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通过游戏提升自己?565

在幼儿时期,父母明显感觉到孩子的自我中心非常明显。而幼儿期的“自我中心”主要是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征,不涉及道德品质上的自私。和成年人以“我”为中心,不顾他人和集体利益的自私自利是不一样的。

在教育过程中,随着孩子认知水平的提高,逐渐理解别人的想法和观点,能够克服认知中的“自我中心”。

皮亚杰认为,让孩子参与集体活动是克服孩子自我中心的最好方法,集体游戏更有效。

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孩子必须在克服自我中心的过程中社会化,而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人成长为人类社会一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从生理心理层面的行为发展到社会层面的行为(如交往行为、集体态度、社会规范等。),尤其是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如分享、帮助、合作等。

游戏对儿童非常重要,是儿童高级心理现象的重要来源,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方式。

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孩子天生爱玩,游戏本身就是孩子的活动。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游戏之所以是儿童的主要活动,与游戏的本质及其对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首先,游戏是一种适合儿童的独特的活动形式。

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活动。游戏是在想象和想象中完成的现实活动,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独特结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形式。

第二,游戏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形式。

首先,在游戏中,孩子的运动器官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因为孩子在游戏中扮演角色,必须努力去完成,所以他们的行动会更有目的性和积极性,身体的运动器官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其次,在游戏中,孩子的心理过程可以发展得更快更好,性格品质也可以在游戏中得到发展。

许多研究证明,儿童游戏作为儿童获得和表达社会交往技能的情境,可以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主义,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绪,是解决冲突、合作等社会能力发展的基础。

游戏还有助于孩子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对培养良好的人格有重要作用。

爱玩、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游戏也是孩子的主要活动,在正确组织的游戏活动中,孩子的身心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这样,幼儿期孩子的主要活动就是玩游戏,孩子所谓的学习、智力开发、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是通过游戏来完成的。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的规律,所以一定要尊重这个规律。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第一件事是展现他们不同的社会角色倾向,第二件事是明确他们在游戏中的性别。

儿童的游戏能力反映了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水平。

在幼儿期有许多儿童游乐场,如幼儿园、公共场所和儿童之家。无论在哪里,儿童的游戏形式都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分别反映了儿童社会化发展各个阶段的主要性质和顺序。

这是一个社会化程度最低的游戏。孩子不参与游戏,只是看偶尔引起兴趣的东西。

这还是一个社会化程度不高的游戏。它的表现是儿童独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没有任何与其他儿童一起活动的意识。

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看其他孩子的游戏,在看的过程中,会和正在玩游戏的孩子交谈等。,但他们不参与游戏,只是关注。相对于单机游戏,这类游戏的社交化程度有所提升。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同时玩同一个玩具,方式相似,距离很近,也能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但不互相说话,也不交换玩具,各玩各的。在平行游戏中,孩子们既没有相同的目的,也没有合作意识。

相对于平行游戏,这类游戏的社交得到了提升。孩子们参与一个游戏,互相交谈,但没有分工,也没有特定的目的。这种结盟只是表面的,没有实质内容。

这是一款社会化程度很高的游戏。几个孩子一起玩游戏,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孩子有明确的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角色完成既定的任务。

角色的确认和明确主要体现在合作博弈中。在合作游戏过程中,儿童往往通过游戏中的角色划分来反映自己未来的社会角色倾向。

比如有的孩子总喜欢在游戏里唱主角,也很有号召力。他总是在游戏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提出玩什么、怎么玩的规则或计划,其他孩子也愿意听他的。那么这个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是个领导。

再比如,有些孩子在游戏中总是愿意听别人的指挥,那么这个孩子很可能会成为一个跟班,或者秘书,或者副手等等。长大后是团队中的好伙伴,是领袖的支持者。

还有一种孩子,总是在游戏中扮演破坏的角色,要么推积木,要么发表不同意见。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是科学家或者发明家,勇于推倒重来,在工作中也勇于创新。

孩子在游戏中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预示着他将来会有这方面的发展倾向,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物。

但是,孩子刚开始涉足游戏的时候,他们的心理和需求其实很简单,就是在玩的过程中寻求快乐,寻找快乐,体验快乐,然后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最后逐渐适应和发展。

有些家长自己也不喜欢某个角色。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处于那个角色时,他们内心是不接受的,会去干涉或者阻止。

比如有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总是被别的孩子呼来唤去,认为自己被欺负,心里就不好受。其实这个时候这个家长不会从孩子游戏心态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玩游戏,会影响孩子的快乐。孩子们的游戏只注重过程是否快乐,不注重结果。

对于幼儿来说,玩的天性决定了游戏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他们在游戏中最快乐。

家长对幼儿的教育离不开现实生活和游戏。生活中的现象最容易被感知和接受,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最生动的模拟。

丰富的游戏活动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最好课堂。通过参与游戏,不仅有利于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勤动手、勤思考的习惯,从而学到一些生活的基本知识,明白一些浅显的道理。同时,孩子的感知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会在游戏中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还有一种最常见的儿童游戏,就是儿童模仿成人的角色,玩成人游戏。

比如游戏中,孩子被分成不同的角色,有的扮演“妈妈”,有的扮演“爸爸”,有的扮演“哥哥”,有的扮演“姐姐”。在游戏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功能,创造了不同的场景。

比如“爸爸”送孩子上幼儿园;“妈妈”在家洗衣做饭,照顾“爷爷”、“奶奶”;“小弟弟”生病了,“妈妈”带他去看医生...

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得惟妙惟肖,每一招都像现实生活中的大人一样。通过这个游戏,让孩子明白家庭中每个成员的责任,深刻理解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同时让孩子知道,作为孩子,需要孝敬父母,正确对待家庭中的每一个人。

培养孩子与他人交流的意愿,学会互相帮助、合作、分享,也是幼儿教育的目标之一。

比如幼儿园的活动,孩子离不开孩子的配合。因此,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沟通合作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游戏对于加深儿童对合作的理解,培养儿童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大家都知道“老鹰抓小鸡”这个游戏。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我们可以对孩子提出相应的要求。

比如游戏前,让他们协调好谁该当“鸡”,谁该当“母鸡”,谁该打“鹰”,告诉他们在游戏中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这样才能保证“鹰”抓不到“鸡”。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很好地注意到了自己的角色,相互配合,约束自己的行为,游戏进行得非常顺利。

再比如接力赛中,有的孩子不理解为什么要快速抓棒,要争分夺秒。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集体荣誉的教育。这样,孩子明白了自己活动的目的,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合作竞争的意义。

因此,家长或幼儿园老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和机会,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合作意识教育,积极引导幼儿体验合作成功的快感,对幼儿的合作行为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幼儿在以后的游戏中自觉地与他人合作。

总之,游戏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人一定要尊重孩子贪玩的天性,与时俱进,本着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的理念,更新幼儿教育观念,为孩子探索新颖、有活力、适合孩子的游戏,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德智体美各方面发展,同时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和确认自己的角色。

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孩子逐渐明白自己的性别。

以前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比较多,男孩女孩都有,兄弟姐妹也很多,所以在玩耍和生活的过程中自然要区分性别。

比如男生做劈柴挑水的活,女生做洗碗洗菜的活,哥哥的衣服给弟弟穿,姐姐的衣服给妹妹穿。这些东西自然把孩子分为男女,孩子自然知道自己的性别。但是现在,太多的孩子是独生子女。没有这些分化的过程,很容易对自己的性别产生困惑。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同性恋发展非常快。据相关统计,我国有同性恋倾向的人数逐年上升,总数居世界前列。

所谓同性恋倾向,就是两个男生或者两个女生是朋友,有性行为的叫同性恋,有无性行为的叫同性恋。

这是什么造成的?当然原因很多,其中不排除一个与幼儿游戏中的性别认同有关。

所以,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些事情,不要有意人为的混淆性别。这样做是父母极端的自私,无意中伤害了孩子,甚至无法弥补。

所以,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尤其是在幼儿园,老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性别分工的这些问题,让孩子在游戏中自然地拥有性别认同。

大量研究表明,游戏构成了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生态,儿童在游戏中生活、学习、成长。所以,给孩子时间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是增强孩子智力和学习能力的精神补药,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和身心健康。

有人将游戏视为解决孩子问题的灵丹妙药,也有人将游戏视为从孩子过渡到成人工作的行为。

各种研究表明,游戏策略的运用是解决儿童问题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幼儿时期,它对自我确认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游戏是一种自愿快乐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孩子可以在游戏中自由玩耍。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时可以选择和引导游戏,设计游戏空间、玩具和游戏材料,幼儿的行为要受到一定的游戏规则的制约。

家长在让孩子在家玩游戏时,也可以适当解释规则,因为虽然游戏中有一定的约束,但游戏的吸引力会使孩子自觉自愿地遵守这些规则,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从而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逐渐培养孩子的坚持和自觉等。,让他们在游戏中更清晰的定义自己,提升自己。

父母在引导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关心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学会自控、宽容和忍让,调整自己的言行,否则就不会有小伙伴和自己一起玩耍。这样,孩子在游戏中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在游戏中一次次的误解、争吵、和解、享受中不断提高自我意识。

无论孩子在游戏中是对是错,是进步还是退步,都可以让他们反思自己,从而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

每个孩子对自己的看法都来源于他人的评价,尤其是父母的评价。大人对孩子的评价要有分寸,尽量少用“最”字,不要让孩子感到自满或自卑。批评和表扬应该针对具体的事情,而不是针对一般的人,通过具体的反思让孩子得到提高。经常指责孩子“懒”“笨”,只能让孩子逐渐形成消极的自我认知。

自我调节能力是衡量自我意识水平的主要尺度。一般来说,自制力是指人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一方面,自控力可以激励自己去做正确的事情;另一方面可以克制那些不正确的愿望、动机、行为和负面情绪。

因为孩子的中枢神经发育还不够成熟,自控能力还很差,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常常表现出很大的冲动。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为了争夺一本书和一个玩具,两个年幼的孩子会非常激动,大吵大闹,互相抢夺,直到老师或家长出面解决才罢休。

一些孩子随便说话,乱动东西,排队前后拥挤,跑出队列的情况并不少见。

自制力属于意志范畴,需要后天培养和锻炼。

有专家认为,孩子最大的自制力来自于游戏。游戏促使孩子自觉遵守规则,并根据游戏的要求调节游戏规则与他当前冲动或欲望之间的矛盾。

这种遵守和执行规则的行为是由内部动机驱动的,而不是来自外部的要求、命令和奖励。因此,利用规则游戏和角色游戏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游戏对孩子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规则。

1.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者其他活动。

2.为你的良好行为或活动的结果感到高兴。

3.愿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4.我喜欢承担一些小任务。

1.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玩游戏或者其他活动。

2.了解自己的一些优点,并对其感到满意。

3.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依赖别人。

4.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

1.能够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2.做好事或成功后想做得更好。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也愿意学。

4.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坚持下去,不轻易求助。

5.与别人意见不同时,要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给出理由。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经过多年的研究分析,认为“几乎所有的道德都可以从游戏中衍生出来,而自制力、克己、诚实、理性服从等美德的形成,并不比游戏这一利器更快、更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