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十八怪是什么意思?

云南十八怪:

麻袋里的四只竹鼠,蚕豆和花生出售;

袖珍小马能够再次爱上背上的洋娃娃;

同季穿衣服,一年四季都能出好瓜好菜;

摘下草帽当锅盖,三只蚊子一盘菜;

石头长在天空之外,这里下雨,那里晒太阳;

鸡蛋在草地上卖,火车没有汽车快;

小和尚可以谈恋爱,但不谈唱歌跳舞。

蚂蚱当零食,竹筒当水烟;

一年四季花开,一年四季露脚趾。

所谓“云南十八怪”,就是描述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俗风情的一些独特甚至奇特的现象或生活方式。

云南十八怪有很多版本,有些现象已经逐渐消失,有些仍然存在,有些术语被夸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云南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云南十八怪也不同于原来的新云南十八怪。

扩展数据

一、用竹筒当锅煮卖:用锅煮饭是永恒的习俗,但在西双版纳等地区,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用竹筒代替锅煮的圆柱形竹筒饭,外面裹着一层白色的竹浆,清香扑鼻。

二、将牛奶制成扇子出售:位于苍山脚下、洱海岸边的大理洱源邓川坝子,通过特殊工艺制作出一种用牛奶制成的扇形豆腐皮,当地俗称“奶扇”,是云南千家万户喜食。

三、人人都爱过桥米线:云南过桥米线的特点是米线洁白,用料讲究,荤素搭配,油而不腻,鲜美可口,老少皆宜。用生肉、生菜和米糊熬制鸡汤,构成了云南最著名的风味:一种“线”和“过桥米线”。

四、作为锅盖的草帽:草帽是云南各族都特别擅长的手艺。稻草椅、稻草墩、稻草帘、锅盖随处可见。外人被草编的世界看得眼花缭乱,把一顶外形相似的草帽误认为锅盖当然很奇怪。

5.米粑粑叫饵块:中国古代把米煮成饼状的干粮和点心叫“饵”,方便携带和食用。说起“饵”有点像钓鱼饵,但形容为北京的三渣饼(指颜色和形状)更准确。

6.鸡蛋绑草卖:云南山区占90%以上,道路颠簸。村民抢着卖鸡蛋,用草包起来,防止蛋壳破裂,方便销售。

七、三蚱蜢一菜:云南美食来源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吃苔藓、菌类、竹虫、蜂蛹、油炸蚱蜢,看起来香脆可口。产品没有虫味,而且香脆。

八、土锅透孔蒸鸡卖:相传古代有一位聪明的厨师用土锅透孔蒸出又香又嫩的“蒸鸡”,有“修义”之意,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云南美食中的名品。

九、爱与歌爱:云南少数民族能歌善舞,节日庆典时少不了唱歌。年轻人经常开始用歌曲来谈论爱情。

十、用竹筒做烟袋:云南有丰富的竹资源,竹子的用途也很广泛,干栏竹楼、竹椅、竹帽等。尤其是竹制的烟囱最有特色。当烟雾穿过储水的竹烟囱时,发出有节奏的咕嘟声,滋润着喉咙,有声有色,美味可口。

11.星云湖鱼界:在云南江川星云湖和澄江抚仙湖的交界处,虽然水是相通的,但两湖的鱼互不往来。东边抚仙湖的鲱鱼,西边星云湖的黄鱼,以“界鱼石”为界,就在这里转。

十二、新娘要戴墨镜:婚礼前一天,新娘会和父母告别哭着嫁,哭着嫁不好。所以婚礼当天眼睛会哭肿,戴墨镜可以遮住肿起来的眼睛。

十三、娃娃跟男人出去:在汉族人眼里,这是角色颠倒,其实是不懂男女平等。云南山高坡陡,男人背娃娃不仅安全可靠,还能彰显男人本色。

14.四季都要穿衣服:昆明素有“春城”之称,年平均气温在21-10度之间。“四季乱穿衣”成为昆明的一大特色。武汉也有这样的季节,不是“四季乱穿衣”,而是“二、四、八月(农历)乱穿衣”。

十五、大理石头像当画卖:大理石纹理细腻,光滑润泽,花纹鲜艳。构图、色彩精美的大理石称为天然石画,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作为“石画”出售。

16.火车没有汽车快:在云南出现准轨距铁路之前,本世纪初就有米轨铁路。因为峰峦峡谷洞多,火车绕山跑,有时还不如牛车快,时速也就三四十公里左右。云南只有一条“寸轨”(72厘米)铁路。

直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它仍在使用,但相比之下,它要慢一些。汽车在云南交通中有很大优势。看起来真的很奇怪,可以说是十八怪中最奇怪的了。

17.石头生于天外:在云南,奇峰异石高耸于群山之上,随处可见。

四季花开:云南立体的气候和四季充足的阳光,使得云南四季花开,素有“植物王国”之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云南十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