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轮回?
轮回”是个梵文名词,意思是“轮转”或是“生命的循环”。只要我们不自主的被囚禁在生死的循环里,就是在轮回之中。目前我们如同旅行者一般,被赋予宝贵人身。这次生命结束时,我们的心念——更正确的说是“心识能量的相续”,将无可选择的被“业风”吹至另一个生命里面。心识将居住在另一个轮回的身体之中,这个生命又会结束。我们的心识将继续不自主的向前推进,这种过程会一再重复,直到我们找到逃脱的方法。 是什么把我们系缚在轮回之轮呢?是行为创造出来的业力以及发动行为的烦恼。业和烦恼把我们系缚在不同的身体中轮回,就像绳子将犯人绑在柱子上一样。不同的是,我们自己为业和烦恼的绳索打结,痛苦并非他人加诸于我们身上的。 只要继续在轮回中流转,将不断经验不满足与苦恼。思索一下,目前这个身体,带给我们多少烦恼。我们必须喂养它,给它衣服穿,费心照顾它,以维持健康。我们必须在阳野或工厂里做工,赚钱养它,并建造房屋为它保暖。经过一天辛苦的工作,身体十分疲劳,我们的心也因而感到沮丧。然而,不管多么保护自己,身体还是会生病或受伤。即使没有人愿意和这个带来不适的身体绑在一起,似乎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让我们脱离它而生存。这种无法自由选择的情况,就是轮回的本质。
轮 回 观 念 之 种 种 轮 回 观 念 以 印 度 教 的 最 具 代 表 性 。 他 们 信 人 死 亡 后 投 胎 转 世 , 而 前 生 所 积 聚 的 「 因 果 业 力 」 , 可 以 影 响 来 生 。 于 是 「 善 有 善 报 , 恶 有 恶 报 」 , 如 此 生 生 死 死 , 多 次 轮 回 投 胎 , 直 到 孽 债 偿 清 , 与 梵 天 合 一 , 超 脱 轮 回 之 苦 。 佛 教 的 轮 回 观 念 , 大 致 和 印 度 教 相 同 , 不 过 多 了 六 道 ( 天 道 、 人 道 等 ) , 并 且 不 相 信 灵 魂 存 在 。 新 纪 元 运 动 的 轮 回 观 取 材 于 各 种 宗 教 和 思 想 。 部 分 来 自 佛 教 和 印 度 教 , 部 分 来 自 著 名 灵 媒 基 斯 ( Edgar Caycee ) 、 名 鬼 拉 撒 烈 ( Lazaris ) , 并 且 还 搀 杂 了 流 行 思 想 , 如 进 化 论 等 。 他 们 不 相 信 人 类 受 报 为 牲 畜 。 认 为 万 物 起 源 于 一 些 觉 识 , 产 生 矿 物 , 进 化 为 植 物 、 动 物 , 然 后 是 人 类 。 最 早 的 人 类 和 动 物 一 样 , 经 过 多 次 轮 回 后 , 进 步 至 和 神 联 合 , 才 产 生 觉 识 , 创 造 现 实 , 又 从 物 界 再 来 一 次 。1 轮 回 的 「 证 据 」 由 于 轮 回 是 新 纪 元 运 动 中 一 个 重 要 信 念 , 所 以 近 年 出 现 了 所 谓 轮 回 的 「 科 学 证 据 」 。 其 中 最 有 力 的 就 是 催 眠 术 下 的 「 前 生 回 溯 」 。 有 一 个 著 名 个 案 说 : 一 位 美 国 主 妇 在 催 眠 术 下 , 发 现 自 己 十 八 世 纪 生 于 爱 尔 兰 , 名 字 叫 做 穆 菲 。 在 催 眠 术 下 , 她 能 描 述 当 地 日 常 生 活 的 细 节 。 有 一 次 还 跳 当 地 的 舞 。 于 是 引 起 很 多 记 者 调 查 , 发 现 她 的 「 记 忆 」 并 不 完 全 准 确 。 后 来 更 有 人 发 现 , 她 的 资 料 极 可 能 来 自 童 年 所 认 识 的 一 位 爱 尔 兰 妇 人 。 一 般 学 者 都 对 催 眠 术 没 有 信 心 , 因 为 被 催 眠 者 容 易 被 催 眠 师 的 提 示 左 右 , 把 幻 觉 当 成 回 忆 。 再 者 , 催 眠 术 是 邪 术 , 受 催 眠 时 , 人 的 心 灵 敞 开 , 大 有 可 能 被 邪 灵 所 控 制 。 这 可 见 于 魏 斯 在 《 前 世 今 生 》 所 描 述 凯 瑟 琳 的 催 眠 治 疗 过 程 , 医 生 与 病 人 都 在 这 过 程 中 , 增 加 灵 异 能 力 。 凯 瑟 琳 在 催 眠 后 接 触 灵 异 领 域 , 带 给 魏 斯 各 样 新 纪 元 思 想 。 另 一 个 流 行 的 轮 回 「 证 据 」 是 突 然 自 发 的 回 忆 , 例 如 一 个 三 岁 半 的 印 度 小 朋 友 喳 迪 , 突 然 回 想 起 自 己 前 生 叫 做 高 琶 , 住 在 三 里 外 的 伯 纳 事 。 他 能 详 述 前 生 家 庭 的 事 情 , 包 括 父 亲 保 险 箱 的 位 置 和 姨 妈 手 上 的 金 镯 等 等 。 喳 迪 父 亲 表 示 自 己 在 伯 纳 事 没 有 熟 人 。 可 是 调 查 人 员 发 现 , 喳 迪 的 表 姐 就 住 在 当 地 , 极 可 能 是 资 料 的 来 源 。 深 入 研 究 的 人 表 示 , 大 部 分 突 发 的 回 忆 , 基 本 上 都 是 虚 构 , 可 疑 点 甚 多 。 甚 至 以 「 鬼 灵 附 身 」 , 也 可 以 解 释 很 多 个 案 。 此 外 , 轮 回 还 有 其 他 一 些 更 弱 的 「 证 据 」 , 例 如 灵 媒 用 「 超 感 知 觉 」 为 别 人 寻 找 前 生 , 又 把 一 些 「 似 曾 相 识 」 的 事 、 甚 至 儿 童 的 天 才 , 例 如 语 言 天 分 , 都 列 为 证 据 , 说 是 前 生 学 会 的 技 巧 ! 这 实 在 是 信 口 开 河 , 牵 强 附 会 , 叫 人 难 以 信 服 。 轮 回 的 逻 辑 漏 洞 除 了 没 有 科 学 证 据 之 外 , 轮 回 观 念 还 有 好 些 逻 辑 上 的 问 题 , 例 如 说 : 轮 回 是 为 了 叫 灵 魂 进 步 ; 但 是 人 轮 回 之 先 忘 记 前 生 , 那 么 谁 能 从 一 个 懵 懵 懂 懂 的 情 况 下 改 进 呢 ? 如 果 说 , 无 论 自 觉 或 不 觉 , 轮 回 都 是 为 了 叫 我 们 学 功 课 , 那 么 , 人 类 社 会 理 应 愈 来 愈 美 好 才 对 , 但 是 怎 么 事 实 却 相 反 ? 此 外 , 如 果 灵 魂 不 断 在 投 胎 转 世 , 何 以 世 界 人 口 愈 来 愈 多 ? 其 他 的 灵 魂 从 何 而 来 ? 东 方 宗 教 接 纳 人 变 牲 畜 的 观 念 , 当 然 可 以 解 释 人 口 问 题 , 可 是 牲 畜 没 有 自 由 意 志 和 道 德 观 念 , 如 何 行 善 超 生 ? 新 纪 元 信 众 不 相 信 人 变 牲 畜 这 回 事 , 于 是 说 人 会 变 作 其 他 灵 界 层 面 的 灵 魂 或 者 外 星 球 人 , 但 是 为 甚 么 地 球 人 口 爆 炸 , 却 愈 来 愈 多 灵 魂 喜 欢 挤 到 这 个 星 球 来 呢 ? 此 外 , 轮 回 观 念 还 会 产 生 各 种 滑 稽 可 笑 的 迷 信 事 情 , 譬 如 佛 教 徒 不 敢 吃 肉 因 为 害 怕 吃 到 祖 宗 的 肉 , 而 且 他 们 也 爱 买 些 鱼 虾 蟹 来 放 生 , 希 望 鱼 儿 们 来 生 投 胎 做 人 , 回 报 自 己 放 生 之 恩 。 类 似 问 题 数 之 不 尽 。 结 论 轮 回 观 念 虽 然 没 有 科 学 根 据 、 不 合 逻 辑 , 而 且 对 人 生 有 害 无 益 , 但 是 它 却 反 映 了 人 心 对 永 生 的 向 往 。 人 人 都 怕 死 , 不 愿 意 离 世 , 又 怕 死 后 落 地 狱 。 轮 回 观 念 给 他 们 再 回 到 世 上 来 的 希 望 。 而 且 在 轮 回 观 念 中 , 没 有 地 狱 永 刑 , 今 生 过 失 , 来 生 受 苦 , 自 赎 己 罪 , 不 必 倚 靠 基 督 十 架 , 今 生 未 赢 得 上 天 堂 的 资 格 , 下 次 再 努 力 , 机 会 仍 多 。 但 是 , 这 只 是 一 种 愿 望 。 圣 经 告 诉 我 们 , 人 真 正 的 盼 望 不 是 再 投 胎 尘 世 , 而 是 回 到 创 造 者 那 里 , 与 他 同 在 。 途 径 就 是 接 受 耶 稣 基 督 , 惟 有 耶 稣 基 督 才 是 道 路 、 真 理 、 生 命 。 若 不 藉 著 他 , 没 有 人 能 到 天 父 那 里 。 「 人 人 都 有 一 死 , 死 后 且 有 审 判 」 ( 希 伯 来 书 九 27 ) , 死 后 再 没 有 回 来 的 机 会 了 。 「 现 在 正 是 悦 纳 的 时 候 , 现 在 正 是 拯 救 的 日 子 」 ( 哥 林 多 后 书 六 2) 机 会 只 有 一 次 , 就 是 现 在 。 我 们 不 要 误 信 轮 回 , 不 要 以 为 机 会 仍 多 , 以 致 失 去 了 今 天 的 机 会 , 又 失 去 永 生 。
轮回(samsara)是一个宗教概念;起源于印度教。 轮回是一个过程,人死去以后,灵魂(或称「意识」)会离开人体,经过一些过程以后进入另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命体内,该新生命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鬼神。到达涅槃的境界就可摆脱轮回。 这一过程中,本人所处的称为今生,前一个轮回的生命体成为前世,下一个称为来世或来生。 轮回的概念只出现在印度教派生出来的一系列宗教中,例如佛教、藏传佛教、神道教,并逐渐融入到东亚的文化当中。某些俗语可以体现出这个概念,例如:来世做牛做马…… 以佛教而论,众生从无始以来,即辗转生死于三界六道之中,如车轮一样地旋转,故称「六道轮回」,至少要修成阿罗汉,乃至成佛,否则无有脱出之期。 原始佛教的轮回理论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五百年左右,除保留着传统的轮回思想以外,对自我及四种姓等理论,一概加以驳斥。在这一点上,便与代表首陀罗文化的,主张唯物的顺世外道不同。阶级观念对思想文化的影响,由此便看到端倪: 释迦佛由于出身于杀帝行种姓,所以对这轮回思想便有一定的继承。 在代表着原始佛教的四阿含经中,佛陀认为人是五蕴假体,自私并不存在,离 色、受、想、行、 识以外,便没有永恒,的自体,人只不过是五蕴所成的一堆合体。 对于轮回的历程,佛家有多种角度的看法,而其中最简要的便是四谛的说法: (1)苦: 世间轮回之果。 (2)集: 所积集的烦恼和业、为世间轮回之因。 (3)灭: 烦恼息灭、清净、离苦的境界,为出离之果。 (4)道: 出离之因。只有修行(八正道等)才可以消灭烦恼,摆脱轮回的困缚。 从另一个角度看轮回历程的,有十二有支进一步解释苦集二谛。 (1)无明: 过去的盲目冲动,接近奥义书的「欲」。 (2)行: 过去的行为, 由无明推动, 就算世间的善法, 由于未得清净, 多少都与烦恼相应。 由无明与行这过去二因, 生现在五果 (即识、 名色、 六入、 触 和 受)。 (3)识: 入胎识体。 (4)名色: 名 - 精神现象; 色 - 物质身体。 (5)六入: 六根,识入胎后,在母胎长出。 (6)触: 出世时接触世界。 (7)受: 苦乐及不苦不乐的感受。 以上便是现在世五果,这五果是一个接一个地延续下去的。 (8)爱: 对事物的爱欲贪求。 (9)取: 执取和追求。 (10)有: 由爱、取所得的业决定来生所生的世界 - 欲界或 *** 或无 *** 。 以上便是现在世作业的三因。 (11)生: 当今生完结,今生积集的烦恼引起来世的识、 名色、 六入、 触、 受等五种果报。 (12)老死: 由此来世,生命都亦会作业,直至其完结便是老死。 在有漏的世界,佛家以六道来分类。有人以为今世生天,下世必然为人等,依循六道之次序轮转不息。其实不然,佛家认为今世生天,下世可以再生天,或地狱,或饿鬼等任一道,每一道皆与其他五道相通,而来世之去向,取决于现生的行为,而不是依据一定的次序,这套理论诚然比吠陀文化更周密,更完整。可是在解决轮回问题上还有一定的困难: (1) 诸行无常,世事变化,作业后如何保持其势用,以招引果报呢? (2) 轮回主体由五蕴组成,一期生命完结之后,五蕴旋即流散,如何可作轮回主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