角,你可以尝试将角度设置为7°,这样你的车就可以获得一种叫做“动态外倾角”的能力,也就是在过弯时,你可能会注意到,即使在我们刚刚调整了外倾角之后,前轮仍然有更多的负外倾角。正是因为有了动态外倾角,汽车在过弯时有更多的负外倾角,但在直道上保持不变。但我通常保持在5。
接下来看看轮胎温度。
每个轮胎都有其对应的温度,地平线上的轮胎温度遥测提供了更直观的参考,即你可以注意到轮胎温度会以颜色变化显示。如果图形是空白透明的,说明轮胎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可以提供最佳抓地力。蓝色表示轮胎温度过低,黄色甚至红色表示过热。两种状态都不理想。试着过几个弯,突然刹车,突然加速,漂移,预热轮胎,注意轮胎温度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的季节性环境温度也会影响轮胎温度。
热轮胎
现在我们要找出轮胎达到最佳抓地力时的温度,也就是轮胎温度变黄的临界温度。较低的胎压允许轮胎更快地预热并提供更多的抓地力,但它会相应地失去响应性和速度。相反,高胎压提供了更高的响应性和速度,但降低了抓地力。应尽可能调整胎压使其达到最佳温度,胎压应在2.27bar/33psi左右。
写在最后
如果你看到了这些,感谢你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恭喜你!你基本学会了怎么调车!但是真的调整好了吗?
远非如此!
你还需要开着你的车去比赛,多跑两圈。三四圈肯定不够。你得试试原厂调校和社区最流行调校的区别,对比结果,找到最适合你的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