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呼兰河传

薄薄的短篇小说《呼兰河传》是一部对我影响很大的小说。当我第一次读这部小说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之后,我又看了一遍。萧红是我很喜欢的女作家。在我看来,萧红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女作家,与张爱玲齐名。

因为小说标题中的“河”字,所以想给大家讲一个和“河”有关的故事。大家一定听过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这首歌的第一句话很有感染力:“大江大河有宽浪”。你有没有想过歌词里的“一条大河”是哪条河?

词曲作者乔宇说,这条大河原来指的是长江,但在歌曲中,它并不是以“长江之波的宽度”开始的。这样写是因为每个人的家乡都必须有一条河,从“一条大河”开始,会让人们想起与家乡息息相关的河流和乡村,让他们感觉更加亲切。(/question/39040809)

这个故事引出了我今天要讨论的第一个话题:故乡。

《呼兰河传》是一部以故乡和童年为题材的自传体小说,通过一个孩子自述的笔调,描述了呼兰河这个小城的人和事。

本书共七章,主要讲述七个不同主题的故事。在这里,我用“主题”而不是“主题”,因为我无法准确概括每一章的主要内容。每一章都是由不同的琐碎零碎的故事串联而成,但读起来还是不尽如人意。

这本书就像一个讲故事的人在给你讲故事。这个讲故事的人就像一个白发老人,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这部小说里故事的基调总是让我想象我奶奶就在我面前,抱着我,讲她小时候的生活,从村东的大姐毫无逻辑地讲村西的老太太,一个话题刚讲完就跳到下一个话题;就像是小我几岁的妹妹在和我说话,用幼稚的语言观察她能理解和不能理解的事情。

呼兰河传的独特之处在于1。它通过孩子的视角和说话方式成功地描述了一个小镇人物的生活;2.这是一个县城当地生活的杰作。从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县城里人们的生活内容和性格。

好的小说是记录时代的照片和纪录片的文字版。从这部小说中我们知道,在民国初年的呼兰河,晚上,大家看晚霞,壮观的节目有跳神;逛庙会,庙会里的姑娘们是怎么认识的,有多害羞,等等。《呼兰河传》描绘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农村人物。一个好作家只用几笔就能把人物的性格表现得栩栩如生。在这部小说里,有一个卖豆芽的女人,有一个教我学习的爷爷,有一个买麻花的孩子。

除了这些,小说还描写了一些触目惊心的封建愚昧,比如一个被饿死被遗忘的私生子,一个被收买被虐待致死的团圆媳妇,一个刺伤我手的奶奶。

《呼兰河传》唤起人们复杂的情感。读这本书,心里百感交集。刚开始的时候,我忍不住嘲笑小说里小女孩看似无忧无虑的童年,仿佛我们每个人都是从这个童年走过来的,玩着同样喧闹的游戏,对成人世界有着同样的不理解和期待;读着读着,我为故事中的人物感到悲伤和担忧,感叹捉弄人的命运和无力反抗;小说的最后,我描写了一个在别人眼里倒霉的人,自己却浑然不觉,活得生机勃勃(冯歪嘴),在苍凉中生出许多期待。

我觉得在这部小说里,萧红的语言风格就是大量使用速写手法,用一种坦率、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讲述故事,同时加上一些她自己的评论。

我想说说作者萧红。我觉得萧红这个和张爱玲同肩的文学贡献最高的女作家,是个天生的作家,是个神童。以她的才华,我写文章看她的文章只能拍拍大腿。原来的文章还能这么写,文字还能这么简洁潇洒的流淌。

我觉得这部小说是分析萧红性格特征的一个很好的媒介。大家都知道萧红是个短命的人,一生波折很多。通过搜索引擎,我们很容易找到萧红的经历,却无法知道她的性格、情绪和人生态度。这部小说可以说是我们了解萧红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呼兰河传》写于1940。当时萧红年才29岁,住在香港。他已经饱受父母抛弃他,爱人抛弃他,孩子夭折,身体每况愈下的境遇。不久,1942,萧红去世。在饱受蹂躏的生活中,萧红写了这本书,回忆了自己的童年,写了爱爷爷和陪她玩耍的小伙伴们。虽然这部小说的基调是苍凉、不幸、无知的人们,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个城市里听天由命、快乐生活的人们。

尤其是在文章的最后一章,冯彪子这个花了大量笔墨描写的人物,他爱他的妻子,虽然贫穷,却被视为封建小镇的异乡人。他的妻子难产而死。大家都等着看冯彪子的笑话,以为他活不成了,但他不在乎,依然觉得人生充满希望。

有这样一段话形容冯的歪嘴:“他虽然伤心,常常满眼泪水,但一看到大儿子会拉着去喝水,他就立刻对着他含泪的眼睛笑了,他说:‘慢慢会有用的。’"

这一章最后简要描述了冯歪嘴子的小儿子。“微微一笑,小白牙就露出来了。”似乎给了看似绝望的生活无限的期待。

萧红在饥寒交迫中,写了一部结局温馨,跌宕起伏的小说。这让我推测,萧红一定是一个不屈不挠,乐观向上,充满活力,打不倒生活黑暗的人。

《呼兰河传》是我反复看的一部小说,对我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它告诉我如何写文章,如何根据观察到的生活内容写故事,如何用口语和普通白话写故事。最重要的是提醒我保持孩子的童心,以炽热的生命力面对生活的狂风巨浪。

现在,我想和你讨论几个问题。

1.你的家乡在哪里?如果你写一篇关于你家乡的小说或文章,你会写什么?

2.你对童年还有哪些印象?如果你写一篇关于你童年的小说或文章,你会写什么?

3.哪位作家在大家眼中的艺术成就最高?你最喜欢她的哪部文学作品?这部文学作品给了你什么影响?

4.萧红是一位英年早逝的作家。她只活了31岁,却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在大家眼里,有哪些短暂却才华横溢的人?如果他们能活得更久,他们会在自己的领域有更辉煌的创造。我能想到王波和莫札特。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篇我最喜欢的萧红写的散文。这篇短文虽然很短,但对我的影响很大,叫做《永远的愿景与追求》。我想用这篇短文的题目向大家表达我的祝愿,希望大家都能对未来的生活保持“永恒的憧憬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