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咪服装店幼儿园教案
1,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选择颜色和印章,玩印刷游戏。体验成功的喜悦。
2、掌握用玩具印章印图片的方法,知道一枚印章只印一种颜色,养成物归原主的习惯。
活动重点
掌握用玩具印章印刷图片的方法。
活动难度
一个印章只印一种颜色,孩子养成了把东西放回原处的习惯。
要准备的活动
1,适合儿童打印玩具印章。
2、各种颜料、服装图片、抹布。
3.咪咪服装店背景图。
活动过程
首先,教师引导活动,激发孩子的兴趣。
1.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位小嘉宾。听一听,猜猜是谁。给我看看小猫咪咪的照片。它新开了一家童装店,里面有很多种衣服。展示服装店的背景图,孩子会看到免费的故事。
(点评:老师和孩子的对话温馨自然,容易让孩子接受,各种衣服的摆放有利于调动孩子的生活体验。营造了一种让孩子想说想感受的氛围。)
2.服装店的这些衣服和小孩子穿的衣服有什么区别?儿童讨论。老师总结:服装店的衣服没有图案。
咪咪这只小猫,请帮她想办法把服装店所有的衣服都换成好看的图案和花纹。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4.老师给小猫咪咪装饰了一件衣服。猜猜这件衣服上的图案是怎么出来的?老师告诉你这个小秘密。我用一个玩具做了一个印章,蘸上颜料印在衣服上,衣服上就出现了很多图案。孩子们谈论图案和颜色。
(点评:老师处于引路人的位置,引导孩子发现美。“你的衣服也很漂亮”,让孩子说说衣服上的花纹和图案;善于调动孩子已有的经验,“如何让衣服变漂亮”?孩子的思维总是活跃的,愿意参与。有的说画一幅画,有的说贴在彩纸上,有的说做一组纸打印颜色...老师很自然地给孩子介绍新方法,引起孩子更多的注意。)
第二,老师演示印章画法,简单论述印章画法。
1.老师用儿歌教孩子画印章。“袖子卷起来,小手伸出,左手托着衣服的边缘,右手拿起小印章,蘸着颜料盘,慢慢拿起来印。不要动1,2,3,4去捡,把玩具印章放回去。我印的花真的很漂亮。
2.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印章绘画的方法。为什么老师印出来的图案清晰干净?老师总结。我来换个印章,看看能印出什么不同的图案。再背儿歌,学印章画。打印后提醒孩子,一个印章只能蘸一种颜色,用后放回原处。让我们帮助小猫咪咪在服装店的所有衣服上印上漂亮干净的图案,好吗?
(点评:教师目标感强,重点难点把握得当,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突破重点难点,巧妙融入常规教育,让孩子乐于接受;教师的语言清晰准确。老师们抱着“授人以鱼”的态度,与孩子们讨论如何打印得清晰干净,在热烈的对话和示范中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page_break]?第三,孩子开始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1,观察桌子上的东西,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印章进行打印。
2.教师的巡回指导。提醒孩子在一枚印章上只印一种颜色,印完后把印章放回原处,再换另一枚印章。印花后,检查衣服的每一处是否都有印花。然后送回服装店展出。(小朋友有兴趣可以多印几件衣服)
(评论:儿歌让孩子乐于接受。活动中,小朋友念“别动,拿起1,2,3,4,把玩具印章放回去,我印的花真好看”。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说明教师在课前和课后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第四,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乐趣。
1,老师评论。孩子们帮助小猫咪咪把她的衣服变得“非常漂亮”。你最喜欢哪件衣服,为什么?
2.活动结束:小猫咪咪感谢小朋友们对她的帮助。让我们把这些漂亮的衣服带到教室给其他孩子欣赏。
(点评:老师带动孩子评价,关注的焦点依然干净清晰,让孩子进一步掌握印章绘画的方法。)
总评:陈芳老师讲授的活动选自小课堂主题五“我的动物朋友”,副主题一:绘画区活动“小猫的花裙子”。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引入对话-难度儿歌的突破-尝试操作-分享成功。体现了老师根据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的能力。陈老师通过精心的环节设计和深入的诱导,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激发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无论是老师的语言,还是教具的搭配,都给孩子一种美好的感觉。在这样一个轻松、和谐、互动、探索、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孩子们乐于尝试,学习印章绘画的技巧,品味艺术活动的乐趣。老师在活动中举例时也要注意避免使用浅色,以免孩子看不清楚。
课后反思
本课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操作能力设计的。在打印材料的准备中使用儿童喜爱的玩具,便于儿童操作。在活动要求上,提出“一印只印一色”。在活动形式上,选择集体授课,个人操作。在活动组织上,活动以“帮小猫装饰衣服”的情节展开,使活动贯穿始终,具有整体性。活动一开始,以邀请小嘉宾的形式介绍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然后展示服装店的背景图,给孩子直观的感受。孩子观察到服装店的衣服和自己的衣服不一样,从而启发孩子帮小猫想办法装饰衣服。在活动中,孩子们发挥想象力,说了许多方法。老师总结了用玩具印章装饰衣服的方法,展示模型画,给孩子耳目一新的感觉。然后老师和孩子们简单讨论了画画的步骤和方法,用儿童语言编了儿歌。儿歌内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孩子们可以边读儿歌边打印图片,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美术教学形式,显著提高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突破了活动的重难点。在孩子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老师进行巡回指导,发现问题进行个别指导,用语言提醒孩子把东西放回原处,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在最后的评论中,孩子们看到了自己的作品,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老师和孩子自然交流,贴近孩子的生活,最后老师做总结,为以后的美术教学打下基础。在幼儿的操作活动中,有些幼儿还没有养成把东西放回原处的习惯,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