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鱼中文名字叫什么

中文名称:河鲈

英文名称:River perch , Perch , Ereshwater perch

中文别名: 五道黑

分布: 河鲈广泛分布于欧洲及亚洲北部冷温带,在我国仅产于新疆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流域。在俄罗斯为非常重要的捕捞对象。我国新疆北部天然产量很大。

河鲈属鲈科鱼类,为肉食性凶猛鱼类。在我国仅分布于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水系,60年代末到博斯腾湖,70年代至90年代初,河鲈成为博斯腾湖的主要经济鱼类,分布数量居其它鱼类之首,捕捞的渔获物中河鲈占90%以上。90年代以后,河鲈在各水域的捕捞量急剧下降。近年来,河鲈在博斯腾湖水域的养殖数量有一定的回升,年产量在600吨左右。河鲈以捕食小鱼、小虾为生,并以袭击方式摄食。河鲈性成熟较早,在自然条件下,性成熟年龄在1至2龄,繁殖力强,产带形卵。适宜的生长水温在18℃~24℃,易集群,夜视力极强,生长速度快,当年鱼种可达80~190克。河鲈肉质鲜嫩,爽滑少刺,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含量较低,是淡水鱼类中的珍品,流传有“尝罢河鲈不思鱼”之说,深受消费者青睐。

形态特征

体侧扁,长椭圆形,尾柄较细。头小,吻钝,口端位。下颌比上颌稍长,上颌骨后端达眼的下方,上下颌及口盖骨上均有细齿。前鳃盖骨后缘有许多小锯齿,后鳃盖骨后缘有1根刺。两背鳍略分离,第一背鳍为8-16根硬刺,其中第4根最长;第2背鳍为3根硬刺和13根软鳍条,以第1、2根鳍条最长。胸鳍侧位而较低,腹鳍胸位,尾鳍浅叉形,两叶末端圆。体为棕褐色,有7-9条黑色横斑,腹部白色;背鳍浅灰黄色,第1背鳍后部有1个大黑斑;胸鳍浅黄色;臀鳍、腹鳍及尾鳍为橘黄色。

生活环境

河鲈生活于植物丛生的江河、湖泊中。通常有两个类群:一个种群生活于沿岸浅水区,以无脊椎动物为食,个体较小,生长也慢些;另一个种群栖居于深水区,以小型鱼类为食,个体大些,生长较快,三冬令可达成熟,最大个体可达500mm。仔鱼以浮游动物为食,体长达40毫米时,则以小型鱼类为食,有时亦食些水生昆虫和甲壳类。河鲈在夏季摄食比冬季为旺,产卵时期通常停止摄食。开始成熟的亲鱼为5冬龄,早春解冻后,水温达7-8℃时,即在水势平稳的场所进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