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ABA行为训练有什么特点?
它是一门研究自然环境中行为与因素之间关系的科学。ABA的开创者Baer、Wolf和Risley's总结了ABA的七个特点。它们1)被应用;2)与行为相关;3)分析;4)较强的技术能力;5)概念系统化;6)有效;7)是通用的。霍华德在2005年增加了其他几项,包括责任;9)宣传;10)可行性;11)鼓励;12)乐观。以下是前七项。1,“适用性”:目标行为能够改变个体(和他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具有“社会意义”。如社交技能、语言、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工作技能、娱乐等。所以我不会教一个年轻的学生如何认识模拟时钟,也不会让学生背诵四书五经。如果有必要,我会教你坐公交回家,做个简单的菜,交几个好朋友。2.“行为”:选择的行为首先应该是“需要改进”的。第二,行为是可以衡量的。例如,如果提高的目的是“提高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行为分析师测量特定交互的数量。最后,行为分析师还会查看谁的行为通过干预发生了变化。学生个人的,家庭的或...每个人都需要知道。3.“分析型”:行为分析师会用严格的实验手段来判断行为的“功能关系”来分析行为。这就需要很好的“测试涉入”来控制一切可以控制的变相。行为分析师会先做一个假设“预测”,然后对环境做变相的改变,达到“验证”,证明假设是正确的。最后,重复这种环境变化,实现“复制”。有了这三项,证明了行为功能。4.“技术性”:ABA主张改善/改变自闭症儿童行为的所有步骤都要详细阐述。这样,任何人经过培训都可以过来操作。同样的,你用了同样的操作方法后,应该会得到同样的效果(像菜谱一样)。比如“注意”维持的问题行为矫正方法,并不是只对一个人有用。同样的效果应该对其他个体产生。不要把这个概念和个性化教育混淆。5.“概念系统化”:无论用什么干预方法改变行为,出发点都是理论依据。比如ABC的关系,正负强化等等。在自闭症康复领域,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康复方法。面对它们时,我们需要看看它的理论基础。对于创始人自己都无法理解或者在理论混乱的情况下的康复方法,我们应该能够得出结论。6.“有效”:以ABA为基础的康复方法必须有效。但是,再扎实的理论基础,如果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就说明有问题。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那就是“有效”的定义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有效”代表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意义的体现。这里接受ABA访问的人周围的人可以作证。7.最后一个特征“一般性”在字典里翻译为“一般性”。是指干预后行为会有持久的变化(包括直接受干预影响的和不被接受的)。同时,行为的改变会出现在各种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