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中的“识钟识时”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目标“认识时钟和小时”教案1
1,初步了解钟表的表面结构,及时操作指针和分钟,学会看小时。
2.懂得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
在大班数学课程计划中,“认识时钟”是孩子们的学习内容之一。大班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是紧张的,遵循时间规律的。孩子知道钟表,知道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知道钟表上的整点,知道钟表(手表)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时间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从而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生活学习的好习惯。
要准备的活动
PPT课件,实体钟表,每个孩子一个小时钟。
活动过程
第一,引入会说话的谜语
早上好,宝贝!今天我们班有这么多客人和老师。让我们向他们问好。哦,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班有一个小客人。看,他来了。他的名字叫多多,他很聪明。你愿意和他交朋友吗?但是他有一个要求:他必须猜对他的谜语。让我们看看它是什么。
(展示课件)你能猜到吗?
儿童:桌子
老师:是的,它是一个钟。你看见一个钟了吗?你在哪里遇见他的?(小朋友随口答)很多家庭也有很多钟表。我们去和他一起看看吧!
(展示课件)让孩子们认识不同的钟表。
老师:那你知道钟是干什么的吗?
第二,我知道钟面的用处真的很大。现在,请仔细看这个钟上有什么。
1.有哪些数码宝贝?(1-12)他们怎么排队?(课件演示)
孩子:哦,从1到12,从小到大。和孩子一起手绘一幅画。
2.时针和分针上还有什么?有多少根针?两者一样吗?
老师:啊,小朋友真厉害。这个又短又粗的叫做时针。长而细的叫分针;让我们一起叫他们的名字吧!
3、12大格子除了数字和两个针,钟面上还有什么?
孩子:短线有几条短线。(12)对了,12短线组成12大网格。分针和时针只是每天绕着这些格子转。他们是怎么变身的?今天,他们将向孩子们展示。你应该仔细观察他们,看看谁跑得快,谁跑得慢。
(课件演示)
孩子:分针快,时针慢。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
老师总结:分针转一圈,时针迈出一大步。但都是朝同一个方向转,这叫顺时针旋转。
第三,了解整个要点
1,好了,今天老师还带了个钟。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时钟上的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走的。
老师总结的儿童二次感知运算规律: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步。这孩子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吗?
儿童:1或12。
老师:现在正好是一点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再看看,孩子们。时针从1开始。当他到达2: 00时,分针走了多少?(一圈)现在分针指的是什么?(12)时针指的是什么?现在是两点整。
2,依次拨表,知道3,4,5,6点整3,
总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具体是什么时间。
第四,巩固整点
1.今天,我们学到了更多关于钟表的知识,好开心。钟表是多多最好的朋友,那我们就去看看多多每天是怎么和钟表相处的吧。
(展示课件)很多生活。现在几点了?多多在做什么?
2.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整个要点。让我们看看这些手表。他们是什么时候?分针指的是什么?
小朋友一起总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个小时。
3.肢体动作表明孩子们在整点时表现很好。我很想考考你,让你用肢体动作来表示时间。
5.钟表的集体运转有助于合理安排他一天的生活。孩子一天是怎么过的?
1,秀图,小朋友集体拨表。
2.请个别儿童示范。
3、集体验证(提醒孩子顺时针拨表)
游戏:灰太狼灰太狼几点了?老师扮演大灰狼,小朋友扮演羊规则:羊问大灰狼几点了?大灰狼拨表,羊认得。只要他们看到月亮出来,羊就会躲起来。被抓到背上的孩子又会变成大灰狼。
幼儿园“认识钟表和时辰”教案中活动2的设计背景:
在课前的了解中,我发现很多小朋友都很自豪地捋起袖子给我看他漂亮的手表,有的带分针时针,有的带电子表。但是大多数孩子看不到快速准确的时间,不知道钟面的内容,不知道整个时间。因此,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
1,贴近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鱼水之缘”。
2.注重动手操作,通过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
活动目标:
1,可以识别时钟上的小时。
2.知道时针,分针和时间的关系。
3.帮助孩子了解钟表的功能,从小培养孩子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4.培养孩子的观察、判断和动手操作能力。
5、初步训练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知时。
2.困难:当时的两种表现。
活动准备:
PPT课件、时钟模型实物、儿童自制小钟表等。
活动流程:
第一,谈,导入
看,孩子们,谁是我们班的客人?哦,是天使。(小朋友装扮成天使和小朋友说话)小天使要带我们去一个神奇的地方。你准备好了吗?现在是秋天,我们可以沿途欣赏秋天的美景。我们可以驾驶汽车,宇宙飞船,火车,或者和小动物一起去。好了,我们走吧!
播放课件音乐《秋天多美》,老师和孩子们开始热身。
大家看,我们的目的地到了——钟表王国。欢迎孩子们成为我们的客人!
第二,了解钟表的种类和用途。
1,了解钟表的种类(挂钟、台钟、怀表、手表)
请参观我们的王国。我们王国的人口相当多。平时在哪里见过他们?(播放ppt课件)
2.理解钟表的用途
孩子们真聪明。有人知道我们的成员有什么作用吗?(儿童思考并回答)
第三,了解时钟
1,钟表介绍:钟面,分针,时针,数字。
2.通过观察PPT课件演示,再次向小朋友介绍分针和时针,分针带一圈,时针带一格。(PPT演示以1点为例)
3.知道小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点。(播放课件)
4.介绍另一种小时表示法:电子表示法。比如08: 00
第四,巩固练习
孩子们开始操作时钟模型来“拨时间”。
5.讨论时间的重要性,提出如何珍惜时间。
第六,老师和孩子们在音乐《珍惜时间》中结束活动。
欢迎小朋友下次再来玩,再见!
教学反思:
利用多媒体演示,借助儿童的想象力,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儿童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活动中安排了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归纳、整理等教学活动,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钟面上有什么。在交流中,孩子们把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表达出来,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既调动和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又提高了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交流中,比较优秀的孩子扮演了小学老师的角色,有的孩子在小组学习中得到帮助,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永远不会取代孩子能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师。让孩子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师生结合活动。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式多样,孩子参与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孩子的思维,让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