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教案
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教案1一、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和古诗词的意境,学会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节奏地背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达音乐内容,愿意参加音乐活动,与同龄人一起表演。
3.尽量根据古诗词的情况来画。
4.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5.简单了解节日的由来,知道它的全称、日期和意义。
二、活动准备
1.孩子已经可以在语言活动中背诵《清明》这首诗,对清明节有了一定的了解。
2.材料准备:清明画、音乐、纸张、颜料等。
三、活动过程
1.在情境中创造动作,初步用动作表达《清明》这首诗。
老师:你知道古诗中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点评:古诗词对孩子来说很难理解,所以我决定用音乐和动作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含义)
2.有节奏的背清明
(1)老师背清明,放图片给小朋友欣赏。
(点评:在第一个环节中,听觉大多是用来帮助孩子理解的,但在这个环节中,我加入了视觉,用图片来帮助孩子,通过上一段楼梯。)
(2)老师示范背诵一遍歌词,用稳拍的节奏拍手,幼儿跟着老师按稳拍的节奏拍手。
(点评:稳定的节奏有助于孩子稳定准确地熟悉古诗。)
(3)引导孩子结合稳定的节拍背诵歌词,注意翻拍的应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和孩子一起回答歌词。老师说前半句,孩子说后半句。比如老师说“清明节”,孩子说“雨后”,等等。
(点评:帮助孩子用不同的方式反复学习,记忆古诗词)
(5)幼儿完全随音乐背诵和演唱歌词。
根据理解画画
孩子们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想象中的清明图。
(评论:这个环节是相对自主的。希望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通过画画来表达对古诗词的理解。)
交流欣赏
幼儿介绍和欣赏儿童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四、活动结束
1.估价
总结
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教案2一、设计意图
一年中有很多传统节日,清明节是春季的其中一个。但是孩子们对清明节了解多少呢?让我们以清明节为主题来讨论四季中的节日,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二、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节是纪念祖先的日子,大家都会去扫墓;
2.知道清明节的由来;
3.扫墓要注意安全。
三、活动准备
展示关于清明的照片
四。活动过程
(1)看图说话。
1.演示屏幕1。看到这个图你看到了什么?
摘要:每年清明节,人们都去扫墓。
2.演示图片2。现在,你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吗?
(二)教师解释的总结
3.演示屏幕3。扫墓要注意什么?
4.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图片。请让孩子们去找他们。哪些和清明有关?孩子们分组讨论。(再现并转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等古诗词)。
(二)教师解释的总结
清明节不仅是春天的节气,也是春天的重大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步入大自然的怀抱,享受春天温和的天气和万物苏醒带来的喜悦,感谢先烈和先辈们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1.清明节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中国古代的人们不仅用文字和古诗记录清明节,还用绘画来记录。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中国代代相传的名画。你想看看那个时候清明节的温馨场景吗?
2.孩子享受清明节时的安全事故。
3.问:你感觉如何?(帮助孩子简单理解图片)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结束
1.估价
总结
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教案3一、活动目标
1.了解森林火灾的原因和危害。
2.认识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护林防火的安全意识。
第二,活动既重要又困难
活动重点:了解森林火灾的原因和危害。
活动难点:认识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保护森林火灾的安全意识。
三、活动准备
1.燃烧的山脉的图片或阴影
2.引起森林火灾的图片或阴影
3.森林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图片或图像。
四、活动过程
(1)观看燃烧森林的图片或影像,引出森林火灾。
1.什么是森林火灾?
2.说说森林燃烧时的火灾现场。
(二)结合图片或图像,了解森林火灾的原因和森林火灾的危害。
1.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森林火灾吗?
2.森林火灾的严重后果是什么?引导孩子用文字讲述自己的场景。
(三)组织幼儿讨论保护森林火灾,对幼儿进行森林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1.怎么可能不引起森林火灾?
(1)清明节扫墓时要特别注意烧香纸钱,防止火花吹到其他地方引起火灾。
(2)不要在山上生火或玩火。
(3)山区不宜燃放烟花爆竹。
(4)不要私自在野外进行野餐、烧烤等活动,以免引发山火。
2.看到山林大火,我们该怎么办?
(4)讲一个灭火防火的小故事,启发孩子从小养成热爱森林、热爱自然的好习惯。
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教案4一、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了解清明节的日子和习俗,愿意参加清明节的活动。
2.对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有初步了解,怀念祖先,尊敬长辈。
3.敬佩和怀念先烈,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简单了解节日的由来,知道它的全称、日期和意义。
5.参加假期游戏。
二、活动准备
课前联系家长参加本次活动,电脑课件,物品:各种图案的鸡蛋,每个孩子一个煮鸡蛋,蜡笔,贴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三、活动过程
1.用古诗介绍活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对不起,餐馆在哪里?牧童指向杏花村。(清明)
2.老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孩子们,你们知道清明节的日期吗?(4月5日,清明节)
3.课件:老师一边播放课件一边讲述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先烈们的先进光荣事迹。
(1)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课件,播放毛主席纪念碑录音。老师告诉我们,毛主席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和缅怀这些英雄,于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许多现代英雄也在抗洪救灾、抢险灭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中献出了生命。
4.看课件:老师带孩子扫墓的画面。
5.展示哀乐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片,请家长和孩子起立,向英雄致敬,默哀表达缅怀。
6.和孩子对话: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运动习俗:慢跑、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惯:吃冷食、吃鸡蛋等。
7.展示鸡蛋,让孩子观察它们和自己带的鸡蛋有什么区别?它是由什么制成的?
8.放鸡蛋的图片,激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对制作的兴趣。
9.孩子和家长* * *一起做鸡蛋(方法和形式不限,如画画、上色、剪纸粘贴、用橡皮泥做小动物等。).
10.孩子们在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1.玩鸡蛋:让孩子发挥想象力,用鸡蛋做各种游戏(滚、转、扔、站、摸鸡蛋等。),并让孩子比赛看谁玩的游戏多。
结尾部分:让小朋友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看并和他们的朋友一起玩,在音乐的陪伴下走出活动室。
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教案五、活动目标
1.欣赏古诗《清明》,感受古诗的基本内容,初步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故事中描述的画面。
2.激发孩子参与这个清明节活动和学习的兴趣,激发孩子背诵古诗的兴趣。
3.通过学习古诗《清明》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和日期。
二、活动准备
1.古诗《清明》
2.清明节PPT
3.清明节相关信息和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老师播放PPT,展示第一张图,引导孩子观察图片,说出你在图片中看到的东西。
(1)老师问:刚才我们欣赏的图片里发生了什么?
(2)现在老师让大家看下图。请告诉老师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而此时的天空又发生了什么?
(3)儿童回答: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和一个老人。他们一边问路,一边聊天。这时,天下起了雨。
2.老师播放古诗《清明》的相关图片,引发小朋友的联想季,引出这次的主题,清明节。
(1)春天到了,到处都是绿色的生命。百花齐放,鸟语花香,春天还有一个重要的节日,那就是清明节。
(2)小朋友,你知道清明节这一天人们要做什么吗?
3.在清明节的这一天,人们会去扫墓和郊游。在古代,诗人杜甫写了一首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让我们来看看!
(1)老师弹古诗词《清明》,孩子们静静地看。
(2)老师一边播放古诗词,一边讲解古诗词中的人物和场景,引起孩子的回忆。
(3)老师背诵故事,给孩子讲解内容和理解。
4.老师带着孩子一起学习古诗词,从故事中了解清明节的相关习俗。
(1)老师有表情、生动、有节奏地给孩子们背诵故事。
(2)老师第二遍背诵,孩子可以小声跟着背诵。
(3)老师第三遍背诵,要求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背诵。
第四,结语部分
让孩子回家后把今天学的故事背给父母听。
动词 (verb的缩写)信息参考
古诗: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对不起,餐馆在哪里?牧童指着杏花村。
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教案6一、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铭记为国家和民族解放献出生命的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学习先烈们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怀、严谨的治学态度、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大胆创新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
3.让孩子们知道节日时间。
4.愿意积极参与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提前进行地形测量,了解山路情况。
第三,备课
1.让家长了解这个活动及其意义。
2.孩子要带水和零食,穿简单的衣服和鞋子,方便行走和攀爬。
3.手工制作一朵小白花
4.进行安全教育
四、活动过程
(一)谈心,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初步感受清明节习俗。
(2)进一步做好出发前的安全教育工作,引导孩子遵守纪律,提高安全意识。
(3)步行至齐家山,登上山顶烈士墓。
(四)祭祀扫墓
1.了解烈士的光荣事迹
2.向烈士致敬。
3.全体肃立,向革命烈士致敬。
(5)休息一下,吃点点心。
(6)踏青:欣赏齐家山的春色,拍照。
(7)排队返回幼儿园。
(8)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1.9: 00准时在操场集合。
2.注意出发前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清点人数。班主任和班主任,阿姨和好的团队保证了孩子的安全。
3.扫墓的时候,所有的师生都很严肃,不说话,不玩耍,不追逐,不喝酒,不吃零食。
4.引导孩子回来后记录和分享自己的感受。
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教案7一、活动目标
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二、活动准备
扫墓图片(花草树木和食物),清明节的课件。
三、活动过程
谈论
孩子们知道春天是什么样的吗?桃花开了,小草发芽了,小动物们都出来晒太阳了,还有温柔的风。
老师:在这个美丽的节日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2)介绍清明节
老师:清明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人们在这个节日期间做什么?孩子有自己的爷爷奶奶,那你见过你爷爷的爷爷吗?他们都去哪里了?(去世了)。他们去世后,人们非常想念他们,所以每年清明节都会去墓地看他们。所以,清明节去祭奠死去的亲人,表达自己的思念。
(3)清明节扫墓。
在清明节,人们会祭奠死去的亲人。你知道如何表达敬意吗?(引导幼儿说出一些祭祀方式,如送花)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今天的人们如何祭奠死去的亲人,表达他们的想法。
1.播放图片
2.儿童讲述
3.老师总结(人们把最美的花送给亲人,有的给他们敬酒,有的通过种树表达思念,告诉他们你很想念他们)
(四)清明节习俗。
通过播放课件了解清明节的一些习俗。
(5)总结、结论
清明节有许多习俗,如献花、送饭、植树、荡秋千和放风筝。嗯,到了清明节,可以让父母带你去扫墓,去远足,去春游,去幼儿园拍几张照片,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清明节是怎么过的,好吗?
第四,反思活动
在设计这个节日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用一些不文明的方式祭奠孩子。但是经过和大家的讨论和研究,一致认为很多小班的孩子没有经历过扫墓,他们不知道那些不文明的行为。我们要给他们一颗纯净的心,不要让他们知道不该知道的。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以谈心为主要活动方式,通过孩子的讨论、已有的社会经验和观看视频,让孩子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和表达对亲人思念的方式。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孩子很感兴趣,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课间玩清明节习俗时没有简单讲述一些习俗,而是一遍一遍的传过去,效果不明显,孩子记忆不深。再者,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做简单的花和风筝,不仅环保,还可以加深孩子的记忆,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教案8一、活动目标
1.组织孩子扫墓,让孩子明白扫墓的意义。
2.培养孩子了解我们国家的烈士,尊重他们的感情。
3.教育孩子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家庭,珍惜今天和平、富足、幸福的生活。
4.让孩子们知道节日时间。
5.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的美好感觉。
二、活动准备
1.白皮书
2.线条
3.蜡笔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孩子知道4月4日是什么节日。
老师:4月4日是清明节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清明节的这一天,人们回去扫墓,缅怀先烈,祭奠祖先。
2.引导孩子知道为什么人们在清明节这天去扫墓。
清明节天气转暖,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非常适合外出踏青。所以这一天也非常适合去公墓扫墓,也非常适合在清明节组织扫墓活动,缅怀革命先烈。
3.老师组织孩子们手工制作清明节花环。
(1)老师扎了个小竹圈,写了挽联。
(2)小朋友用白纸做小花,然后把这些白花贴在老师做的竹圈上,再贴挽联。
4.老师组织孩子扫墓。
(1)扫墓前,老师给孩子们讲解了注意事项。
(2)扫墓过程中,要严肃,不要说话,不要打架,表示对先烈的尊重。
(3)老师挑选两个力气大、体力好的孩子扛小花圈,其余的孩子排队出发。
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教案9一、指导思想
清明节是国务院的传统法定节日,也是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明节是中国人继春节之后的又一个重要节日。在中国,祖先崇拜自古就有。国家把清明长假落实到精神文明教育中,意义重大。孩子们可以通过纪念革命烈士、祭奠故去亲人、祭奠华夏先辈,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凝聚力,增强孩子们热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也让文化习俗焕发出新的时代文化精神。因此,为了进一步落实和加强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我园在清明节组织了“敬、孝、礼”系列活动。通过活动,教育孩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教育孩子“尊敬祖先,尊敬长辈,礼貌待人”,过一个有意义、有成就感的清明节。
二、活动的内容
1.收集资料,了解清明文化(最后选择小朋友收集的资料制作展板进行交流)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首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回升,正是春耕播种的好时节。所以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种树不如清明”等农业谚语。清明节作为中国法定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文化内涵。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孩子们逐渐了解清明文化习俗,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和丰富内涵,增长文化知识和对祖国的热爱。
详情如下:
1.清明节的起源
2.各地的清明节习俗
3.关于清明节的传说和故事
4.了解清明期间的各种春游活动。
5.组织教师谈谈他们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受。有哪些可以继承的文化传统,有哪些应该消除的封建迷信活动?
6.清明节的“四个一”活动:
(1)参观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在清明节开展一项民间传统习俗活动。
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慢跑、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习俗和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冷食冷餐对人的伤害,我们都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所以,这个节日是一个有特色的节日,既有悲伤的泪水去扫墓,也有踏青的欢笑。以下是一些自定义活动供参考:
A.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荡,就是拉皮绳,动。它的历史非常悠久。它最初被称为钱球,后来为了避免禁忌,它被改成了秋千。在古代,秋千是用树枝做的,并用丝带系住。后来逐渐发展成两根绳子,脚踏的秋千。打秋千不仅能增进健康,还能培养勇气,深受人们特别是孩子的喜爱。
B.郊游:也叫春游。古称探春、荀春。三月晴空,春回大地,大自然处处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踏青的好时节。我国民间一直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C.植树:清明节前后,春光明媚,春雨纷飞。种植的苗木成活率高,生长快。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些人甚至称清明节为植树节。植树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的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D.放风筝:这也是清明节最受欢迎的活动。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不仅在白天穿上它,晚上也穿上它。晚上在风筝下或稳风拉线上挂一串彩色小灯笼,像闪烁的星星,称为“神灯”。以前有人把风筝放在蓝天上,然后剪断线,让微风把它们送到天涯海角。据说这样可以消除疾病和灾难,给自己带来好运。
(3)读一首与清明有关的诗或文章。
(4)看一个关于清明节的电视节目。
(三)总结交流:了解清明,升华爱国情怀。
文化的根在传承,清明节留给孩子的感情是丰富的,是个人的。只有通过交流总结,才能形成班级文化,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安排以下总结交流:
1.以“清明”为题写一篇文章。
2.在课堂上展示一个“清明节”主题板。
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教案10清明节有很多习俗。普通人可以放风筝插柳等。今天我们要解释的是清明节荡秋千吧?通过这个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学会荡秋千,知道清明节荡秋千的意义,让清明节的意义更深入孩子们的内心。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提高孩子的身心健康;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
2.让孩子知道秋千的由来。
二、活动准备
用木头、绳子、踏板在幼儿园搭建一个结实的秋千,还有“熊猫秋千”的挂图。
三、活动过程
1.展示“熊猫秋千”挂图,引出话题。老师出示挂图,问:“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清明节)“节日期间,动物园里的小熊猫也玩有趣的游戏。他们在干什么?”(摇摆)
2.介绍一下swing的起源。
让孩子知道秋千是我们祖先爬树觅食和躲避动物的工具。后来演变成了荡秋千的活动。
3.介绍如何玩秋千以引起孩子的兴趣。组织孩子荡秋千。
①双手握住绳子,坐或站在两根绳子之间的横板上。
②站立摆动时,双腿并拢,屈膝向前摆动;坐着荡秋千的时候,有人可以在后面把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3)要求儿童站成一列纵队,每个人荡秋千2-3分钟,荡过秋千的儿童站在队尾。老师在引导的同时表扬表现出勇气的孩子,鼓励胆小的孩子。
4.命题绘画:《小猴子荡秋千》。画小猴子在秋千上的各种姿势。
第四,总结
秋千,古字旁有“皮”字,千字文也带走了这个字,意思是拉着皮绳移动。早在古代,人们为了从高处获得食物,就创造了在攀登中荡秋千的活动。它最初被称为“钱球”。传说是春秋时期北方山戎人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