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之城-生存策略

流放之城是一款容量非常小的游戏,但是在实际游戏中却能给玩家带来非常好的体验。这么小容量的游戏能做的这么精致,也说明了开发者的用心。以下是生存策略分享。

_生存战略

首先是房子。没有房子的人熬不过冬天。游戏中有三种房子:

1.木屋,最基本的房子,但是保温性能不好,冬天会消耗很多柴火。

②石屋,最豪华的房子。嗯,已经可以说是当年的豪宅了。它消耗的石头很多,但是很温暖,住在里面的市民会稍微开心一点(不明显)。

(3)一个综合体(姑且这么说吧),最便宜的房子,一个房子可以住五个家庭,听起来不错,但基本就是难民营之类的。只要还有其他房子,就不会有人住在这里。然后就算没有别的房子,孩子也宁愿待在父母家,也不愿意搬到画里,所以这个东西纯粹是应急用的。

有了房子,接下来就需要食物,不能饿着肚子干活。食物的来源很多,食物种类越多,公民的幸福感越高(其实只要有肉有菜有食物就行)。

首先,肉的来源有三个,捕鱼小屋捕鱼,猎人小屋打猎,圈养各种动物。

先说钓鱼,首先必须建在河边(但出生地附近必须有河)。成本不贵,但是效率不高,而且只能养鱼,在早期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不太推荐。

然后就是打猎。首先要有猎物(目前只发现一种鹿),猎物一般都在森林附近,自然就建在森林旁边(注意不要砍树,不然鹿会跑了),效率不高,但是打猎的副产品皮革很有用,可以用来做衣服。

最后,圈养动物最适合大规模发展产业,但实际收入并没有预期的高。另外,在简单模式以外的游戏中,前期没有动物可以饲养,需要通过交易站购买动物自己繁殖,所以前期不需要考虑这个。

然后是蔬菜(包括水果),两个来源,采摘小屋在树林里采集,还有中国的果树要收割。

首先,采摘小屋在游戏开始时生产食物的效率是最高的(不算种地,所以一开始没有粮食库存就不要种地了),它生产四种不同的蔬菜,但缺点和狩猎小屋一样,要建在森林旁边,占用大片森林,不能砍伐。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然后种树,规模可以很大,但是种树首先你需要种子,种子要在交易站买(简易款一个,普通款一个)。然后种下的树要好几年才能结果,指望果树结果也不容易。最后很难经常结果,还会有病虫害。结果还是要定期砍伐补种(不是同一个品种),打理起来比较麻烦,有心情也可以,不然不种树也没关系。

最后,种粮要靠种地。春播秋收的时候只能吃山,做之前最好有一定的粮食储备。另外,有一定概率冬天来得太早会冻坏庄稼,情况不对可以人工收割。

再说衣服,对了,甚至工具。

裁缝小屋里需要做的衣服有三种,分别是裘皮大衣,羊毛大衣,保暖大衣。...

裘皮大衣需要用皮革制成(狩猎获得),保暖性能一般。

羊毛大衣需要羊毛(取自圈养的羊),保暖性能与裘皮大衣相同。

一件暖和的大衣需要用羊毛和皮革一起制成。当然保暖就好,不然叫它保暖外套也不害羞。

冬天穿衣服可以提高人的幸福感和工作效率(不用一直往家跑)。

然后说说工具。每个工作的市民都必须有一个,否则工作效率会大打折扣。工具是在铁匠铺制造的。有两种工具,铁制工具和钢制工具。

铁制工具需要木头和铁,耐用性一般。

钢制工具需要木材、铁和煤,而且更耐用。然而,煤是一种稀有资源。不仅不能野外采集,交易站的价格也很贵。比较靠谱的方法是挖山,但毕竟产量有限,矿难频发也影响人口增长。

以上市民手上的衣服和工具,每隔几年就会消耗一次,需要更换。

然后说好下面就是办法。

这个游戏的路是个鸡肋,因为那里就算有路,村民也不一定会走。镇上的楼房都很近,没必要修路。在镇外,其实楼房很少建得太远,因为村民经常回家(冷、饿、累等等)。

反正路分两种,土路和石子路。不用说,天然的石头路比土路走得快。但是土路不需要材料,随便拉个建筑商就能建起来。石头路虽然有效,但是消耗石头,石头在这个游戏里基本是不可再生资源(采石场也有产量限制)。最可怕的是,几乎所有的建筑都用石头,所以要发展城镇,就要用石头建造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