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什么时候登陆火星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人员查尔斯·莱恩威弗等提出,银河系大概有10%的星球适合人类这样的高级生命生存。他们建立了一个银河系演化模式并对其进行分析,认为生命得以存在有4个条件:一是有一颗主星存在;二是有足够的重金属以形成陆地星球;三是有足够长的时间供生物进化;四是位于免遭超新星爆炸引发伽马射线辐射的安全位置。

据此,莱恩威弗等认为,银河系有一个“生命可存在区域”,距银河系中心2.5万光年。这是一个缓慢扩张区域,该区域包括经过40~80亿年时间形成的星球,而且其中3/4的星球比太阳形成早10亿年。

然而,这毕竟只是一个推论,需用事实证明;况且,即使这个推论正确,仍不能说明“生命可存在区域”中的星球就适宜人类居住,因为适宜生命乃至高级生命生存,并不等于适宜人类这样的生命形式生存。由此,地球上的人类若要到以光年计算距离的星球上生存,便似乎是黄粱美梦。如今,火星最受科学家关注,似乎是人类第二家园的最佳选择,那么,事实究竟如何?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美国地理协会对探索火星所获得的科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尽管人类可以乘坐航天飞机从地球到火星,但火星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条件仍非常明显。一是火星比地球寒冷得多,其平均温度为-40~-60摄氏度;二是火星上存在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电磁辐射),科学家分析宇宙飞船探测到的火星有害射线能量后得知,这些射线虽不致让登上火星的人马上死亡,但到达火星者所受辐射约为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所受辐射的两倍,其对人体和生命造成的危害可能是慢性的,但同样是致命的。比如,人在火星上待一定的时间,就可能因辐射而患各类癌症、白内障,或者因神经系统受到伤害而患各种疾病。

此外,火星引力只有地球的38%,大气压仅为地球的1%,其微重力环境也会对人类生命和健康挑战。此前的研究曾证明,在微重力(失重)环境下,人体肌肉会萎缩、骨骼会因钙的丢失而软化、基因会发生突变;而微重力环境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则表现为,免疫B细胞抗体释放减少、T细胞识别病原体和活动能力降低,这样,人体中的病毒便会增加。

目前已知火星与地球环境比较相似,当然,并不排除还有与地球环境更相似的星球,比如土星的第6个卫星泰坦,可它距离地球太远;而其他星球的环境比火星的环境更恶劣。不过,即使得出火星以及其他星球并不适宜地球人类居住的结论,可能也不足以阻挡人类试图向火星或其他星球进军与移居的步伐,因为人类一向有这样的信心和豪情——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那么,创造什么样的条件便可让人类移居火星?

一些人将移居火星作为百年大计,其总体设想是:第一阶段,在火星上的隐蔽之处修建住宅,使用有效降低辐射的建筑材料建造房屋;而且人类的穿着也需使用防辐射材料,而这一阶段设想实现的时期大概在2015~2030年。这一时期火星上的人比较少,不超过100人,主要任务是探索和分析火星气候、辐射状况、寻找使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火星存在的生命、试种作物。

第二阶段的实现时期是2030~2080年,这一阶段主要在火星上建造化工厂和核电站等,目的是形成温室效应,使火星上零下几十度的温度上升到零下十几度或零下几度。这个时候在火星上的主要是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医生等,人数可达几百人。

第三阶段是少量人群移居。这一时期火星上的温度已经达到零下几摄氏度或零摄氏度,已有植物生长和植被形成,大气层逐渐加厚,二氧化碳和水能从地下渗透出。人类可以不穿防护服,但仍需借助呼吸器才能进行呼吸。这时,火星上大概可以移居上万人。

第四阶段实现时期是2115~2150年,这时火星大气层形成,气温平均为零摄氏度;绿色植物和粮食作物生长正常,可以种植和收获庄稼;绿色植物已经可以化解和阻挡辐射;空气中的氧气也足够人类使用;火星上开始形成城市。这时人类可以大规模向火星移居。

上述规划到底是人类的科学幻想,还是可以实现的宏伟蓝图?那就看人类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能力,以及大自然认同不认同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了。

(2)美国地理协会近日在旧金山市举行会议宣布,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送到火星进行探测与试验的“

火星漂流者”号宇宙飞船发回的试验报告显示,人类可以在登陆火星进行科学探察之后再次返回地球。尽管火星上的有害射线会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但也不至于导致在火星表面上进行行走的宇航员死亡。测量结果表明,在火星表面上进行游走的宇航员所受到的有害射线辐射是在国际空间站里的宇航工作者的两倍。这样将有可能导致这些冒险试图在火星表面进行游走与科学活动的宇航员患上癌症、白内障以及破坏人体神经系统等病症。尽管如此,人类仍然可以进行一次安全稳妥的航天探测活动。只是到那时候,人们需要利用火星本身来保护自己,即在火星表面的山谷里修建隐蔽的住宅区域,这样就将会使用到一些能够有效降低射线辐射的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