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玩。四种游戏都玩过吗?

有一次和同事一起吃午饭,聊到了游戏。同事问我,你觉得什么是游戏?如果让你和孩子一起玩游戏,你最喜欢什么?更别说,我还没仔细想过。

儿童的主要游戏行为主要分为四类:运动游戏、身体游戏、假装游戏和常规游戏。我直接给你介绍:

身体游戏(身体游戏)

运动玩耍不仅包括一些大动作(如跑、跳、爬、骑车、打球)和精细动作(如上色、剪纸、编织),还包括俗话说的嬉闹。

三个孩子(A、B和C)正在洗手。这时,A往B脸上泼了些水,边跑边喊:“来抓我啊,来啊!”」

你在想,这些孩子瞎混有什么好处!没那么简单。

首先,这样的体育游戏可以训练孩子在竞争和合作中找到平衡点。在上面的场景中,A和B是竞争关系。儿童的竞争力包括自我保护能力和通过亲社会行为解决冲突的能力。良好的竞争力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学会维权。

在这种情况下,C可以选择和哔哩哔哩站在一边,向A“复仇”..这锻炼了孩子的合作能力,包括设身处地的能力,分享感受的能力,积极倾听的能力。

其次,当B和C决定报复时,他们的应变能力也得到锻炼。他们不仅要仔细观察A的行为,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该如何回应A的嘲笑?我该说什么?有什么策略?这是对孩子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个小挑战。

当然,孩子调节情绪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面对A的嘲笑,B需要调整自己的情绪,他需要学会控制自己内心的愤怒,才能避免一场嬉闹打架升级为恶意打架。

不要以为这种小孩子之间的打架是没有意义的。事实上,一些研究表明,当孩子们在户外运动后回到教室时,他们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实物游戏

任何涉及实物的游戏行为都可以归为这一类。

宝宝会把各种物品放进嘴里,用嘴咬,拿出来放在手上,有时候还喜欢扔在地上。通过这些玩耍行为,宝宝在探索不同的物质有什么感觉,物体运动有什么规律。18-24个月左右,宝宝会开始整理和摆放东西,慢慢学会整理和分类。在四岁左右,儿童将开始学习建造和构造简单的物体。

研究发现,肢体游戏可以增强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1977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让一些学龄前儿童坐在椅子上,然后将一个玩具放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让孩子们想办法拿到,前提是他们不能站起来或离开座位。

研究人员提供给儿童的工具只有两根短棍,儿童接触玩具的唯一方式是将两根棍子拼接在一起。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让孩子们在测试前玩棍子,他们成功解决问题的概率会更高。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一个成年人先向孩子们展示如何组装短棒,他们就能成功通过测试。而被大人引导的孩子,却没有那些提前玩棍子的孩子那么坚持,那么有动力。

这项研究实际上考察的是儿童的“收敛解题”,即通过组织整合零碎信息获得正确答案的能力。

同样,孩子的发散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重要。这种能力取决于孩子能否考虑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以需要孩子更多的创造力。

孩子们会在玩实物的过程中不断想出新的点子,创造一些新奇的场景。

此外,物理游戏还可以帮助孩子学习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包括因果关系、量化、计数、分类等。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也学会了科学的思维模式,因为他们在不断地观察,做实验,比较,然后反思。一项16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儿童在四岁时玩积木的方式越复杂,他们在初中和高中的数学成绩越好(研究人员控制了智商和性别的影响)。

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可以细分为“象征性游戏”和“社会戏剧性游戏”。

以下是我在早教中心观察到的小J的“象征性游戏”行为:

小J在一个装满乐器的篮子里找到了一根小棍子。他捡起棍子,看着它。然后他转向老师说:“这是电钻。如果你不小心,你可能会伤到自己。然后他蹲下来,右手拿着一根小棍子,开始挠地毯。过了一会儿,他又来到阅读角,拿了根棍子开始敲地板,说:“我在修东西。" 」

儿童把一个物体想象成另一个物体的行为,就是“象征游戏”的体现。大量研究表明,象征性游戏对儿童的语言发展很有帮助。这是因为单词和字母本身就是符号。这些符号一起可以代表特定的概念、物体和事件。

通过符号游戏,孩子们正在练习把物体变成符号。上面的例子中,小J手里的棍子不仅仅是棍子,它其实是一个符号,代表着另一个东西——电钻。换句话说,这里棍子的作用和字母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符号。

研究发现,早年的假装游戏与儿童后来的阅读理解、表达和写作能力呈正相关。四岁儿童的假装游戏中涉及的文字材料越多(如给娃娃读书或写购物清单),他们的语言发展就会越成熟。

游戏有规则(游戏有规则)

皮亚杰根据认知发展水平将儿童的游戏行为分为三类,将“规则游戏”定义为最高类(7-12岁)。维果茨基则认为,儿童的常规游戏在7岁之前就开始发展。宝宝爱玩的躲猫猫,其实是有规律的。

学龄儿童能认识一个游戏的开始和结束。他们知道参与游戏时,需要遵守轮流玩的规则(比如什么时候轮到我下棋,什么时候轮到我跑等等)。他们也知道任何不遵守规则的人都可能受到惩罚。

游戏中的规则有时是外界(比如围棋)制定的,但很多时候,孩子们很乐意自己创造游戏规则。在创造规则的过程中,孩子需要制定计划并与他人讨论,从而学会合作。为了遵守规则,孩子们在玩游戏时往往需要自我控制。常见的“123,木头脑袋”需要孩子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你可以像这样帮助孩子玩游戏。

说了这么多玩的好处(如果你坚持看这个,我给你点小红花),接下来给你一点小建议:

鼓励爸爸和孩子一起玩。

父亲不像母亲那样参与育儿的方方面面,体育运动是唯一的例外。父亲和孩子之间的游戏往往更加激烈和多样。爸爸和宝宝玩得越多,宝宝两岁时的认知和语言成绩越高;父亲经常挑战孩子的身体极限,比如鼓励他们跑得更快、跳得更远、爬得更高。这样的互动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独立性和自制力。

此外,父亲会与孩子建立嬉闹和暴力行为的界限。孩子会知道咬人、殴打等暴力行为是不可接受的,在打架的过程中,爸爸会教他们如何控制自己的攻击性。当孩子们玩得太累时,他们的父亲会提醒他们停止打架,这锻炼了他们的自制力。

认真对待孩子的游戏行为

如果你以前觉得孩子只是在“瞎玩”,如果你说“这有什么好笑的”,我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知道孩子玩耍行为的发展规律和相应的好处。关于玩,我很喜欢一句话:玩就是学习。我的理解是,孩子玩耍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要知道,《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31条第1款是:

人们承认,儿童有权休息和休闲,参加适合其年龄的游戏和娱乐活动,并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

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玩耍。

选择开放式玩具

开放式玩具给孩子提供了更多玩耍的可能性,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只按下按钮就会唱歌的小海马可能只有这样的功能。在孩子眼里,它可以是一根木棍,一个电钻,一件乐器,一支铅笔,几块小石头...

通过假装玩游戏来帮助孩子调节情绪。

假装游戏是孩子学习情绪调节的好机会。例如,许多孩子在去看牙医之前会紧张。在家里,父母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些小模型,和孩子玩一个去看牙医的假装游戏。把一大块橡皮泥捏成牙齿的形状,上面可以粘上一些小白珠来代表牙齿。

给孩子一把牙刷,就可以开始依次扮演牙医了。通过角色扮演,你可以和孩子讨论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性,牙医检查时通常会做什么,如果孩子紧张了可以做什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