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孩子沉迷游戏?

在电子产品被越来越广泛使用的时候,游戏成瘾也成为了一个时代话题,引起了家长们的焦虑。孩子学习的时候会哭,玩游戏的时候会激动。他们应该怎么做?

环顾四周,也有不少家长在烦恼,甚至有家长发出灵魂拷问:

孩子应该成为“健康的废物”还是“抑郁的学习者”?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手游,手游有什么神奇的力量,会让孩子冒着批评、责骂甚至严厉惩罚的风险。

这些问题不清楚,家长一味的扼杀和封锁孩子,往往适得其反。只有了解游戏成瘾背后的心理需求,才能知道如何应对。

首先,家长要确保自己对网瘾及相关概念有完整正确的认识。家长需要很好的理解正常网游和网游成瘾的区别。毕竟适度的游戏是一种很好的休闲娱乐方式,玩游戏和网瘾不应该划等号。

其次,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和对游戏的沉迷,共同的心理诉求是情感缺失,以此来寻求补偿。既然是“补偿”,只要“替代品”足够有趣,不管是不是电子游戏,其实孩子都能接受。换句话说,游戏成瘾不是不可控的。

最后,合理控制孩子玩游戏,制定游戏规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原则。如果他们不知道怎么做,可以尝试以下七种应对策略。

1,限制游戏时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孩子接触互联网或电脑游戏或手机游戏的第一天起,就要和孩子讨论一天游戏时间的上限,包括但不限于:

玩游戏的时间奖惩规则;

玩游戏的条件;

优先考虑家庭作业、课外活动和游戏...

这些可以帮助孩子有效地管理时间。

2.让孩子定期放松眼睛和肌肉。

上网时要闭上眼睛,做眼保健操,小范围运动,这是预防和改善青少年过度上网的必要手段。

专家还建议,幼儿每天使用电子产品不超过2.5小时,每次不超过20分钟;中学生每天不要超过4小时,每次不要超过30分钟。

3.增强他们对自己的掌控感。

孩子沉迷游戏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对控制的追求。在这方面,父母需要注意与他们的民主相处,多倾听他们的建议和需求,多一些宽容,包容他们“不违规”的小错误,增强他们对自己和自己生活的掌控感。

4.做相反的事。

事实上,有许多适合青少年,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儿童的教育游戏。与其阻止孩子玩游戏,不如让孩子参与到这些有助于智力发展和学业学习的教育性、教育性游戏中。

5.探索和培养其他兴趣。

发掘和培养孩子其他有益于身心的兴趣,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的兴趣转移时,不仅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还可以减少孩子上网的时间。

6.关注孩子的学校生活。

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不一定会告诉父母,因为孩子会觉得让父母出面解决问题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所以要和学校的老师保持良好的联系和沟通。如果有问题,我们应该及时讨论。

如果你能和他的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有问题的时候联系他们帮你了解情况更好。

7.参与诊断,接受家庭治疗。

在孩子接受干预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家长全程参与,因为孩子出现问题的部分原因是家长和整个家庭,所以需要家长配合诊断和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