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张喜安县,明代的工匠留下了简单实用的造桥技术!路过的人都说:没想到。

桂青山:断溪仙桥传说

一桥跨两山,廊柱瓦檐雕梁画栋。这么精致的桥在甘肃很少见。

这座桥叫断剑仙桥。从山脚下望去,玲珑剔透,真的有点仙气。

1.桂青山

近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曾经隐秘而不为人知的地方,在广告的轰炸下,逐渐变得走出闺房,展现自己迷人的一面。

桂青山就是这样,即使是宋代名山。但真正进入普通人的视野是在最近二三十年。张喜安县有两座山,一座是杨哲山,另一座是桂青山。一个夏日,我们踏上了寻找断剑仙桥的道路。

从兰州往东,穿过定西,到陇西,我们一头扎进了大山。张喜安县有许多山。一路上,我们都在翻山越岭。到了县城,我发现县城盐井镇也是群山环绕,无法伸展。

在张喜安县,我们遇到了已经和我们联系过的朋友,寒暄了几句,就匆匆赶往桂青山。这个时候,我们都在山里,公路穿山而过。放眼望去,依然是群山环绕,就算再宽,也不过是两山之间的一条河。为了生存,村民们不得不在山里开荒。有人路过此地,便写道:“路离偃师岸不远,农田多到碧山头。”可见这里山多石多。

张喜安县位于西秦岭和甘肃中部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争夺的重要场所,被称为陇南锁钥。据古代记载,它位于秦陇之东,戎梵之西。西秦岭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自然风光遗产,丝绸之路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些介绍让我们心里多了几分期待。我们多次听说过桂青山,但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走进这座山。据张喜安县的朋友介绍,桂青山景区包括禅林桂月、断溪仙桥、洗眼清池、西部景点、三峰环翠、石叠穿云等景点。当然,我们的重点目标还是断剑仙桥。

事实上,从张喜安县到桂青山有一些弯路。大部分兰州市民选择从兰州直达桂青山的路线。但是我们要去张喜安见朋友,所以我们只能去县城转转。从县城到桂清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从县城到新寺乡35公里,然后东行。沿途可以看到滴水崖、佛子崖、火虎寺等景点,约60km。第二条路线是从县城到巴马村的桂青林场,稍微远一点,大概70km。我们自然选择了第一条路。

2.铁牛禅师

此时,已经过了中午,坐在车上,昏昏欲睡,半睡半醒,一个多小时后,有人说,醒醒,睁开眼,已经有很多山峰和参天大树了。

桂青山能有今天的风光,离不开一个人。他是铁牛禅师。这是明朝初年的一个和尚。据说铁牛禅师是张喜安县四个民族乡马莲滩杨家庙的成员。其实他不叫铁牛。这是一个执着的和尚。14岁出家,16岁四处游历。后来,他回到家乡,看到了桂青山周围的美景。于是,就有了在桂青山建庙的想法。建庙需要很多财产,他还得到处乞讨施舍。

当时战争刚刚平定,各级政府已经安抚人心,安抚民众,教育民众,但还是管不了。哪里来的资金支持他建寺庙?

然后,他想起了王苏。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改组了国家的中央机构,同时立诸子为王,让他们“控制要害,分天下”。从洪武二年(1369)开始实行郡王制,将23个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其中有九位国王被封到长城沿线的要塞地区,分别是秦、晋、燕、戴、苏、辽、清、汉、古。

被封在甘州(今张掖)的苏王朱碧,是朱元璋的第十四子,妾所生。原名汉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改称苏王。宫殿原址在张掖,文健元年(1399)迁至兰州。王素搬到兰州后,利用他所拥有的财力和物力。在黄河附近修建了大规模的肃王府,并协助地方政府大规模建设兰州城。以现在的中心广场为中心,建成了周长6里,200级台阶的内城。为了满足王公贵族的生活,他们还在兰州及其周边地区修建了大量的生活设施。今天,在定西县内官营和通渭县马营还有王素的庄园。另一方面,苏王是方圆数百里内最有权势的人物。有了他的支持,向别人乞讨施舍相对容易。

铁牛禅师决心去王素发财。苏王不是一般人。如果你向他乞求施舍,自然不能像普通人一样讲究方法。他到了兰县(兰州在明代是兰县,属临洮府管辖)后想出了一个主意。据民间传说,铁牛禅师坐禅七天七夜,日夜诵经。他的毅力感动了苏王。赵见到了这位禅师,坐下来谈论这件事,称赞他像铁牛一样坚韧不拔,因此得名“铁牛禅师”。自然,苏王也支持了一笔钱给禅师建庙。

有资料显示,这是桂青山建庙的开始。在铁牛禅师的主持下,中峰寺和断剑仙桥相继在桂青山建成,香火也越来越盛。铁牛禅师也有一身好武艺。他经常在小树林里舞刀弄棍。练习结束后,他在清澈的水池中洗脸、擦身。后来人们把格罗夫称为禅林,他洗脸的池子被赋予了更多的魔力,据说可以治眼疾。如今,小树林成了桂青山的一景,脸盆成了“洗眼池”,诞生了一系列传说。

3.断剑仙桥

自古以来,世界上就有很多著名的高僧。哪里有名山,哪里就有和尚。在朋友的带领下,我们走上了山路。陇上的山海拔高,但陡峭的悬崖相对较少。比起南方的山,陇上的山好爬多了。但是,桂青山的山路打破了我们固有的思维。

穿过禅林后,山一路升高,我们也看到了各种奇峰峻岭。果然,这里的山和其他地方的山不一样。一路走走停停,终于到了中心寺庙。这是一片20000平方米的平地。这里曾经有一座寺庙,中峰寺,始建于明朝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上个世纪,三十年前,寺庙里有四座大钟。深山里时常回荡着深沉的钟声,不时惊醒一群群的西部寒鸦,让山林更加空旷。

中心寺对面是西景,但在中心寺和西景之间,是深不可测的悬崖。这里修建了断剑仙桥。这座桥修得很漂亮。资料显示,该桥始建于明朝隆庆元年(公元1567)。全桥长13m,宽1.65m,高2.3m。六对观察哨分五间,引桥各建一方,长1.52m,两檐间距2。我们试图走上去,但在下面,空气中弥漫着白云,让人不寒而栗。

一位张喜安的朋友说,桂清山桥已经重建了17次,但重建者从未改变过这座桥的建筑风格。清代嘉庆年间,河南人王献曾写下一幅桂清山桥对联:“绿山无路,踏仙桥又有一日。”

山路险峻,仙桥在顶。在这么困难的地方建一座木桥一定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没有钢筋混凝土的时代,每栋木结构建筑的牢固程度取决于其主材的大小,比如房子的寿命完全取决于大梁的寿命。而这样一座木桥的寿命自然取决于承载山涧的木梁的牢固程度。这座桥长13米,因此至少需要两根长约20米、直径20厘米的木梁。把这么粗的木梁从山脚运到山顶,显然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程。

在现代人看来,在没有起重机、直升机甚至大型铁构件的时代,把仙桥的大梁运到山顶是不可想象的。显然,这里面一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如果人们尽一切努力把大梁运到山顶,如何越过悬崖上的大梁又是一个难题。

其实这里没有太多秘密。习惯了现代机械的现代人,总是忽略了古人的智慧。

这是我听了一遍又一遍的故事,讲述了古人高超的智慧。古人不用费力搬运木梁,木桥的寿命一般在50年左右。当一座新桥诞生时,人们会在桥头附近种植许多松树,这些松树会装饰一道风景。其次,它保护了桥梁。最重要的是,他们建造桥梁的大梁。守山人小心翼翼地照料这些松树,确保它们又直又高。四五十年过去了,松树已经长大,桥也老了。于是,人们在桥头砍下两棵松树,让它们倒在悬崖上。木桥的主梁瞬间成型,极其轻松。这样就解决了新桥架设最难的问题,其他问题都不是问题。

一座桥成功地建成了。《断剑仙桥》所展现的古人架桥的智慧,让现代人汗颜。当我们忽略了古人,就意味着抛弃了传统,而我们所拥有的现代科技只是一个擦边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