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鬼节?鬼也有节日?

万圣节,西方的鬼节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6月31日有一个“万圣节”,在字典里解释为“万圣节前夜”,中文翻译为“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被称为“鬼节”。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将165438+10月1定为“万圣节”。“圣”的意思是圣人。传说从公元前500年开始,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将这个节日向前移动了一天,即65438+10月31。他们认为这一天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的开始,严冬的开始。当时人们相信,在这一天,逝者死去的灵魂会回到故居寻找众生,从而获得重生,而这是人死后获得重生的唯一希望。活着的人害怕死去的灵魂来夺取生命,所以人们在这一天熄灭火和烛光,让死去的灵魂找不到活着的人,并装扮成怪物来吓跑死去的灵魂。之后,他们将重新点燃烛光,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传说当时凯尔特部落也有在6月310杀活人纪念死者的习俗。

到了1世纪,占领凯尔特部落领土的罗马人逐渐接受了万圣节的习俗,但焚烧活人祭祀死人的野蛮做法被废除了。庆祝丰收的罗马节日与凯尔特人的仪式结合在一起,戴着可怕的面具,装扮成动物或鬼魂,以便赶走在他们周围游荡的恶魔。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世界上大多数人用奇怪的服装来庆祝万圣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万圣节的意义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变得活跃、欢乐,喜庆的意味成为主流。死者寻求替身转世的想法逐渐被抛弃和遗忘。今天,大多数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和图片,如女巫和黑猫,都有友好,可爱和有趣的面孔。美国佛罗里达州:水下万圣节

“万圣节”一词由此产生。许多民族在万圣节举行庆祝晚会,这一天也被称为“万圣节”、“万圣节前夜”、“万圣节前夜”或“万圣节前夜”。最后,约定演变成了“万圣节”,中文翻译成了万圣节之夜。

万圣节习俗-不给糖就捣蛋。

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不给糖就捣蛋”,但这一习俗并非起源于爱尔兰,而是始于九世纪欧洲的基督教会。当时165438+10月2日被基督徒称为“万灵日”。这一天,信徒们在穷乡僻壤跋涉,挨家挨户乞讨由面粉和葡萄干制成的“灵魂面包”。据说捐蛋糕的人相信教堂僧侣的祈祷,希望得到上帝的保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挨家挨户乞讨的传统已经演变成一种游戏,孩子们提着南瓜灯挨家挨户乞讨糖果。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的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威胁说不请吃饭就捣乱,但主人自然不敢怠慢,反复说:“请吃饭!请吃饭!”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还有一个南瓜雕成灯笼的故事。这来自古代爱尔兰。故事讲的是一个叫杰克的人,他喝醉了,喜欢恶作剧。有一天,杰克骗魔鬼爬上一棵树,然后在树桩上刻了一个十字架,威胁魔鬼让他不敢下来。然后杰克和魔鬼达成了一个协议,让他从树上下来,条件是魔鬼答应施一个咒语,让杰克永远不犯罪。杰克死后,他的灵魂既不能上天堂,也不能下地狱,他的鬼魂只好借着一根小蜡烛在天地间游荡。

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中,这种小蜡烛被放在一个挖空的萝卜中,被称为“杰克灯”,而古代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它是由南瓜灯制成的。据说爱尔兰人到达美洲后不久,就发现南瓜在来源和雕刻上都优于萝卜,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物。布鲁塞尔的万圣节

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

万圣节是孩子们玩乐的好时机。在孩子们眼里,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夜幕降临,孩子们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装上一盏“杰克灯”,跑出去玩耍。“南瓜灯”看起来很可爱。做法是把南瓜挖空,在外面刻上微笑的眼睛和一张大嘴,然后在南瓜里插上蜡烛,点燃它,让人们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这张天真的笑脸。

收拾好东西后,一群群打扮成怪物的孩子手里拿着“南瓜灯”跑到邻居家门口,威胁着要喊“不给糖就捣蛋”、“要钱还是要吃的”。如果大人不给糖果,不给零钱,那些调皮的孩子就会照他们说的去做:好,你不给,我就捉弄你。他们有时给别人的门把手涂肥皂,有时给别人的猫涂颜色。这些小恶作剧经常让大人哭笑不得。当然,大多数家庭都很乐意招待这些天真的小客人。因此,在万圣节,孩子们总是吃得饱饱的,口袋鼓鼓的。

万圣节最受欢迎的游戏是“咬苹果”。在游戏中,人们让苹果漂浮在一个装满水的盆子里,然后让孩子们用嘴咬苹果,不用手。谁先咬谁就赢了。

-

中国的鬼节——中秋节

今天是农历7.14,鬼节。它被称为中秋节。

但在壮族地区,壮族人称之为“鬼节”,也叫“七月半”、“七月节”。顾名思义,“鬼节”是以节日活动的内容命名的。壮族民间传说:人死后变成鬼,都上天堂,天堂掌管着他们;七月初七到初十五才能“放假”,回到人间“探亲”。所以每年七月初七,姑娘们过完“乞巧节”后,家家户户都忙着组织祭祖(鬼)的活动。至于无家可归的“野鬼”,他们只能在荒野中游荡,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听到了谁在荒山上听到了“鬼哭”,谁被“野鬼”推进河里就是“身加倍的来世”...

拜“家有鬼”是人们寄托对祖先思念的活动。人深情义重,是理所当然的事。至于“野鬼”,更是无稽之谈。但这是有原因的:壮族地区地处亚热带,每年农历七月是雨季,经常引发山洪,所以经常有人坠山坠河而死;“野鬼”之说,是告诫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不要在山川周围玩耍。

“鬼节”的放假安排各地不尽相同,最普遍的有:

13号之前,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大扫除,尤其是祭祀用的器具,如桌椅板凳餐具香炉灯等。,应该一个一个清理。平时言行举止注意礼仪,避免骂人吵架(给祖辈一个回家天伦之乐平安的好印象,让他们一时冲动回来,放心);准备供品,比如喂肥鸭子(因为家家都会杀鸭,所以也叫“鸭节”),准备足够的猪肉,酿好酒,挑选糖糕、水果。这是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重,也是为了显示后代能干的看家本领。此外,房子、衣服、纸做的元宝都要提供给大殿。七月初八开始“接祖”。十二之前要把祖宗接回家,一日三餐点上香。

在14日和15日(有些地方是13日到16日),全家停止一切农事(相当于放假),集中进行祭祀活动,包括献上丰厚的祭品,举行庄严的祭祀仪式,有热闹的晚宴,等等。值得一提的是,14号的第一次祭拜特别受重视,经常半夜起床,天亮前举行祭拜,黎明时全家人会聚餐。原因是为了防止“野鬼”跟随祖先进入家中。据说“野鬼”在黎明前最安静。不过从卫生角度来说,可能和天气有关。七月气温最高,蚊蝇猖獗,人们就趁着早晨天气清爽,蚊蝇尚未出来,完成祭拜和聚餐活动。15日晚上是“送别日”,所有的纸祭品都被烧掉,以示给祖先,带回去享用。

十六岁是探亲出嫁的女儿。这一天,他们将回到父母和兄弟身边。那些有孩子的人通常会带他们回来看望他们的祖父母、叔叔和堂兄弟姐妹。如果几个姐妹都已出嫁,这一天可以说是“巧合”在一起,“堂兄妹”(所有兄弟姐妹的儿女)很少在此相聚,自然弥漫着温馨和谐的气氛。因此,一些民俗学家将这一天称为壮族的“鬼节”,“团圆节”或“姐妹节”。

壮族人把“鬼节”视为春节之后最大的节日。就像过年一样,家里再穷,这几天还是要割肉宰鸭,庄严地祭祖。

我们不是壮族人,但是今天下午和爸爸一起去吃生鱼我好开心——好久没吃生鱼了,最喜欢吃了。对了,昨天和妈妈吃了一个大榴莲。开心!多开心啊!要是我每天都能这么开心就好了。

农历七月十五是俗称的“鬼节”。河南人要在坟前烧纸祭奠死者,超度鬼魂,这是一个迷信的节日。这个节日最初是一个宗教节日,起源于道教和佛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鬼节的大部分迷信活动都被放弃了,许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它。但农村走亲戚、接女儿或吃鲜瓜的习俗依然可见。

“半月节”

光山地区的人们在鬼节时关注“新半月”和“旧半月”。七月初二、初三为新半月,七月初六至十四为“旧半月”。新半月是献给新死者的,旧半月是献给祖先的,所以也叫“半月节”。新县人在农历七月初五到十五可以祭祀,讲究赶早不赶晚。桐柏县人晚上烧纸祭祖,同时注意烧纸祭祖的人不能在农历七月十五午饭前到家里来。

熄灭路灯

20世纪50年代以前,每年7月15日白天,家家户户都要去祠堂祭祖、扫墓、烧香烧纸、摆供品祭祖。富人家要斋戒念经,请道士掌坛,晚上摆路灯。沿河人们点灯笼,烧纸烧香,翻“天不闭地不留”的孤魂野鬼,俗称“放路灯”、“放河灯”。在河南南部的新县等地,也是要给昔日的鬼神泼冷水的。

电华山

在临县,鬼节也需要一些花和鞭子。农历七月初,人们用石头、稻草和柴火围起山坡,在七月十五的夜晚点燃。当时,这座山到处都是火焰和鲜花,所以它被称为“华电山”。华电山互相竞争,谁柴堆大,火旺,火焰高,谁赢。火光中,一些年轻人手持绿麻、布条制成的鞭子,以示优越感,同时互相挑战。斑点花山和鞭子的获胜者预示着他那年运气好,秋天会有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