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佐刘备

三顾茅庐,是三国时代的佳话。当时,诸葛亮虽然隐居在深山之中,但是名气很大,引来了刘备好几次拜访。最后,诸葛亮决定出山辅佐刘备,成就一番大业。后世人对此认为,诸葛亮是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事实上,这种观点是比较可信的。因为在诸葛亮的《出师表》里写得很清楚,他本来不想着出山做事,就想着在乱世当中当个农民活下去。可是,刘备三顾茅庐,令他深受感动。所以“遂许先帝以驱驰”,数十年如一日辅佐刘备。

然而,诸葛亮并不是一个感情用事的人,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除了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之外,他也觉得跟着刘备可以实现他的人生抱负。换句话说,诸葛亮和刘备的人生抱负是一致的,那就是将东汉王朝力挽狂澜,中兴汉室,让天下从此太平。

由此来说,当时的军阀诸侯虽然很多,而且势力都比刘备大,可惜谁都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谁都没想着汉室王朝的兴衰。比如孙权,他就是想着割据江东,最多就是把长江全部占领了和曹操南北对峙。而曹操呢?当时大家都认为曹操要篡位自己当皇帝了。连曹操自己也说“如果天命在我,我愿意当个周文王”。那么,历史上的周文王虽然没有取代商朝,但是他的儿子周武王却当了皇帝。因此,曹操的理念与形象,完全不符合诸葛亮的要求。

除了战略目标与刘备一致之外,当时刘备的处境也值得诸葛亮出山辅佐。因为刘备虽然是天下枭雄,可是身边并没有什么像样的谋士。所以,诸葛亮一旦投靠了刘备,那么一定会获得重用。这种重用,是一言九鼎的那种重用。

但再看其他君主,比如曹操,他那里人才遍地走,连司马懿这种逆天的人才都只能是混个县令当。如果说诸葛亮投靠了曹操的话,那么根本就没有存在感。而孙权这边则有周瑜和鲁肃,诸葛亮也不可能获得孙权的信赖。所以,比较来比较去,也就只有刘备可以拿自己这样一个躬耕于南阳的农民当盘菜了。

当然了,诸葛亮也从刘备身上看到了希望。因为当时刘备很有威望,虽然说是依附于刘表,可是却拥有自己的军队和地盘。尤其是关羽、张飞和赵云等人,在当时都是杰出的人物,论及冲锋陷阵的话,刘备这边也不输给别的势力。只要配合上自己的智谋和策略,那么刘备完全可以实现中兴汉室的理想。到时候,也算是不枉此生了。所以,除了情感上的感动之外,诸葛亮也算准了自己的诉求和刘备未来的潜力,因此才决定放弃过去苟安于乱世的念头,转而出山辅佐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