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和石头人,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作为教师,通常需要使用教案辅助教学,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怎么写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熊与石头人》。仅供参考。让我们看一看。

活动目标:

1.通过整体欣赏音乐、画面、动作,帮助孩子理解歌词。

2.熟悉歌曲(熊和石头人)的旋律,学会唱歌,带着表情唱歌。

3.感受音乐欢快有节奏的意境。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熊和石头人》。

2.一幅森林背景的画,一幅鸟、兔子和孩子的画。

活动流程:

一、听音乐,孩子可以自由想象和模仿各种动物动作。

1,老师:今天天气真好。树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出来玩了。你想学什么动物?请听音乐,有节奏地模仿这个小动物。

2.老师播放《熊和石头人》的音乐,孩子们根据节奏模仿动物的动作,音乐停止回到座位上。

3.让孩子介绍他刚模仿的是哪种小动物,并让他做动作。

二、通过整体欣赏音乐、画面、动作,帮助孩子理解歌词,学习唱新歌。

1,老师:林子里真热闹。谁在那里?我们要仔细听吗?

2.老师唱了一次这首歌。

3.老师: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

4.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回答,在背景上贴上相应的图片。

5、放音乐,孩子听。

老师:让我们听听我们是否说了所有的话。

6.听音乐,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学唱歌。

(1)老师:我们来做个游戏。我来唱,你来做。当我唱一个小动物的时候,你做这个小动物的动作。

(2)老师唱清唱剧,孩子做动作。比如老师唱“鸟鸣”,小朋友可以做‘把小手放在嘴上,让鸟鸣’的动作。

(3)请把乖孩子给大家看看,老师哼哼。

7.听音乐,做动作。

老师:让我们听音乐,一起表演。

8.老师弹钢琴,孩子们唱歌。

(1)老师:小动物和小朋友来树林里玩。他们的心情如何?

(2)老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表情来唱歌?

(3)用悦耳的声音和表情引导孩子唱歌。

第三,初步学会玩“熊和石头人”这个游戏。

1,老师:歌里唱的熊什么时候出来?我们来听听。

2、放音乐,小朋友唱歌表演。然后放熊终于出来的音乐。提醒孩子们谁来了。应该是什么样的?(不要乱跑)

3.第二遍放音乐,告诉小朋友,熊来了,不能乱跑,可以待在原地,把它当成石头,这样熊就找不到了。

百科:熊一般性情温和,不会主动攻击人和动物,也愿意避免冲突,但当它们认为必须保卫自己或幼崽、食物或领地时,也会变成非常危险和可怕的野兽。

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