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教育游戏设计的思考
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也是教师教育儿童常用而有效的手段。但由于年龄小、自制力差、应急反应慢,孩子经常会在游戏中分手、迷路。为此,在开学时,开展了“跟着XX走”等游戏,让孩子们知道小动物跟着父母走,永远不掉队,走路不推挤。从而鼓励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始终跟随父母,在游戏中不掉队,防止意外伤害。
同时,交通隐患也是一个启示,给了我们惨痛的教训。所以家长还是让孩子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来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在“开车”这个游戏中,首先把场地布置成街道的样子,分配好角色,让孩子在游戏中明白,司机要注意车和车不能相撞,行人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认识交通和停车标志,过马路要看是红灯还是绿灯。
第二,体育游戏渗透着自我保护的智慧。
体育游戏具有竞技性、竞技性和趣味性,有一定的强度和完成难度。孩子的参与欲望普遍比较强烈,这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更容易忘乎所以,会不同程度地产生一些兴奋的情绪。另外,完成活动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每个孩子的活动过程不可能都一样,所以我们无法完全预测活动过程中会发生什么。
所以要及时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和应变的方法。比如小班的孩子进幼儿园,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排队走路。这时,如果孩子学开火车,用小手当轮子,把前面孩子的衣服下摆拉起来,编一段顺口溜:“火车在轨道上,一个跟着一个,不推不挤。”效果一定不错。比如在“聪明狗”的游戏中,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向前、侧向、向后爬行的动作技能”的游戏目标,可以利用室内游戏来布置有利于儿童爬行的“草地”,在它的两侧放置小鸡、小猫的家,通过向小动物打招呼、寻找“肉骨头”来练习各种爬行技能,虽然受到空间环境的限制。减少了等待时间,也控制了活动。
当孩子跑散、追逐时,家长先示范跑步动作,再提醒孩子跑步时不要低着头往前冲。眼睛要学会观察周围的情况,避免因碰撞而摔倒,同时要学会通过情景表演来避免。如果不小心摔倒,尽量用手支撑身体,防止头部落地;如果感到身体不适,学会主动诉说,以便及时脱衣休息,调整活动量。另外,家长要经常带孩子参加体育活动,无论是晨跑还是运动会,都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帮助孩子逐渐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将“自我保护意识”渗透到体育活动中,在运动中学会自我保护。
第三,“角色扮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学校为孩子们制作了一个系列,主题是“不要开门!”特别节目:一名男工作人员,伪装成送货员,带着一大堆礼物和五颜六色的气球,去走访一些父母不在家,孩子“独居”的家庭(事先征得父母同意)。结果显示,一半的孩子表现良好:他们要么无视“送货员”的诱惑,要么进门回答。然而,另一半的孩子却让父母担心:他们不仅把“狼”领进了房间,还把“送货员”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展示为小英雄。这个节目引起了家长们的普遍关注和担忧,他们尽力保护孩子的安全,并计划了一个参观警察局的“徒步日”。活动中最吸引孩子的是精心制作的独自在家的安全手册,因为这是一本可以自己画画的绘本,孩子可以在画画的同时明白很多道理。
1.如果你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你可以隔着门告诉他,爸爸妈妈在忙,或者在睡觉。不管他有什么理由,都不要开门。
2.不要一个人走,总是和朋友一起出去。
不要接受陌生人的任何东西,尤其是食物。
如果一个陌生人对你说:我保证带你去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或者和你玩一个很有趣的游戏,千万不要相信,千万不要和他一起去。
当然,仅仅一个角色游戏是不够的,要让孩子记住这些安全规则,然后教给家长幼儿园经常玩的“角色游戏”,让“安全规则”成为亲子游戏的一部分。让孩子边玩边学,可以更好的训练反应能力。例如,父母扮演陌生人—
1.下大雨的时候,一个陌生人说可以用他的车送你回家。你该怎么办?
2.在游乐场,一个陌生人说他的宠物狗丢了,问你:“你能帮我找一下吗?”你会怎么做?
但是,无论事先怎么灌输,很多孩子都会在“练习”中做出错误的答案,所以我们会明确告诫家长:不要大惊小怪;即使经过你的改正还是不尽如人意,你也不用太担心。有了成年人应有的智慧和足够的耐心,你可以和孩子多次寻找正确的答案来堵住“漏洞”,孩子最终会在游戏中学会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