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时代2决定如何教新手如何操作快速操作技能。

帝国时代II决定版怎么操作?帝国时代2这款经典游戏在今天仍然是一款非常不错的即时战略游戏,而最近发布的帝国时代2版本不仅在原版的基础上对画面进行了大幅优化,还对一些难操作的地方进行了处理,让游戏更加人性化。目前游戏在网战中很容易找到对手,所以我们需要一些高级的炒作技巧,那么应该如何使用呢?接下来,我会教你如何推进帝国时代II决定版。

帝国时代II高级操作入门决策版

1,快捷键

《帝国2》中绝大多数的微操作都是建立在熟练使用快捷键的基础上,除了右键的移动,大部分操作都可以用快捷键完成。因此,本文把快捷键的基础放在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就不一一解释每个快捷键的内容了(因为太多了),而是比较系统地对一些重要的、常用的快捷键进行深入的分类和解释。

要了解、使用和配置快捷键,首先在主菜单中找到最后一页——选项?热键?:

公司命令:顾名思义,公司命令就是公司可以执行的命令的快捷键。即每个单元左下角可以执行的指令有村民建设指令、军队高级军事指令、城门开关、设置集结点、删除单元等。决策版默认键位基本是左上角带Q的指令(高清版是A,老版多以单词首字母排列),其他指令按位置顺序排列在键盘上,更容易记忆。举个简单的例子,经济楼页面Q是住宅,W是磨坊,E是采矿营,R是伐木场。

游戏命令:这部分主要是关于游戏设置和全局相关的一些快捷键。值得注意的是,镜头变焦和旋转门设置都在这一页。也是在这里选择所有相似的建筑。虽然我个人很少用,但是有时候选择所有的靶场/兵营/马厩等建筑进行出兵还是很方便的。

循环命令:个人认为循环命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快捷键,因为特别是对于非军事建筑。在可用编队键有限的情况下,很难把所有类型的建筑都放到队伍里,这时候就可以用循环指令了。比如你想升级伐木场之类的经济科技或者铁匠大学的科技,可以用循环命令转移到相应的科技建筑,不用花时间手动寻找。当然,这里最关键的可能是闲置村民的纽扣。建议把它们放在最舒服的键位,没事就敲几下。

关于(施工单位的)建筑使用循环指令,应该选择所有建筑还是组队?

应该说各有各的优势,或者说各有各的喜好。我个人习惯用循环指令和队形。比如有些村民习惯用HQ(循环指令)轮流连击,发兵养成组队习惯。下面是各自的优缺点:选择所有建筑(比如兵营)主要可以避免部分兵营闲置,但是会包括远近所有建筑;loop命令对键速要求较高,会自动切割视角,但能更精确地控制出兵进度;编队不会自动切视角,但是目前的点兵分配机制可能会导致分配不均(比如两个兵分别建98%和1%,选中的点兵可能会以1%加入队列)。

队形命令:队形命令可以说是几乎所有RTS中的一个重要快捷键,相当于为重点单位或建筑设置快捷键,以便使用或寻找(双击队形)。目前决策版有20种阵型,1~10由ctrl+数字键组成,使用数字键;11~20用ctrl+alt+数字键组成队形,用alt+数字键。如果习惯用alt,用11~15应该比用7、8、9更方便。

滚动命令与窗口滑动有关,旁观者和重播用于观看比赛和观看重播。

下面具体单位和建筑的命令都是自己的快捷键,基本都是以Q为主,不多解释。

单选、多选、反选(这个不在快捷菜单里):单选、多选、反选主要和框选有关。主要由左键、ctrl和shift组成。当呼叫该单元时可能需要它。按住ctrl和shift,左键点击单位,可以给游戏画面中当前选中的部队增加一些单位;点击状态栏(如下图)选择一个单位;Ctrl+点击移除本单位(可用于移除受伤单位);Shift+点击选择同一个单位(比如下图会选择所有投矛兵);Ctrl+shift可以消除这个单元。视频里特别演示,如果不理解课文,可以去视频里看看。

2.指令队列

在旧版游戏中,命令队列比较奇怪,因为最后需要释放shift,点击地面才能生效。在决策版(个人觉得)很舒服。不需要额外点击地面,只要按住shift,发出一系列指令即可。这部分主要讲比较常见的用法。

安排采集资源的顺序:比如按顺序吃羊或者鹿,比如让即将采集完羊的村民一边牵猪一边直接打猪。

探路:前期用侦察兵和羊探路的时候用指挥队列是很常见的,可以分很多精力到生产上。

建筑:比如你想让一个收集资源的村民盖房子或者其他建筑,然后回来收集资源,可以有效避免建筑完成后的闲置期。

驻军:你可能需要注意驻军,因为你需要先按下驻军按钮,然后按shift+ click。

军事行动:军事行动的指挥队列需要注意。比如目前远程士兵在射程内用指令队列攻击多个目标时,只会攻击最后选中的目标,可能是bug。

3.快速栅栏

无论是PvP还是PvE,速度墙在保护村民免受近战士兵伤害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前期,没有完整的围栏,被黑暗或者斥候攻击的时候使用速度墙完全可以失效。当然,对于远程士兵的快速攻击,速度墙的作用非常有限。

操作关键:小心,不要用shift!速度墙的关键是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堵路,而shift是指在上一个之后再建下一个,所以不要按住shift速度墙,而是单独用快捷键建一个独立的?墙?每一个敲一两下,然后在挡住路之后根据敌人的行动选择继续建还是倒塌。

常见建筑:房屋、木墙、木门。住房有2?2,而且很多情况下完成了也没关系。它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快速墙体材料;木质墙体长期以来作为快速墙体的主要材料,成本低(倒塌时不心疼),施工速度快;木门配1?4的尺寸优势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起到关键作用,但是决定了版本中的门在建造过程中没有装甲,木门成本增加到30,所以目前用木门可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保护资源点:由于伐木营地和矿场形成的区域狭窄,资源点是攻击的重点,往往容易被包围。详见视频中的例子。值得一提的是,前期可以在伐木线两端建两个房子,可以方便后期的快墙。

野外生存:当单个村民在野外行走,遇到单个侦察兵或狼时,也可以使用速度墙保命。当然在空旷的场地会很困难,但是你还是可以借助对面的攻击间隔开一个短墙(详见视频)。

预建筑:当预建筑被敌方近战士兵发现时,村民可以被快速墙包围,减少近战士兵的威胁。

卡住:被速度墙卡住是非常罕见的操作。在蝰蛇的视频里偶尔会看到,主要是敌人逃跑的时候用门卡住,让敌人不得不进行几轮射击。有兴趣的玩家可以学习一下这个骚操作。

以上的集中只是速度墙比较常见的一个用法,其他的妙用还是需要大家自己去探索。

4.借助派驻楼的调度。

楼可以进驻+楼有体量+出入口不固定?单位可以传送。根据我个人的经验,瞬移(空间系统能力)总是很有用的(可以把帝国时代II拉入超能力战斗的范畴)。

村民借助镇中心(TC)调度:这在高端局很常见,玩家前期或后期都能看到。用TC调度的核心优势是统一和加速。所谓统一,就是不管村民在做什么,有多分散,都可以统一把他们的资源集中起来,释放到一个目的地;所谓的加速,可以节省几秒钟走过镇中心的时间。常见的有聚集村民打猪打鹿打羊,单个村民耕种(见视频演示)。需要注意的是,在拍摄猪和鹿的时候,不要直接右键(拍摄),而是使用聚集点(快捷键)。

借助城堡和塔进行单位调度:在防御和进攻作战中,利用城堡和塔移动单位和转移村民也是非常好的方法,尤其是对付敌方近战单位。

高棉住房:因为高棉有可以驻扎的住房,包围资源点(比如伐木营地)?墙?之后就可以用房子进出了。

运输船:用运输船和远程兵去A是对付AI的利器,因为AI军队几乎打不到运输船(我在巴巴罗萨五关的时候用过)。

5.高级军事指令和相关的战斗微操作

高级军事指令是军事单位左下角的三排按钮。实战中,几个键的出现率很高。以下是对这些键的一些解释。

第一排——巡逻与机动攻击:守护一个跟随者可能很少用到,这里就不详细解释了。主要讲巡逻和机动攻击。在没有移动攻击的早期版本中,巡逻是作为移动攻击的替代品,因为这两个功能的效果差不多。相似性:每个人都会移动到目标位置,根据战斗状态,攻击路径上视野内的敌方目标,单位自主寻找最近的目标。区别:巡逻会来回,移动攻击无论垂直碰撞量如何都很难形成堆叠(见我上一篇关于堆叠的专栏)。

注意:对于近战士兵,尽量使用巡逻或者移动攻击,而不是右击一个圆圈内的士兵。后者会让所有士兵先攻击选中的单位,导致无法尽快开始输出。

第二排——站岗:第二排可能最常用于站岗和进攻,尽管其他两个排有时也会用到。站岗可以很好的控制队伍的阵型和体量,形成堆叠。最后一个非攻击状态可以用在远程攻城器上,防止对付AI时过早吸引仇恨。

队形1:是简单密集队形,非常常用,尤其是远程单位。

阵型2:用在PvP局的时候,可能主要是为了减少阵型的变化。比如五个侦察兵行军,短的距离会是横线,长的距离会变成纵队。在前期,不可控的阵型变化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少数情况下,可以使用2号阵型。

阵型3:面对大量不易被微操隐藏的AOE伤害,可以使用阵型3来降低整体操作数和伤害。

队形4:利用队形微操的关键是队形1和4的切换,尤其是对于单AOE伤害(比如在弹射器开火的瞬间从1转到4,躲避炮弹),对于一般远程攻击也有不错的效果。根据它齐射的时间,或者非齐射的时间,反复打1和4阵型。

分兵:对于星际玩家来说,分兵应该非常熟悉战斗微操作。分兵,顾名思义,就是把一群士兵分成几个部分攻击各自的目标,以减少一枪的伤害外溢(比如40个骑手一轮射击同一个戟兵)。本文不详细讲分兵(因为我自己也不熟悉)。个人认为,因为战斗中的内战伤害,按阵型分兵的效果会很差,所以分兵需要非常精准的鼠标操作才能选出不少的部队去攻击一个单位。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僧人流动。通过编队制造独立僧侣是非常方便的。

这一部分主要讲与高层指令相关的微操作。战斗微操作的内容远不止这些,比如火炮、弹射器、打捆机定点打击的预判与反预判,用单兵吸引AI远程火力等等。你可以在收集到足够的资料后,写一个专门的微操作专栏。

6.经济微操作与鹿驱

《帝国2》中经济微操作的重要性来自于这款游戏奇怪的寻路和碰撞量。比如建资源营地或者开采资源,或者太多村民采集一堆资源,村民可能会绕到资源堆后面或者很远的地方采集资源,导致步行距离很长,变相降低了采集效率。这里所说的经济微操作,就是尽量减少这种降低效率(行走距离)的操作。

资源营地建设:考虑到拥挤程度和步行距离,对于金矿矿(含量多,区块少),如果准备采集的村民数量较多(比如8~10),那么每隔一段时间就建一个采矿营地,如果只有4个左右的村民计划采集,可以挨着建。对于伐木(含量少,数量多),最好坚持木材。当木材线到伐木场的距离超过5格时,就该建新的伐木场了[1]。草莓一般不到5个人采集,所以磨坊也可以建在旁边。

采集位置的调整:原因还是一样,都是为了减少行走距离。只要操作上有保证金,就可以随时关注资源点,看看有没有村民走很远的路,如果有,进行调整。这也包括镇中心下面的集合。比如挑羊的时候,下一只羊要尽量靠近。

猎鹿:猎鹿虽然是很基础的操作,但还是有一定的学问在里面的[2]。问题的关键还是步行距离和平均收集效率。这里不赘述,只从灵异视频[2](黑暗时代)给出结论:1。当距离较远时,收集器的数量不应超过4个,为保持最高收集效率,不应超过3个。在第一轮结束之前,不要进入第二轮。2.尽可能缩短距离,最好到TC以下。3.尽量不要建立额外的工厂。考虑到步行距离和磨坊的成本,它可能会比农业带来更少的好处。4.在不过度影响调查的情况下,尽量追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