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幼儿攻击性行为

第一,攻击性行为比较频繁。幼儿期的孩子喜欢和同伴交往,但是又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经验,所以表现出为抢玩具或其他物品而出现攻击性行为。

第二,更多的是依靠身体多,而不是语言

所以说身体多余言语。那小的时候我们可能看别人有玩具,伸手就它抢过来,抢不过我就打你,慢慢长大了,当把你玩具抢过来的时候,哼,大笨蛋,再也不和你玩了,这又是什么?

第三,工具性转向了敌意性。慢慢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单指向抢夺物品,言语上有了一定发展。出现了人身攻击,比如起外号。

第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大家来说一说,喜欢打闹的孩子中,究竟是男孩多还是女孩多?答案当然是男孩子多。从性别上来看,男孩好冲动,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查表明,男孩子发生的频率要高于女孩。所有说这就是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如何对待宝宝攻击性行为

第一,多鼓励孩子的亲善行为。人们往往认为,对孩子的攻击性进行惩罚是有效的,但实际上,对孩子的惩罚,如打孩子、骂孩子,这些做法本身就是一种攻击行为,非但不能改正孩子的缺点,反而为他提供了模仿对象,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多鼓励孩子的亲善行为,如分享、合作,帮助别人等,才是消除孩子攻击性的好办法。

第二,如果孩子让小伙伴受了委屈,家长应当对受害的一方表示关心和同情。这对孩子来说,是父母对他的一种无声的批评,可能比把孩子痛斥一番还要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