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眼中的甲午战争是怎样的?

8月1894,1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对日宣战,而日本天皇也在同一天发布上谕对华宣战,影响了中日两国的命运。在宣战诏书和圣旨这两个宣布战争开始的法律文件中,双方都充满了情绪,互称死敌。措辞针锋相对,但值得玩味的是,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的宣战文案中有一点细节非常相似。

在清政府的上谕中,指责日本“挑起同盟以外的事端”,称日本有一系列“不守条约公法”的挑衅行为,中国不忍诉诸武力,与日本开战。在日本天皇的圣旨中,说是中国首先破坏了东亚的和平,于是日本挥拳要求臣民尽全力与中国作战,但也很显眼地加了一个前提,就是上述行为“没有违反国际公法”。

国际公法是调整国家间关系的规则。现代国际公法起源于近代欧洲,而远在东亚的中国和日本却懵懂无知。直到西方列强跨过东海,用武力敲开了中国和日本的大门,这两个古老的东亚国家才看清外面的世界,痛苦地明白,这个时候世界已经改变了规则。从此两国开始了程度和目的明显不同的现代化运动,在处理世界问题上不能为所欲为。相反,他们应该经常考虑国际观和国际公法以及大国的感受。1年8月双方宣战时,之所以都郑重提出国际法,正是因为不久前发生的一起国际法事件还在争论中。

爆发了一场大战,就像在拥挤的大街上打架,引起了外人的围观,这显然是毋庸置疑的后果。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甲午战争可以看作是两个学现代化的小学生第一次怯生生地在这么多观众的簇拥下步入球场,遵守欧洲世界的游戏规则,以各自的国家能力来较量,决定两者的优劣。

一向谨慎保守的中国之所以主动与日本开战,是因为甲午战争实际上是日本在1年8月前刚刚发动的。1894年7月25日,提前得到情报的“吉野”、“苏朗”、“秋坪”三艘优势军舰,对中国运兵船进行了暗访,从而挑起了丰岛海战。这场战役中尤其令人震惊的是,日本军舰“浪速”号悍然击沉了满载近千名中国陆军官兵的英国运兵舰“高盛”号。此后,中日围绕“高盛”号事件的责任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甚至全面战争,“高盛”号事件也成为西方人关注甲午战争的重要导向。

在对人宣战之前,日本军舰敢于采取偷袭的方式暗算对手,甚至击沉了一艘中国租借来运送军队的英国商船,在欧洲世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熟悉中国北洋水师、曾在北洋水师教过鱼雷艇的英国“中国舰队”船长罗,甚至想志愿参战,为悬挂大英帝国旗帜的船只被屠杀报仇。当时“中国舰队”的指挥官菲利普·曼特也对日本感到愤怒。当时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曾发表过一句可以代表西方人普遍印象的评论:“中国没有得罪任何人。她只是个老人。过了几年,她渐渐畸形,失去了活力。现在,当她慢慢醒来时,她被这个短小精悍的日本人抓住了。”悔恨和愤怒的情绪跃然纸上。

19世纪后,中国虽然屡败于外国列强的入侵,但其庞大的领土、丰富的资源和在东亚传播了几千年的文化影响,使得中国在西方人眼中仍然是东亚的领袖。日本刚开战后,一方面是出于对日本偷袭的鄙视,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其对中国的既有印象,在西方媒体上出现的战争中的中国军队往往是比较正面的形象。著名的伦敦《新闻画报》不仅描述了他们想象中的战争场景,还刊登了许多中国海军军官在欧洲接收军舰的照片,而中国军人大多出现在《新闻画报》上。对于这场东方战争的未来走向和结局,西方世界最初时刻普遍不太看好小日本。赫德在这方面的预测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他认为,中国的军队在海上战场上可能不是日军的对手,在陆地上可能会先被打败,但最终会凭借巨大的资源优势压倒日本,转败为胜。

中国于1875年创建、1888年建成的北洋水师,一度达到亚洲最高地位,但在1891左右发展停滞,使其受到时间的削弱。1894甲午战争前夕,日本海军超越中国成为亚洲第一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西方并没有完全掌握中国在海上战场的判断。虽然中国陆军的装备和训练水平远不如海军,但军队的总人数和规模似乎是巨大的。西方人认为,中国军队即使在战场上输给日军,后期也一定会以其巨大的数量优势消耗日军,最终取得胜利。但西方人其实不知道的是,中国的军队绝大多数是没有战斗力的八旗绿营部队,靠国家财政支撑。而稍有战斗力的永营部队,没有国家编制,靠地方财政生存,人数根本不如日本。

英、法、俄、德等西方列强怀着中日可能陷入同归于尽的战争的预期,也没有料到中日战争会在事后变得一边倒。中日宣战后,几乎所有西方列强都选择了一种坐山观虎斗性质的中立态度,坐在一起看东亚两个国家的厮杀。

战争一开始,因为偷袭丰岛而在国际观上看似处于劣势的日本,迅速转败为胜。日本政府通过其驻英大使馆贿赂英国《每日电讯报》、《泰晤士报》等知名报纸的首席撰稿人撰写带有日本观点的文章,以此来影响西方舆论。当时的日本驻英大使青木周藏向外交部长卢奥宗光汇报了行贿成果:“除路透社外,几大报社和电报局都保证合作。英国权威人士韦斯特莱克公开表示:根据国际法,“波速”船是对的。在德国,《科隆报》和友好的《大陆报》的政治记者也受到了影响。你得给我提供1000英镑左右的专项基金。”

与此同时,在剑桥大学教授、国际法专家韦斯特莱克的指使下,日本抓住了高盛舰沉没事件中的一个关键细节,即在偷袭高盛舰之前,日本军舰曾派军官登上高盛舰,要求与日本军舰一同航行,但舰上的中国军队官兵拒绝投降。因此,诡辩地称这艘船为高盛的英国船长失去了这艘船。因此,是中国军队首先控制了高盛,然后日本发动了进攻。事件的本质变成了日本击沉了一艘由中国军队武装控制的英国船只。从世界舆论爆炸的7月25日开始,英国政府甚至向日本发出了抗议照会。中日正式开战约一周后,西方舆论已被日本的外交努力所转移。8月6日,《泰晤士报》发表了牛津大学教授、法学博士胡兰德的观点:“报纸上许多愚蠢的社论仍然充斥着海盗行为、不宣而战、侮辱英国国旗和严惩日本军官。

就在西方舆论对中国的同情因为“高盛”号而越来越不受欢迎的时候,8月,天津突然发生了中国士兵登上英国商船“重庆”号并逮捕船上日本人的事件,西方舆论开始批评这种对中立国船只的公然冒犯。然后9月清军主力在朝鲜大败,离开朝鲜半岛,似乎根本没有能力组织有效作战。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开始每况愈下。原本是一个现代化的古国,逐渐转变为一个没有进取精神,政府效率较弱的国家。日本及时鼓吹甲午战争是“文明与野蛮的战争”,积极颠覆西方人心目中中国是东亚代表的印象。

1894 165438+10月21日,日军第二军仅用一天时间就攻占了中国重要军港旅顺,在远东有直布罗陀之称。由于旅顺地处绝地靠海,防御崩溃后,许多军民无法逃脱。日军于21日开始了为期四天三夜的大屠杀,中国军民两万余人遇难。很多去战场观战的西方媒体记者都惊呆了。美国《世纪报》刊登的评论显示,西方人对日本的印象立刻退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囊,长着野蛮的筋骨的怪物。今天,日本摘下了文明的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旅顺惨案被西方媒体报道后,日本政府立即采取了各种补救措施。最后,日本形成了一套格式解释来解释事件,即由于士兵在攻打旅顺的战斗中发现了被中国军队屠杀的战友尸体,心生怨恨,所以报复性射击只发生在攻占旅顺后,并强调旅顺被杀的主要是脱下军装伪装成普通人的中国士兵。几十年后,日军解释南京大屠杀的时候,还是类似的模式和套路。

日本对旅顺大屠杀的“救火”行动一直持续到1895的到来,日军再次踏上山东半岛。作为中国30年洋务自强运动的结晶和标志,北洋水师在威海刘公岛全军覆没,清政府的战局越来越失控。最后被迫谈判签订了史无前例的丧权辱国、以彻底失败结束中日战争的《马关条约》。此时,西方舆论开始投入到胜利者一边。各种媒体经常发表文章,嘲讽中国的失败,赞美日本的胜利。日本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小学生,通过击倒她的同学中国,最终自信地站在了世界强国的舞台上。

1897 2月12日,纽约研究生医院的病房里传来一声枪响。曾在北洋水师服役、参加过甲午战争大东沟海战的美国人吉芬在这一天自杀身亡。毕业于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的马吉芬(音译)在1885来到中国求职。此后,他在北洋舰队服役,担任学校教员和军舰大副。当他在1894年底因为大东沟海战的战伤回国的时候,受到了周围舆论的困扰。对于甲午战争,美国舆论和当时的西方舆论一样,分不清战争的原因,只看到最后的结果。马吉芬愤懑地在美国报纸上撰文,到处演讲,向公众介绍他所目睹的北洋水师的真实作战情况。这个口口声声宣扬中国海军英勇作战,不缺勇气和英雄事迹的美国人,被舆论视为疯子,认为头上的战伤让他精神错乱。最后,马吉芬自杀,留下“主啊,请不要小看我”的最后自白,穿着北洋水师的制服,埋在盖着黄的棺材里。

甲午战争后,美国和英国都对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刮目相看,而中国这个老大帝国一败涂地,面对列强瓜分土地狂潮的到来。对于中日甲午战争,大量西方人从一开始就被新闻吸引。他们不知道也没有兴趣深入研究战争的原因,只是被平静的世界突然发生血腥杀戮的消息所激动,谈论着远东、中日韩火药桶的引爆。所有的是非曲直都被侵略者的媒体和外交攻势模糊了,最终都以胜利者和失败者收场。

愤怒而死的马吉芬可能不知道。多年前到中国谋职时,上下打量他的直隶总督李鸿章,早在几十年前就对国际大势有这样的感慨:

洋人论势不讲理,以兵势互压,而我首先要以笔舌取胜,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