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以文人与生死为题的3000字文章!急迫的

生与死是永恒的哲学命题。有的人谈生的苦恼,有的人谈死的苍白,有的人守口如瓶。叔本华在他的《悲观主义文集》开篇就指出,人生而以苦难为目的,所以死亡似乎是摆脱悲惨世界的一个好方法,苦难“至死方休”,这与卢梭“我生而进场,至死方休”的观点是一样的。但是美国哲学家诺曼·布朗不能接受死亡。他认为“生本能和死本能的统一只能被想象为历史进程的终结”。更多的人愿意生与死,把握现在的生活而不追求死亡,更不用说说的是两者。

而中国文人的生死观大多是开明的,很难用他们所谓的“人不怕死”来帮助他们。东晋的葛洪深知“凡有始必有卒,凡有存必有死”,并且认为“死者,人之理之常然,终有大终”(3),这与汉代的杨雄类似。哪里有开始,哪里就有结束。孟子虽然提出“生为我所欲,死为我所恨”,但他拒绝生与死,能够舍生取义而不失真心。再者,就像庄子说的“生死有昼夜”,被视为瞬息间的交接。“生亦何欢,何苦死?”一念之间处理死亡是可能的,生存的原则应该是哲学的。

生是模糊的,死是无边的,不可预知的,推测不清的。正是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的朦胧景象,古今中外的学者才有不断探索的欲望。于是,史铁生又拿起了笔,在字里行间诉说着他对生命的真实感受和对生死的哲学思考,于是,这本被誉为90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之一的《我和地坛》应运而生。

地坛是明清皇帝祭祀“帝神”的地方。过去,每年夏天的至日都是她的沸腾期。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的热闹景象已经烟消云散。曾经的圣地变成了“一座被遗弃的古花园”,以至于像荒野一样荒凉荒凉,忍受着被遗忘后的孤独与寂寞。或许可以说,地坛也是经历了生死轮回,最后才完全实现的。她作为静物聆听了死亡的宣言,作为思想者进入了无尽的涅槃。她不宣传她所拥有的繁荣,让人们从她的记忆中洗去那些今天看来多余的形象。

然而,园子荒芜却不衰败。虽然她让风雨带走了浮夸的有色眼镜,剥去了艳丽的猩红,却依然留下了简朴的厅堂,幽静的古柏,空旷的野草,供人凭吊和感悟。但确切地说,地坛之所以这样,应该是为了让人体悟道和生死之道。她身上的一草一木、鸟语花香,都是沉默的哲人,用甘霖沐浴着来悟道的人,减轻他们的创伤和痛苦,促进他们的精神洗礼。

双腿残疾的史铁生是地坛的开悟者之一。几次搬家离地坛越来越近了。与其说是他主动来到地坛,不如说是地坛召唤他。地坛等了四百年,等着把自己的思想教给史铁生,他也爱上了地坛的景色。就这样,两个不是哲学家的哲学家,在后来的流通时间里,不约而同地发生了重合,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当他坐着轮椅踏上这片宁静的土地时,地坛尽力为这个年轻人提供一个安静的地方。她凌驾于生死之上,花草树木的沙沙声让史铁生在绝望中感受到了生命的节奏。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与和平和思考相伴,那么他总会有人倾诉。这个对象只不过是他自己的心和灵魂。史铁生多年来一直在与灵魂对话,他学到了很多东西。于是他不再抑郁和沮丧,他可以放松和快乐。这是地坛给我的礼物,所以“因为这个园子,我常常感激命运。”

地坛,一座古老的园林,庄严而深邃,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她把自己身体里的一切都变成了哲学,为史铁生解答了生与死的意义。这个年轻人也以高超的智慧接受了这个看似宿命的安排。他也明白了,人生虽乱,死也不是无止境的,人一出生就会死。“死亡是无论怎么拖延都不会被错过的东西。”就像一个节日,它一定会到来。的确,死神从未停止偷窥人们,但在此之前,他从未夺走人们的生命。既然他这么公平,为什么不活下去试试呢?超然物外的人很少,但内心平静的君子很多,何乐而不为,不与死争;为什么不坦然真诚的面对世界的变化,从容的陪伴沧桑?

史铁生说,有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前两个都是关于生与死的。一个是“你想死吗?”,这和莎士比亚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一模一样。但他已经回答了,“这是一顶破帽子,但对它充满热情。”不管活下来有多痛苦,他终究会活下去,他不会选择早早把自己交给死亡的道路。二是“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像藤蔓一样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他在《写作之事》中曾提到:“如果生存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本能,那么人比其他生物多了一种本能,那就是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得明白。”所以,为了活得明白,他必须知道人生的目的。余华说“人是为自己而活的”,可他呢?他只知道自己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是为了活着而写作。虽然2002年中国文学与传媒杰出成就奖的颁奖词是这样评价史铁生的:“他的写作与他的生活完全同构。”但这并不意味着写作就是史铁生生活的目的。最后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结果。他非要说“活着的问题,在他死之前是完不了的”。他不知道这是不是在搪塞自己,但也没有别的办法。

但是人应该怎么活?这个问题似乎比长期困扰史铁生的两个问题更棘手,更难解释。孔子曾说“不知生,焉知死”,但他没有告诉后人如何“知生”。史铁生也知道这很难开口,“你活着就得想一想”,所以他还是去了地坛,希望这个安静而又深邃的老人能给他一些指点,最后开导开导他。但是,在这一点上,地坛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花园里的库珀依然平静地站在原地,花园里的四季依然沿着自己的轨迹不慌不忙地走着。他们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但这有点像“柳暗花明又一村,无论桃飘与李飞”。

地坛其实是一种以平静的心态比喻一切的事物。她安排了很多人出现在史铁生当时的生活中。虽然都是路人,但暗示了问题的答案。一对十五年后步入老年的中年夫妇,他们一起度过了一生;一个热爱唱歌的年轻人,不知道后来有没有走运;一个喝酒的老人,态度奔放;一个捕鸟人在等待一只可能再也抓不到的鸟;有素雅的女工程师,有埋没的长跑运动员,还有智障女孩和她的哥哥。这些人的人生,或喜或悲,或平静或跌宕,或精彩的遭遇,或遗憾的叹息,但他们都从容应对,对往事一笑置之,在地坛里享受一会儿清静,最后像雪泥鹅一样消失,只为史铁生增添了一场回忆的盛宴。

虽然他们已经消失在时间的无边无际的荒野中,但他们毕竟还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活出了自己的味道。就像史铁生自己说的,“人作为人还有一个问题,除了活着,还要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5)。至少他们已经尝到了“实力”。那么“实力”是什么呢?智慧和悟性让他找到了救赎之路,这是史铁生至少用了十五年才领悟到的“如何生活”的答案:“每一个无聊的演员,总是认为这部剧与自己无关。每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是的,有意识地活着与自己无关,当然不能进入生活;但是,如果你太过投入生活,你会发现自己很难逃离心中的障碍,就像佛家说的“以色生活,以心生活”。与生活保持一定距离是“你的罪恶和快乐”。

与生活保持距离,也与生活的苦难保持距离。叔本华曾经说过“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暗礁和漩涡的海洋”。6.那我们就沿着海岸游荡,不仅不会在海上遭遇巨浪,还能捡亮贝壳,不是吗?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能逃避苦难。只是解决苦难的无奈之举。因为世间的苦难会永存,没有苦难的世界不是为了世界。苦难一消失,人间的戏剧也就结束了。史铁生承受了无尽的痛苦。20岁那年,他因病截去双腿,被命运惊呆了。后来,他失去了母亲。

史铁生在谈到母亲时,用清晰细腻的文字将母亲对他的爱写得淋漓尽致,让人十分感动。在他看来,他所遭受的,无非是他母亲所遭受的。"儿子的不幸总是伴随着他的母亲加倍."这位母亲默默地帮儿子坐上轮椅,看着他远去,因为不放心还经常去花园找他,但她终于在49岁的时候离开了这个世界。往事历历在目。当史铁生明白一个他和母亲曾经有过的难题时,他只能在雾蒙蒙的早晨,或者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整理自己的愧疚和遗憾。“子欲孝亲不在”,母亲是苦难的承受者,却没能享受到儿子成功的喜悦。史铁生“痛定思痛,什么叫痛?”

其实,他母亲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张扬的爱,是对史铁生命运的启示,是对他在苦难面前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的启示。如今母亲不在了,他只能依靠他,但他学会了如何对待生活的残酷,如何处理人生的落差——“就命运而言,就不要谈正义了”。《老子》曾指出“世间一切美,皆是美,是恶;大家都知道好的就是好的,自己不好。尼采只是说“恶也是善”。在这个世界上,肤浅与美好并存,高贵与丑陋并存。这就是生活,人必须毫无保留的接受。

《地坛与我》在史铁生深思熟虑的头脑中用饱含苦难的笔墨转化为宇宙哲学。寓意深刻,意味深长,听少乐如读春风,让人深受感动,受益匪浅。这当然和史铁生的思维有关。有人说他爱启蒙,爱玄学,而且擅长。什么是玄学?我说的“玄机即玄门”,他指的当然是他所努力追求的“道”。青城山有一副对联,上面写着:“一命二,二命三,三命皆物;土为天法,天为道法,道为自然。”那么史铁生认为的道是什么呢?一切都好吗?它是自然的吗?庄子提出“天地为一指,万物为一马”⑦,意思是天地万物都有本质的相似性。这些相似之处是什么?我觉得很难摆脱一种生死观。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经历了生的痛苦和死的磨炼,终于想到面对脆弱的生命,人应该做些什么。他以清晰的思路、深刻的理解、清晰的视野、睿智的话语,一定会让这部作品“环过去,环现在,环未来,永远回旋。”

注意:

①卢梭的《孤独行者的白日梦》。

②诺曼·布朗《生与死的对抗》

③葛洪的《抱朴子》。在里面。《论神仙》

④杨雄《法眼》卷十二《君子》

(5)史铁生《回答你的问题》

⑥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⑦庄子的均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