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个人作品
黄权路
前后总有一种燃烧。
在童年时代
父亲在前面,我在后面。
嫩嫩的小手已经习惯了。
父亲僵硬的老茧
跟随是必然的方向。
青春的迷茫就像四月的杨柳。
绿色会轻易忘记春天。
画一个圆
天黑了。
黄色纸币
父亲在以火的形式笑。
父亲一生都很节俭。
我烧的纸钱一个碎片都没留下。
这是通往冥界的邮路。
这就是炎热带来的荒凉。
这是阴阳相隔的牵挂。
这是一种或明或暗的生活。
我女儿打电话来了。
好奇的问:
烧纸?是游戏吗?
面对我的解释,孩子喃喃自语。
“那可不行。如果你走了,谁给我买娃娃?”
在女儿眼里,爸爸给她买了个娃娃。
在我眼里,女儿给我烧纸。
用最通俗的语言阐述
女儿放心了
巴巴说:我明白了。
当我看不见你的时候。
我会烧纸和你说话。
黄权路
总是有希望的。
前后燃烧
第一期:2007年6月,《新诗与奇观》,第44期。
转载:民族日报副刊特刊(65438+21,2009年2月)
《诗歌月刊》,天津诗歌60周年纪念版(2010年6月出版)
收入:《百首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
天津现当代诗歌精选2065 438+00 4月青海人民出版社)(1)张牧笛:
给父亲烧纸,借夜的黑暗,夜的躲藏,吞心。一把黄色的纸钱,在漆黑的夜晚一张一张地绽放,在火浴后化为清晰的瞬间,经年累月,“不留痕迹。”这是火焰最凝重的筛选,是血亲倾诉泥土的淡定与悲凉。“父亲在笑,以火焰的形式”既是作者灵魂梦境的追问,也是作者与父亲之间的唯一认同。这样的融入应该是无意识的,这样才能观察到读者的内心,这本身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诗歌有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同时又散发着一种质朴和说不出的忧伤。然而,诗人对父亲的记忆并不局限于自己的悲痛,而是延伸和升华为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字里行间传递着诗人的生存意志、精神感悟和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表达出人类的思想其实是一种世代相传的生活的基础。
张牧笛(1991,10-)满族女性。90后最有实力的作家之一。著有诗集《看不见的风在吹》、散文集《像南瓜一样,默默成长》、长篇小说《走走停停》、长篇小说《烟》、日记式散文集《一年四季都是夏天——我的初三日记》、短篇小说集《梦里是谁的梦》。
(2)罗振亚:
罗怀念父亲的《为父烧纸》,也将与主题相关的意象如僵硬的老茧、四月的杨柳、纸钱、火焰、欢笑等组合、循环、汇聚,为自己的情感寻找合适的感性服装,实现了情、理、象三位一体。对过去的怀念是忧郁的,还有儿子和父亲的内心话语和父女之间的亲切交谈。在《烧纸为父》中,感伤的纪念情绪较为强烈,但最后的“总有一种希望/来回燃烧”与其说是思念之情的表现,不如说是对思念之情的性质和滋味的顿悟思考,为诗增添了感情之外的理性和强烈感情之后的深度。多才多艺的诗歌实践再次证明,诗歌只是情感的表达,写作的迷信必须破除。诗歌和哲学不是不相容的两极思维,但本质上是相通的,或者说诗歌有时候是一种主客体相容的情感哲学。
罗振亚(1963-),黑龙江讷河人,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版专著6部,编著丛书4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曾获黑龙江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青年一等奖、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8至今,已指导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硕士、博士研究生50余人。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和中国新诗研究。
(3)寻找雪晴:
《为父烧纸》这首诗是他用冰冷的抒情典型地表达了内心的炽热,表达了他对生养自己的老父亲的怀念之情。虽然他在诗中把生死看得透彻,但他对父亲的爱和怀念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当我读到这首诗时,我开始感到悲伤。我热泪盈眶,读着读着深深地沉了下去。诗的开头是“总有一个希望/在通往坟墓的路上来回燃烧。”诗人正在慢慢进入角色。虽然他描绘的很轻,但还是觉得很重。诗人缓慢的抒情笔调给人一种平静的感觉。歌词是借助烧纸这种独特的形象发展起来的。诗中“这是通往阴间的邮路,这是酷暑带来的苍凉,这是阴阳的牵挂。”这是一种或明或暗的生活。这些意象的运用在很多诗歌中并不多见,因此具有震撼心灵的深刻表现力。读诗能给心灵留下独特的感受。所以会引起读者的共鸣,让很多读过这首诗的人泪流满面。这是一首值得再读的诗。
薛常青,本名王立华,笔名肖雪,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石化作家协会会员;天津
石油化工作家协会会员。他在许多报纸和杂志上发表过诗歌、散文和小说。出版诗集《雪歌》。
(4)邢广宇:
我对诗坛的情况一无所知——产生了哪些优秀的诗歌,产生了哪些新诗人。在这种情况下,读《为父烧纸》,我掩饰不住自己的无知,甚至“拍案叫绝”“起身”。
当我兴致勃勃地给妻子读《给父亲烧纸》(她是我所有文字的第一个读者和评判者)时,她平静地说了两个字:“真好。”。每次读的时候,那几行诗都会勾起我的眼泪。诗歌是发自内心的旋律,眼泪是弹出我心弦的音符。这就是心灵的共鸣,情感的和谐。他“为父亲烧纸”,就像我为父亲烧纸一样。这就好比他说的,这些文字连接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灵魂之缝”,甚至对接是“无缝”的!
《为父烧纸》呈现了一家三代的形象,表达了他们的生活感受。“我”既是人子,也是父,是祖孙之间的纽带。诗中“硬茧”和“烧纸钱”的特写“镜头”,展现了父亲勤俭节约的美德,犹如一首浓缩的诗歌悼词,表达了诗人对父亲的深情。最让人落泪的是那种天真的童心,天真的童言,稚嫩的童趣。正是一颗幼小心灵对世界似是而非的认识的奇思妙想,才会触动成年人的情感,达到对立互补的“笑”——忍不住迸发的泪水——喜悦的泪水?是伤心的眼泪吗?如释重负的眼泪?或者两者都有。
诗歌的情感、语言和魅力。很有启发性,发人深省,惊心动魄,感人至深。一种从古代延续至今的祭祖方式,从落后、愚昧、迷信的困惑中崛起,被赋予了深厚的感情,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祭奠文化被社会文明升华,被赋予了时代的新意,代代相传,燃烧不息,人类进步。给父亲烧纸真的是一首好诗。一首好诗抵得上一万首。
邢广宇:天津市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楹联学会副会长,文学评论家,景源问题专家。
(5)高聚文:
说起烧纸,很多年来,每到清明节或其他日子,天黑后就看到楼前的街上有成堆的火苗在燃烧。人们摆弄着一根小棍子,吟唱着。我只是路过,没有任何感觉。每个家庭都不一样。祖母和祖父已经去世大约半个世纪了。从小到大几十年没见过父母在这几天烧纸了。不太了解代代相传的祭奠文化,比如烧纸的感觉。直到我刚刚进入天命之年,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天塌了,父亲离开了我们。忙乱的葬礼过后,我开始由密到疏的祭奠,开始给父亲烧纸。用棍子画一个圈,拨弄火中未完成的碎片。我的兄弟姐妹正在和我的父亲交谈。此时的我黯然神伤,思念的痛苦,肃穆的感觉,幻觉,神秘的气氛。烧纸的时候所有的感受我都很清楚。正因为我为父亲烧纸,所以对罗的这首诗很有感触。我试着尽我所能写一些关于这首诗的想法,但是已经被琐事耽误了。我觉得,烧纸磕头之类的事情以及附带的情绪,是最个人化的行为。当血缘后代以这种方式与他们的亲生人交流时,其他人只是理解而不能感同身受,即使他们最好的朋友的至亲就在身边,他们也只是袖手旁观而不会这样做。但是,这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仪式和心情,所以人们对它的感受是一样的。所以《给父亲烧纸》这首歌是有价值和意义的。这种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这样一种看得见的现象,如此多人的神秘心情,这种天地间伟大的情感,这种情感在众生中传播。谁写的?我想写,很晚了。我看了这首诗,我进不了作者的“邮路”,但它触动了我,开启了我的程序,我找到了自己的“邮路”。然后我回忆了一下我和父亲的交流。刻着钱的黄纸就在这里,燃烧着,读者能感受到它在酷热中的苍凉。有这种经历的人不需要我多嘴,暂时没有这种经历的人说嘶哑也不会感动,就像诗里女儿天真的提问。但是,每个人迟早都会加入烧纸的行列,这就让这首诗有了长久的理由和价值...我曾经在罗的博客里对这首诗留下过评论:“这首诗应该载入诗史”。然而诗人如林,好诗如海。很少看现在的诗,视野很窄。人说话轻声细语,没有圈子外的话语权。但作为一个读者,作为无数中国读者,“我”应该有投票权。
高巨文:天津诗人。
(6)黄:
秋风的寒意让气氛逼人,我习惯跪在乱草的坟头上。我妈妈的抽泣总是让我感到内疚。不要跪。你爸爸说过你很多次了,他知道你的心。我妈认识我,但我不认识我自己。为什么我这么无能,要让父亲独自在荒芜的坟墓里悲叹孤独,喝着无助的灵魂独白?我们父子一家的幸福就不能天长地久吗?为什么我不能碾压自然魔法的邪恶,嘲笑我们家庭和人类的温暖?在星城隐居的时候,我陪着父亲孤独的坟前,互相诉说着父子亲情和对彼此的思念。我利用难得的机会回到老家,跪在父亲的膝盖上感谢他。
读完罗先生的优秀诗篇《为父烧纸》后,我含泪给母亲发了一封电报。妈妈,请多给爸爸烧几捆纸钱。原谅我没有一个人在那里。请接受我来自远方的虔诚!
王先生的诗勾引我的感情,眼泪飞。“跟随是必然的方向。”我们兄弟的成长,正是爸爸长期坚持的光明自强的正气凛然的作风,不向恶低头不向善的精神,活出了我们自信高贵的风景!
中国当代诗歌为何沉寂?即诗人的笔触指向浮华,而罗先生却用真情实感描绘真情,感人的意象组合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人画面。诗歌缠绕心与心,共振让诗歌耀眼,共振让天涯海角的善良美好时代美丽永恒。诗人用意象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对现实、人生、世界、人生的理解。富有激情的哲学思维的独创性,情感和形象的美,哲学思维的美,诗歌和散文的美,感动和鼓舞了读者,这种美被全世界分享。“青春的迷茫如四月的柳/青,春光淡忘。”平静的悲痛已经感受到诗人笔墨感谢父亲去世的沉重悲痛。当笔锋一转,传达生命最悲伤的莫过于忘记了给予我们美好生活的春天。当你成为自己的风景时,你没有意识到生命的珍贵,这源于给你生命的旧生活,甚至是我们眼中的默默无闻和麻木。多好的形象,用美好的词语进行某种冰冷丑陋的指责!不着痕迹地表达生活的无奈。
“我的父亲在火焰的路上笑着”。感觉父亲的笑容是一种单纯而灿烂的心情。虽然不忘的奖励只是这么一种廉价的方式,但怎么能不让人再落泪呢?!最终的悲痛只能面对阴阳相隔的父子隔着火焰媒介的眼泪。我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我对你的感激,父亲很节俭,也为儿子的归来而感动。父亲的节俭宽容和无限的同情与理解,在相应的心灵倾诉中,我们被朴实而真实的感情深深打动了!
“那可不行。如果你走了,谁给我买娃娃?/在女儿眼里,爸爸给她买了个娃娃/在我眼里,女儿给我烧纸。”人生的纠结在于生活中太多不可言说的思想和情感的支撑,这不是简单的让诗歌飞起来!而是让生命的概念形而上学地阐述生命哲学的层次,让哲学和真理的诗意飞扬!很高兴有机会读到这首诗。我不懂诗,也不知道怎么写诗。我只是被这首难得的真情与人生哲理完美结合的诗感动了。这就是优秀诗歌的力量。这种力量“总有一种希望/来回燃烧”给人以生存的力量。要么是绝望,要么是歇斯底里的哀号,于是我胡编乱造,向诗人表达我真挚的感情。
黄,笔名黄,网名林泉,湖南溆浦人,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被共青团中央、人民文学授予首届彭文学奖,《有爱的租房》《在花店的日子》被数十家网站、电子书、各种藏书、选刊转载。著有小说《幻想与完美》《灿烂的春天》。罗·
老戴点燃了,三十五年的悲伤。
到现在为止,他也不确定。
是家里重还是锅炉重?
老戴每天都在柜门里挣扎。
我还没想明白
是厨房复杂还是工具箱复杂?
老戴点燃了烟。
到现在,他还分不清数燃烧的香烟。
是在空气中还是在工厂里?
从明天开始,老戴一个月只来一次。
工厂或邮局
三十五年来每月领取他的口粮。
从今天起,老戴将用干卷烟取代卷烟。
他想告诉我
他吐出来的烟像吗?
水银柱中的气泡
第一期:民族日报副刊特刊(65438+265438+2009年2月0日)
转载:诗歌月刊,天津诗歌60周年纪念版(10月出版,2065438+65438,00)。
天津工人日报8月8日增刊海河潮汐2010
收入:《现当代诗选》天津2065 438+04罗,青海人民出版社
在山野,路边的草地上。
爱与不爱都是事实。
架起画架勾勒出一座山的轮廓。
给森林涂上颜色
撕下来,倒出一股清泉。
传奇。芳香。极好的
无法抗拒体内无尽的纠缠
所有的空虚,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快乐。
最后,它只是草药。
虚幻的生活
什么时候才能再遇见自己?
红褐色的前世和分层的来世
仍然轻、脆、硬或在弯曲中断裂
清空所有空虚的痛苦,付出所有的痛苦。
还是得回归人间。
为了被火和水烧伤的人们
清热解毒
第一期:西北军事文学,第5期,2010。
收入:罗·《大地诗刊》新版第44/45期。
一个篮球决定了我弟弟的命运。
现在哥哥体内储存的厚厚的脂肪。
仍然对跑步充满幻想
从制造机械设备到制造方便面。
我哥哥被他的劳动事业紧紧束缚着。
沉淀甚至发酵。
有效或无效保质期
青春在生产的梦想中遥遥无期
婚后走路显示大爱。
它也在悄悄地分解自己。
停留在永动机的转动中
黎明时分,它在工资条上凝结成淡红色的网格。
天黑了,用自行车来衡量一个好丈夫,一个孝子的责任。
我哥累的像一个早就站不住的老厂。
我弟弟很坚强,甚至戒烟30多年。
哥哥说,那烟雾就像无声的叹息。
我哥哥很乐观
乐观是一种勇气
哪里有勇气,哪里就有幸福
哥哥的工厂在他的记忆里。
我在工厂的兄弟被封在了档案盒里。
在劳资干了半辈子的哥哥。
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档案。
它在哪里?
我弟弟现在喜欢盯着晴朗天空中的云看。
摆弄心爱的酒杯
喝一杯。
由工厂发酵的发酵谷物和兄弟
像旅行者一样飘浮的云。
谁更厉害?
做一次无悔的绊倒
首发:《百首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
转载:民族日报副刊特刊(65438+21,2009年2月)
天津工人日报8月8日增刊海河潮汐2010
收入:2008-2009年中国最佳诗词选(太白文艺出版社5438年6月+2009年10月出版)。
天津现当代诗选(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罗
西行如取经。
我是来交税的。
已经晚了三百年了,我的杀手。
避开生活的土壤和沟渠。
我在找一个安静的地方。
这就是痛苦的全部意义。
那时候男人的包里装的都是女人的血和泪
这时候,天空已经开始秃了。
有着很高的研磨声的烽火台。
死
天空中的那一抹蓝色。
为了在春天到达草原,
每个秋天都是无边无际的,
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西出口。
我还记得朱砂的颜料是后来才上的。
多么史诗般的爱情啊!
是谁的铁锈?
春天秋天可以回去,有些回不来了。
高调,悲伤,凄凉
岁月白骨,哪个是胸前有信物的恋人?
一曲黄河,万盏灯笼。
命运的麻纸是湿的,除非沉底。
像一片厚重而实用的黄土高原
低矮的檐口,六十年前的少年
在经过柴火堆的羊的叫喊声中
叹息飞逝的时光
哦,我是这个秋天的徒步旅行者。
清理生命河床上的淤泥
但它时不时会下沉,在开阔的石坡上留下印痕。
是命运一次次的跺脚。
留下了,通顺桥边最初的梦。
还在犹豫,飘在异乡
首发:秋颂——八省诗人写朔州(北岳文艺出版社10月2010)
收入:《天津现当代诗选》(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