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个月的七个关键词是什么?

新年是普通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贾府,不仅过年和元宵节热闹,就连整个正月都在过年的气氛中。贾府是丁美食之乡,也是书画世家。虽然它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辉煌,却依然保留着过年的质朴和美好。正月贾府出现七个关键词,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第一,新年好运气是贾家对新的一年“好运”的最美好的祝愿。

贾的家族从皇族上升到皇族,但他们仍然保持着当时非常传统的习俗。贾过年,处处透着“吉祥”,是赢的好事。

贾家给孩子准备压岁钱的时候,会特意做成笔元宝,是八宝和春的组合。这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一切顺利。

贾府农庄的经理吴也会在春节期间给贾府送房租。他还会在进门请安的帖子上写上“新的一年里大幸福,平安繁荣,万事如意”之类的吉祥话。不需要讲究文笔,只需要好运的好兆头。

贾府在北方冬天一定要生火,贾府当地的火盆里燃着松柏香和百合草。这两种植物使屋子里充满了香味,因为它们既香又浓,能使人兴奋,有避秽浊的作用。而且还燃皇家百合宫香,不是植物百合,而是混合了各种香料的一团香。“百合”也意味着好运。

到了吃饭的时候,准备的食物也有特殊的含义,如屠苏酒、相思汤、吉祥水果和如意蛋糕。晚上的酒单也是“春光乍泄”的酒单。贾母笑道:“这是好令,正赶上戏。就像过年要说吉祥话一样,大家准备的东西都会暗含这种祝福。

二、新的一年,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是新的。

新的一年就是把一切都换成崭新的,辞旧迎新,有一个新的开始。

在荣宁,两个家族的门神都被改变了,它们被联系起来,被列入名单,并被赋予了新的魅力。新年到来,意味着从里到外的大扫除,修整,重新装修一切。

过年贴门、贴春联的习俗早在宋代就有,家家户户都要供奉,希望万事顺利,恶鬼不侵家。“有新桃符”,那么什么是“桃符”呢?简单来说,对联写在红纸上,桃字指的是木对联,也叫“抱柱”。将“申屠”和“雷宇”二神的名字写在红木板上,或在纸上画一个二神的形象,悬挂、镶嵌或张贴在门上,以祈求保佑和消除灾难。据说红木有镇邪驱鬼的作用。

贾府的许多灯笼和匾额都是木雕的。也就是说,像贾这种世家的木对联,平日里挂一年,到了新年就要翻新,所以要“新抹桃符”,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古风。

此外,应该准备新的资金。林之孝的妻子带来六个儿媳妇时,抬着三张炕桌,每张炕桌上都铺着红地毯。地毯上放着从一般大新闻里挑选出来的铜钱,用红彩绳串起来,每人拿一个。* * *三个。这钱只是给贾母开心看戏的人享受的,贾府的奢侈也可见一斑。

除了定期清洗翻新,春节期间家里用的一些物品也要更新。因为贾家的祠堂在宁府,所以三十日贾家还要去宁府祭祖。崇拜结束后,尤氏需要休息。他早已在上房布置好了,地上铺了红地毯,前炕上铺了新的猩红地毯,立了一个绣着红色云龙的靠背枕,以示长寿。

你把所有的东西都换成新的,是对家人的尊重,也是非常恰当的做法。

后来一起完了,大家围上来,陪着到了贾母的正房,也是绣屏装饰。你的主房间里的一切都是新的,贾母的房间也是。不过,这也是过年的习俗。平日大家用的都是半旧的东西,但到了新年,就要根据情况更换新品。

第三,过年到处都要钱。贾府过年处处要钱。

过年,大人们期待朋友见面聊聊天,孩子最期待的是压岁钱。贾府还会特意提前给大家准备压岁钱,贾府会用金银做成铲子分发给大家。

按照杏儿的说法,七分钱有15326块不同颜色的金子,* * *倒了220块,那么一块金子大概是7块钱。当时1两黄金大概是10两白银,一把金铲大概是7块,一两白银大概是600块,那么一块大概是4200元。

贾府过年会有两笔大收入,一笔是宫里过年。这笔钱是法定的。贾府只求送礼够体面,这钱不够贾府开销。

贾府的另一大收入来自地租。贾府是官宦之家,他们有自己的田庄和土地。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场长需要把一年的产量送给贾府,这是贾府最重要的收入,而这笔钱决定了贾府接下来一年的生活水平。

其实这个时候王熙凤这个府还会收到另外一笔钱,就是她会收到大家每个月贷款的利息钱,但是这个数额几年下来也就几百两,只能作为很小的灰色收入。过年的时候,王熙凤也是最忙的。她不仅要收回外债,还要忙着给大家发年度规定。

高手们都拿到了自己的钱,那么接下来的人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当贾家祭完了祖先,就该向贾家和其他主人行礼问安了,这个时候也会给予相应的赏赐。

两房男女仆婢也按着差役拜谒,散了年钱、荷包、金银,摆了洋槐酒席。在贾府做官,几个月前不仅比平时慷慨,逢年过节还有额外的奖励,这也成了人们不愿离开贾府的原因。

除了给人们奖励,贾母还专门准备了新的钱给剧院的歌手。去剧院是当时人们主要的娱乐活动之一,因为它把人们聚集在一起,给去剧院的人钱是另一种娱乐方式。

据说贾珍、贾琏暗中准备了一大笔钱,听到老太太说“赏”,也赶紧命小厮们给钱。当钱响遍全台湾时,老太太很高兴...随它去,然后命令小玩家玩一次“莲花瀑布”,全台撒钱,命令小朋友全台抢钱取乐。

虽然现在看来贾府有这个习惯很不可思议,但在当时是很正常的事情。那时候戏子的工资很少,经常靠打赏的钱生活。春节大家可以放松一下,玩一玩,但是还是很忙,还要给大家表演节目,所以奖励就是奖励,也是对大家辛苦的回报。

四、看戏,是贾府过年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是贾府过年必不可少的看戏。

每个人都想在春节的时候大闹一场,去看歌剧是一项能给大家带来欢乐的活动。袁春的婆婆是在正月十五。她回宫后,贾家也在准备自己的过年。唱戏是必要的。

贾珍唱过《丁郎认父》《黄达摆鬼阵》,甚至还有《孙行者闹天宫》《姜子牙斩天神》等戏文。顿时鬼神暴露,连旌旗招展,佛香缭绕,锣鼓声呐喊,远在巷中。街上人人称赞:“多热闹的戏,别人都不能有。”

贾珍在宁府唱的戏都很热闹。宝玉是文艺青年,最不喜欢这些热闹的戏,所以对它们不感兴趣。后来,他和严明溜进别人家玩。

这里的荣郭芙也很喜欢看戏。过年期间,他唱过三次西厢楼会。唱戏不仅要唱好,还要有及时活跃的气氛。叔叔一气之下走上台,鲍文说:“你一气之下走了。恰巧正月十五,祖先们在郭蓉府吃了一顿家宴。骑上这匹马,讨点果子吃,对我来说很重要。”这种调侃恰到好处,逗乐了大家,也奖励了大家。

因为荣有自己的戏班,所以芳官他们也要准备一些剧目,想听就随时可以演出。贾的审美很高。她让方冠唱《寻梦》,只拉小提琴给关晓鹤听,根本不吹笛子。排场越简单,越考验唱戏人的水平,过年唱戏的人最忙。

第五,贾府离不开戏,也不能失去打牌的乐趣,打牌也是一种娱乐。

过年的时候,贾家有热闹的爱戏,也有低俗的爱打牌。过年的时候,大家可以放下所有的烦恼和负担,认真的玩,不找借口。

那时候正月里,学校放在校房里,闺房里免针,都闲着。贾环也来执拗,正遇宝钗、香菱、下棋。贾环见了也是倔强。

第一个月下围棋也是一个不错的玩法。下围棋不是下围棋,是一种牌。是江淮方言“挑围棋”的儿童游戏。因为是儿童游戏,所以很简单。一盒黑白围棋手,两人或多人,抛股,根据显示的点数从盒中挑出围棋手,先指定次数和时间,最后结算人数差异,从而进行一场赌博游戏。实际上,围棋是作为筹码或计数工具使用的。

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这个游戏。第一个月,贾母不想见其他亲戚朋友,所以她也和宝玉、宝琴和其他姐妹一起下棋和打牌。

贾家的姑娘、小厮、下人,正月里也要一起打牌。弘毅苑的晴雯、怡月、和都被逗乐了,去玩鸳鸯琥珀,只见麝月在外屋灯下擦多米诺骨牌。此时袭人病了,麝月代替了她,让其他人都出去玩。她看家,默默无闻地尽着自己的职责,这可能是麝月在宝玉身上唯一能留下来的。

六、鞭炮声一岁,春风暖屠苏鞭炮声。

正月里最不可或缺的声音就是鞭炮声,放鞭炮是过年的保留项目。喝屠苏酒也是中国古代新年的一个习俗。元旦那天,全家人分享这种浸泡在屠苏草中的酒,以辟邪避疫,从而长寿。

按照习俗,鞭炮要在饭前放一次,饭后放。反正随着鞭炮声,感觉过年来了。放鞭炮也是贾家的重头戏,也是贾等人酒后玩耍放鞭炮的时候。

贾府的烟火都是各国的贡品。虽然不是很大,但是极其精致,各种故事,各种烟火。鞭炮声虽然好听,但是声音吓人,所以这个时候大人会把孩子抱在怀里。贾母自然抱了黛玉,王夫人抱了宝玉。薛姨妈想抱湘云,湘云说不怕。王熙凤和尤氏互相调侃,宝钗已经算大孩子了。没人想到抱抱她,她可能长得不那么好。美丽的烟花是新年的吉祥预兆。

第七,过年酒茶是过年不可或缺的交流。

正月是贾家最忙的时候,免不了要到处请人吃年酒。王夫人和凤姐天天忙着请人过年酒。那边大厅的上院摆满了戏曲酒,亲朋好友络绎不绝。他们忙了七八天。宁国府这边也一样,他们也请光禄寺之类的官员吃酒看戏。特别要注意,两边请客的日子不能比府这边重,否则其他家会认为他们两家在做假礼。

除了各地高手的忙碌,人们也有自己的交际圈。哥哥叫阿隆带她回家过年。宝玉的仆人见宝玉看戏,都到亲友家去吃茶。

除了外在的礼遇,内家福还有自己的年酒吃。过年的时候,贾特意带着大家喝酒玩,晚辈会给长辈敬酒。贾珍、贾琏都来敬酒。他们属于最大的一代,所以他们是代表,当他们跪着向贾敬酒时,即使他们不在身边,他们也应该一起跪下。这是贾家的规矩。

贾吃了自己的酒席,也不想全推到外面去。原来是贾家的几个大管家摆了酒席,叫家的人都来参加。反正第一个月整个就是吃喝玩乐度过的。

一般来说,贾府的正月有七个关键词,分别是吉祥、辞旧迎新、钱、看戏、打牌、吃年酒。虽然这些事情看似平常,但春节是无拘无束玩乐的时候。远在他乡的人回家团聚,好朋友相聚。反正就是要热闹,要躁动,新的一年又要迎来新的开始。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寻找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