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规则意识

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第一,从孩子的“游戏规则”出发;如果有人问现在谁最会说游戏规则,我觉得是孩子;受到相应的惩罚;第二,规则的制定者注定是规则的受益者;反思我们学校的很多规章制度,有多少是儿童参与制;1,让学生参与制定规则;满足规则;2.让学生了解规则,逐步提高对规则的认同;3、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强化规则。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规则意识

“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近年来,“按规则办事”已成为人们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规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则意识已经成为文明的标志。规则意识越强,公民素质越高,社会文明程度也越高。学校要想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就必须加强对学生规则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一、从孩子的“游戏规则”说起

如果有人问现在谁最会说游戏规则,我觉得是孩子。几个孩子在打王牌。他们已经就谁先玩、怎么玩、怎么玩和怎么不玩的规则达成一致。在游戏过程中,没有一个孩子违反规则。最有趣的是,在学生中,有一个游戏规则,让我们打乒乓球。一个学生先当冠军,后面的学生要想玩就要参加一个“测试”,就是先和冠军打一场球。如果他们赢得冠军,他们将有资格再打三场球。如果他们输了,他们将不得不下台,重新排队。我观察了很久,发现没有人不遵守,即使是比“冠军”高的同学或者高年级的同学也不例外。为什么那么懂“游戏规则”的孩子,在学校不遵守校规,在家里却“举止嚣张,做事任性”?为什么经常会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伤亡的悲剧?为什么总是在学校的走廊打架,导致事故频发?如果分析孩子“游戏规则”中所体现出的良好的规则意识,或许可以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规则意识。第一,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是谁——孩子。孩子的“游戏规则”是孩子制定的。这些规则不是任何教科书或者大人讲的,也不是别人规定的,更不是大人代替孩子制定的。因为孩子是自己“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了解自己的规则,体现了孩子的成就感和参与感,本质上体现了规则的公平和平等。基于此,孩子有了服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是被动的。第二,不遵守规则会有什么后果——惩罚。既然是规则,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规则的约束力表现在它的惩罚性质上。孩子一定知道,不按规则玩游戏,就会被淘汰,被淘汰很多次,最后不跟他玩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跟我玩”是非常严厉的惩罚。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从规则制定者的角度来看,只有儿童参与规则的制定,才能为儿童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提供前提,这恰恰体现了“规则制定者注定是规则的受益者”这一总原则;从违反规则的后果来看,违反规则是

受到相应的惩罚。

第二,规则的制定者注定是规则的受益者。

反思我们学校的很多规章制度,有多少孩子参与了制定?从成年人的眼光和思维来看,他们大多对孩子做了很多禁止性的规定,比如“不准在楼道里追逐打闹”、“上课不准大声喧哗”、“不准践踏草坪”,学生只是执行者。这种被动执行的后果只能是潜在的反叛。如果能按照以下思路去尝试,效果可能会更好。因为“规则的制定者注定是规则的受益者”。

1,让学生参与制定规则。哈马斯认为,没有主体间的合法性,就没有统治。规则或规范不会像事件一样发生,而是根据主体之间认可的意义而有效。这种联系的成分是,行为的意向性取决于“意义的统一”,而意义的统一取决于规则的有效性。我们学校有个老师在七年级“交友注意原则”课上就用过这种方法:他不是告诉学生什么是交友原则,按照这个原则怎么做,而是先给每个学生一张小纸条,写上自己的“闺蜜”,然后在班上做统计。结果几个同学成了很多人的“闺蜜”,然后老师让大家都去做。通过大家的分析,在这些学生身上发现了很多优点。老师对学生发现的优点进行分类,形成一个“交友要注意的原则”。虽然学生要找的这些原理可能不是很科学,但是很有效。只是因为是自己找的,有学生容易接受的现实例子,当然容易做到。如果把这种方法移植过来,可以用在很多校规的制定上。比如班规的制定,也可以让学生写几个“你还觉得我们同学该怎么办?”(鼓励规则)“你觉得我们班的学生不应该做什么?”(禁止性规则),经过讨论、筛选、归纳、确立到最终实施。这样,随着规则的形成过程,学生可以自我教育,通过主体间的有效合作,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和体验规则。更重要的是,这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也是规则平等的重要体现。同样,我们也可以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学校的课间管理和环境管理。当然,作为一个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制定出一个相对规范完整的规则,但问题是,至少这是一个可执行的规则,是被执行者自己认可的。即使是不规范、不完整、不完整的,也可能会让学生在练习后进行补充和修正。这个过程是教育的又一次升华和提升,最后会有比较。

满足法则。

2.让学生了解规则,逐步提高对规则的认可度。让遵守规则的人知道规则,这是规则意识的首要内容。但规则是具有普遍性的,没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是无法理解规则的含义的。在学校里,有些规则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规则的形成和制定,但有些规则是不能由学生直接制定的,比如交通规则、中学生行为准则、中学生日常行为准则等。在这方面,还是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了解规则,提高对规则的认同感。对于学校教育工作者来说,必须从普适性较低的规则开始,逐步完善到普适性较高的规则;基于学生现有理解能力和实践经验的规则逐渐完善为更抽象的规则。比如幼儿园的孩子虽然听不懂,但基本知道“绿灯,红灯停”的交通规则。所以基本交通规则的教育可以在小学进行,安全教育可以在初中进行。

3.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强化规则意识。学校教育有自己的特点,学生的认知有自己的规律。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规则,对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会起到很好的效果。针对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开展“我当一天小交警”主题活动;对于初中生来说,可以开展“交通事故调查”的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感受规则,培养规则意识。再比如,我们要求学生“不要践踏草坪,爱护小树”等。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每个班级参加种草、种树、承包、命名小树等一系列活动,把自己的劳动融入其中,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和生命的珍贵,更好地树立“爱护花草树木”的规则意识。

第三,不遵守规则比没有规则更可怕。

知道规则,理解规则,一定是要有规则意识,因为除了规则意识,重要的是培养自觉遵守规则的欲望。一方面,学习规则的最终目的是遵守规则。另一方面,有规则知识的人不一定会遵守规则,相反,能违反规则的人可能是对规则非常了解的人。比如,惯犯大多对法律特别熟悉。从某种意义上说,“不遵守规则比没有任何规则更可怕”。所以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规则,还要让学生明白,如果不遵守规则,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或者付出代价。

1,取适当的“自然惩罚法”。如果你不遵守规则,你将受到惩罚。当然,这样的惩罚包括

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比如“用手直接接触高压线”;有些是潜在的,比如“过马路”。不遵守规则也会有危害,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社会,也就是社会危害。规则意识的形成往往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减少伤害和维护规则的社会成本。虽然教育主要是表扬和鼓励,但是一直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会很脆弱。因此,恰当地运用惩罚来教育孩子,将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有利于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对于不按规定打扫卫生的同学,在认识到错误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打扫卫生的工作量;对于不爱护花草树木的同学,可以负责一段时间的校园花草树木的看护;对于不符合公共卫生的,可以清理保护。

2.教育纠正“侥幸心理”。因为违反规则的后果大多是潜在的、隐蔽的,学生往往自己给自己找违反规则的理由或借口。如果我今天走在路的右边,就没有事故;一个同学在楼道打架,没造成什么伤害,我出门就可以了,不一定会被“惩罚”。这是我们需要教育学生明白的,一旦没有发生,不代表不会发生,一旦发生,就要付出代价,甚至是生命。运气是培养规则意识的最大敌人。还有,学生有时候不明白一次和多次,一个人和很多人,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你不让我踩草坪,我怎么踩?草没有死。不要摇树,为什么没有一个同学摇树死掉?所以同学们一定要知道,如果很多人踩草,很多人摇树会怎么样。后果一定是可以想象的。

3、注意防止“第一次真的好。”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必须注重“第一次”的预防和教育。很明显,很多不遵守规则的人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比如每次迟到,第一次闯红灯,第一次?一个人规则意识的缺失,最终可能会藐视世界上所有的规则,甚至导致违法犯罪。对此,作为学校,在制定一系列规则的同时,也应该有相应的监督措施,而不仅仅是把规则写在纸上,挂在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