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小学生进行道德培养?

孩子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可塑性很强。是否重视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对他们有什么样的道德规范要求,养成什么样的是非观念和行为习惯,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从小就要重视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1)充分发挥艺术作品的效用。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很难用抽象的第一概念来把握,利用儿童喜欢的艺术形象来教育儿童是相当重要的。比如,听了“无牙老虎”的故事,不爱卫生的孩子爱卫生,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2)把握教育时机是指活动或生活过程中时间的有利时机,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一个时机问题。教育的契机往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比如孩子成功时,父母鼓励后可以提出新的要求,玩完后把玩具放好;当孩子受到挫折时,父母应该关心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家长要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孩子生气激动时,家长要冷静下来,等孩子冷静下来后再进行教育;孩子生病累了,父母最好少问多关心,但绝不让步。(3)潜移默化的暗示法舒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孩子在任何教育现象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因为暗示教育可以调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避免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促进孩子主动积极的发展,综上所述,暗示法有以下优点:可接受性,孩子从小就不喜欢“赤裸裸”的教育形式,不想处于被教育和爱控制的地位。暗示让他们感到平等和被尊重,暗示让孩子感到快乐和放松。通过暗示的方式,使孩子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上得到发展。暗示的方法有语言暗示、实例暗示等。对孩子最有影响的暗示是身体姿势和表情。如:孩子爱说话,大人撅嘴;小孩子做小动作,大人招手;孩子打瞌睡,大人敲桌子等。可以帮助孩子克服缺点。(4)正面诱导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需要家长开动脑筋,选择一种能促进孩子主动发展的方法,只要有心,完全可以做到。比如,中国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发现大儿子拿着一块又脏又破的布玩游戏,就想发火,但他没有发火,因为他知道发火解决不了问题。他想帮他的孩子找一块干净的布,但他没有这样做。他反而启发他们爱干净,让他们主动想办法换脏布。这种做法并没有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相反,克服了缺点,调动了孩子的自觉性,改正了自己的缺点。(5)因势利导法是根据孩子原有的表现,诱导孩子明辨是非,形成良好的品德。当王先生讲述刘胡兰英勇牺牲的故事时,一些孩子看到其他孩子画唐老鸭时笑了。虽然王先生很生气,但他冷静地处理了这件事。当他了解情况后,孩子们回家问父母“笑”有几种,在什么情况下?第二天,孩子们热烈讨论,知道刘胡兰死的时候不应该笑。这不仅纠正了孩子们的错误,也使他们掌握了“笑”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理解力,明辨是非。高尔基说:“爱孩子是连母鸡都能做到的事...爱要有爱的方法和技巧。”希望每一位家长用汩汩的真爱,打开通往孩子心灵的道路,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让孩子得到温暖的阳光,甜蜜的雨露,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