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逃课,上网打游戏。怎么管教他们?
(一)要改变孩子的行为,首先要改变孩子的自我概念。心理学家梅尔兹在他的著作《人性的剥削》中写道:
“一个人的一切行动、情绪、行为乃至才能,总是与自我形象(观念)相一致的。简而言之,你会根据你认为自己是谁来行动。”
就像一个差生,他的自我概念可能是:“我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当他对这个观念深信不疑的时候,他所做的一切都会与之保持一致——不再聚精会神地听、做练习,甚至拒绝参加补习班;
至于一个沉迷游戏的孩子,他的自我概念可能是:“我只是一个扶不上墙的泥巴”或者“我是一个让父母失望的可怕的人”
所以他的行为也会深受影响——通宵打游戏,抽烟喝酒逃学,在床上躺一天等等;而且,当他做出类似的行为,迎接他的是父母加大“剂量”的辱骂和训斥,他的自我概念会进一步强化和巩固——看,我说我就是这样的人,我没救了!如此陷入恶性循环。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改变孩子的自我概念呢?
最重要的一点是,家长要分清事实和想法的区别。比如,孩子经常赖床是事实,但家长不能对孩子说:“你真是个懒人!”“这是一个概念。当孩子接受了“我是一个懒人”的观念后,他就会在生活中的一切事情(比如家务、家务、学习、交友等)上表现出懒惰的行为。).
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你经常睡懒觉,但你不是一个懒惰的人!””连父母都要帮孩子找他勤快的证据:“你看上次我们家大扫除,垃圾都是你自己倒的。看你多勤奋!"
当孩子接受了“我是一个勤奋的人”,自然会减少“睡懒觉”的次数。如果家长坚持正确的引导方式,积极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孩子甚至可以养成“早起”的好习惯。
同理,孩子也经常玩手机(游戏)。虽然是事实,但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沉迷手机?你是个无可救药的人!”然后,在这种消极的自我概念下,孩子发展出越来越多的“无望”行为。
(2)避免以暴制暴,要抓住问题的症结。中国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曾经说过:
“解开绳扣,用蛮力也撕不开;化解打架,不能参与打架。”
其实道理是合理的。孩子玩手机(游戏)上瘾。如果家长采取强硬措施,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严重破坏亲子关系,最终导致更棘手的问题。
所以家长用打、骂、骂的方式以暴制暴,是不能接受的。他们应该怎么做?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了一个“围魏救赵”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讲的是战国时期齐魏之间的桂陵之战。这场战斗的起因是魏国要攻打赵国的首都邯郸,但赵国势单力薄,如果被逼,肯定吃大亏。于是,它急忙向齐国求助,并许诺事后会有重重的感谢。
于是齐派田忌和孙膑两个将军去营救。我们应该如何拯救他们?田忌想直接去找赵和他并肩作战(以暴制暴);军事家孙膑审时度势,提出了一个更高的妙计:
“今魏精兵涌出,国空。若我军直攻魏,敌将回本师救应,则邯郸之围不攻自破。”
于是,田忌按照计划行事,结果果然如军方所料。当敌军将领得知他们的国家被攻击时,他们再也没有心思攻击邯郸了。而是立即调兵回朝,回国救援。邯郸之围当然解决了。
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非常高明,那么如何才能运用古人的智慧来纠正孩子对手机游戏的沉迷呢?
其实我们可以把手机和游戏当成“敌人”,而这个“敌人”最大的危害就是占用和消耗了孩子大量的注意力和时间(这是关键);
而孩子的注意力和时间,就相当于“敌人”的资本,也就是说,我们不用和孩子对抗,而是尽量去打击“敌人”的资本——最大程度地赢得孩子的注意力和时间,那么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和精力自然会减少;重要的是不会有什么副作用。怎么做?
一位父亲把这种技术用得炉火纯青。首先,他让他的孩子打乒乓球。起初,孩子们不想去。他们想呆在家里玩游戏,但在父亲的再三邀请下,他们还是去了。
接下来,这位父亲不仅要求孩子经常打乒乓球,还说一定要和孩子比,看谁打得更好;
结果一个暑假下来,孩子们不仅乒乓球打得很好,还成功改掉了沉迷玩手机(游戏)的坏习惯。
父亲很聪明。他不执着于孩子们玩手机(游戏),而是通过说服,培养他们打乒乓球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新的自我概念。我也能打好乒乓球,赢得父母的关注,获得内心的骄傲和满足。这真是祸不单行,正如心理学家默茨所说:
“自我概念一旦改变,其他与自我概念相关的事情都可以解决。”
(3)改变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追求改进并不是完美。很多家长希望通过一两次管教,和孩子沟通,就能彻底解决问题。当他们的孩子故态复萌时,难免会心慌或焦虑——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其实父母的自我概念从一开始就不正确,就像我们期望一个人饭后永远不饿一样?或者你期望通过一次体育锻炼永远保持健康和精力充沛?
同样,我们也不可能通过一两次的管教、沟通和引导就完全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就像我们不可能通过一两次的示范就完全教会孩子学会走路一样;
只有不断调整,不断控制,不断与孩子良性沟通,及时纠正孩子错误的自我概念,注意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逐步提高,而不是追求完美,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孩子的成长和改变一定会水到渠成,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