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音器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职工,编制教案是必然的,教案是教学蓝图,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是优秀的教案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扩音器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欢迎分享。

扩音器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到中空话筒的声音清晰响亮,而实心话筒的声音模糊不清,声音不大。

2、通过活动,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欢玩科学游戏。

3.学会与同伴合作,改善同伴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1中空扩音器。

2.有1固体扩音器。

活动流程:

(一)激发儿童玩纸棒的兴趣

1,引导幼儿观察纸棒的形状特征。

(展示纸棒)老师用纸给你做了一个玩具。看一看。它看起来像什么?

2.鼓励孩子随意玩纸棍游戏。

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作为玩具,给老师看。你怎么玩?

3.总结孩子是怎么玩游戏的。

你玩得开心吗?请邀请一些孩子为大家演奏。

(2)引导孩子用纸棒当“扩音器”,一起自由地做游戏。

1,启发孩子玩“扩音器”游戏

孩子们很聪明,可以玩很多纸棒游戏。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游戏。你想学玩吗?

请上来和老师一起玩这个游戏。老师把纸棒的一端指着自己的耳朵,用嘴指着纸棒,轻声说:“你听到了吗?其他孩子听到了吗?”

请告诉大家老师刚才跟你们说了什么。

2.孩子们可以自由地一起玩游戏。

孩子们,你们想玩这个游戏吗?

请你们每人拿一根纸棒,找一个好朋友。一个对着纸棍轻声说话,一个小耳朵听,然后交换着听你的好朋友说了什么。活动时要谦虚,互相配合。

你听到你最好的朋友说什么了吗?

(3)把扩音器换成实心的,引导孩子重新探索。

1,小朋友又玩扩音器了

你对你刚刚玩的游戏感到高兴吗?让我们像以前一样再玩一次。

你听到你的好朋友说什么了吗?

2.鼓励孩子找原因。

为什么刚才留言的声音清晰洪亮,这次却不清晰?(鼓励孩子观察两根纸棒的区别)

刚才小朋友发现,有的纸棍有纸团,有的是空心的。那我们就拿两根纸棒找一个好朋友做游戏,从两根纸棒上感受声音的不同。

免费伴侣游戏

3.摘要

你能告诉老师你的发现吗?

孩子真的很有能力。空心纸棒发出的声音响亮而清晰,但是有一个纸团。纸棒发出的声音不清晰,因为纸团挡住了声音。老师把纸棒命名为“扩音器”。

4.扩展和延伸

小小的纸棒可以变成“扩音器”,但是还有很多神奇的玩法。你想发现它们吗?

扩音器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2的设计意图

在一次饭后区域活动中,两个小女孩用纸杯当小电话,模仿大人聊天,彼此聊得那么开心。别的小朋友觉得很好玩,也拿纸杯当小手机玩打电话的游戏。突然,一个孩子说:“如果纸杯真的可以当小电话来传递声音,那该多有趣啊!”听了这个提议,孩子们兴奋地谈论起对“用纸杯做手机”的不同看法。我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根据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爱探索的特点,设计了这个科学活动“奇妙的扩音器”。预设着眼于儿童的自主学习,旨在引导儿童通过做和玩获得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他们积极尝试和探索科学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声音可以通过棉线、铜线、塑料绳的振动传播。

(2)学会比较观察,可以对探究的问题进行预测和验证,并作出准确的记录。

(3)感受探索科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对“扩音器”这个玩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说明:引导孩子探索让扩音器传递声音的方法。

(2)材料准备:

1.PPT多媒体课件:奇妙的麦克风和电话室。

2.两人份儿童操作记录资料一套(话筒用细绳连接,话筒用细铜线连接,话筒操作记录卡用塑料绳连接)。

3.场地准备:园区内相对开阔的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

(1)展示用棉线连接的麦克风,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1.孩子们可以自由地玩用棉线连接的麦克风,并探索如何玩麦克风。

说明:老师今天带了什么?棉线连接的麦克风可以传声吗?请找个舒服的地方两人一组试!

2.分组再探究,发现棉线只有拉直振动才能传递声音。

引导要点:两个孩子合作探索,发现需要把棉线拉直,把麦克风贴近耳朵才能传递声音;声音传递时棉线会振动。

(2)幼儿分组探究,引导幼儿探究声音通过连接器的振动传递,并记录实验结果。

1.展示由三个不同连接器连接的扩音器,并学习记录。

指令:看!老师还带了两种不同的麦克风,一种用铜线连接,一种用塑料绳连接。请比较三种不同连接器连接的麦克风,看看哪一种的声音传输能力更强。请小朋友当小裁判,边做实验边在桌子上记录实验结果。

指导要点:介绍录音形式,引导孩子学习录音的内容和方法。

2.孩子们两人一组合作进行实验,比较三种不同连接器的传声能力,并记录探索结果。

引导点:让孩子两人一组探索,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记录连接器是否笔直,是否能感觉到振动,是否能传递声音。

(3)分享交流,启发孩子通过传声筒用文字表达对声音传播的探索和发现。

1.儿童交流的实验结果。

说明:经过你的探索,请告诉孩子们什么样的扩音器传递声音的能力最大?

指导要点:根据自己记录的结果,引导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2.播放课件,了解声音传播的秘密。

说明:为什么用铜线连接的麦克风,不管有没有拉直都可以传输声音?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秘密。

知道声音是通过接头的振动来传递的,铜线振动又硬又快,声音很容易传到另一个麦克风,所以铜线无论是否拉直都可以传递声音。而棉线和塑料绳是柔软的,松散的棉线和塑料绳会抑制、削弱并最终吸收振动,使振动无法到达对方麦克风。只有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才能很好的传递振动,这样声音才能随着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的振动顺利的传递到麦克风的另一端。)

(4)了解“扩音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知电话传输的秘密。

1,启发孩子寻找扩音器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电话传输的秘密。

问题:请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使用了“扩音器”的传声原理?

2.观看课件《电话间》,初步了解电话传输的秘密。

引导点:引导孩子理解电话如何传递我们的声音,如何接收。

第四,活动延伸

(1)在科学区放上孩子们自制的不同的“扩音器”,鼓励孩子们继续探索,发现更多班级间声音传递的奥秘。

(2)在艺术区提供素材,鼓励孩子自己制作不同的喊话器,通过尝试和改进更多的喊话器,激发孩子的理解兴趣和探索欲望。

附加信息:

1,麦克风小秘麦克风利用声波引起固体振动传播的原理。一般固体的透声能力强于空气和水,线拉直后类似固体,可以提高透声能力,减少声波损耗,达到透声效果。声音是通过连接器的振动来传递的,铜线快速的用力振动,声音就很容易传到另一个麦克风,所以铜线无论是否拉直都可以传递声音。而棉线和塑料绳是柔软的,松散的棉线和塑料绳会抑制、削弱并最终吸收振动,使振动无法到达对方麦克风。只有拉直的棉线和塑料绳才能很好的传递振动,这样声音才能随着拉直的棉线或塑料绳的振动顺利的传递到话筒的另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