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比赛?迷失自我

看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回想起来最触动我的地方在哪里?答案是“赢得比赛?迷失了自己!”

在此之前,我也知道个体的人格特征是稳定的,有相对固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有格式塔。但是,还是停留在一般的认识水平。在看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真的把之前的理解具体化了,陷入了真实的感受中。不禁感慨,这真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好书。

看的时候会有一个疑问,蛤蟆先生是怎么变的?是什么让蛤蟆先生改变了?一部分应该得益于探索和认识。在heron的指导下,Toad先生探讨了“他的基本态度和行为从何而来?”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在一对一的谈话中慢慢澄清的(当然效果也是因为蛤蟆先生成为了一个合格的来访者而产生的)。人类可能就是这么固执,这也可能是节约成本的副作用,习惯用统一的视角看待一切。Toad先生将其描述为:“这就像一个天文学家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来观察宇宙,并且只有从这个有限的视角出发,才能得出所有的观点和计算结果。”当然,采用你习惯的方式,省时省力,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但你得到的结果必然是明显的个人化和偏颇的。

赫伦说:“一旦我们在童年时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一直坚持我们的选择。”这就是“人生坐标”,“自证预言”,“必然后果”的说法也让我觉得无法回避。

就这样,我们都在舞蹈学院,也很会玩心理游戏。按照我们自己的生活坐标,我们有长期重复的行为。有的人玩“我真倒霉”的游戏,有的人玩“不管你做什么都要爱我”的游戏,有的人玩“我抓到你了,你这个坏蛋”的游戏。游戏名字不一样,遵循自己的人生坐标,这是童年决定的。也许蛤蟆先生看清楚自己和身边重要的人在玩什么游戏才是重点。

反思自己,你有什么样的心理坐标?你平时玩什么心理游戏?我觉得我有点聪明,真的很坏。我为不同的人玩不同的游戏。对于公公婆婆来说,很可惜他们被打上了“我不好,你不好”的维度。他们通常对自己和他们有很多不满,他们经常感到沮丧。游戏的名字可能是“依靠是可耻的,你的好是虚伪的”。对于同事朋友,我是一个有雷锋精神的好人,我坚决遵循“我不好,你好”。首先,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乎别人的看法,尽最大努力演好一个完美的形象,挽回面子。其实内心隐藏着深深的自信,被别人的肯定和赞美而欣喜。游戏的名字应该是:“快来夸我”!

虽然有蛤蟆先生的觉悟,但生活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可能也没有蛤蟆先生那么必要。说不定死后还能获得新生呢~

前段时间觉得所有的笑容都是假的,没有发自内心的开心。现在我觉得它也在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只想看看最坏的情况下你会怎么样,你身边的人会怎么样”。还好我刹车及时,按下了暂停键。否则我真的会赢了比赛却输了自己!幸运!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