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电竞,为什么非要变成娱乐圈和饭圈?

这是因为在最早的时代,电竞人,无论是选手还是从业者,根本无法靠电竞生存。当时的电竞人诚意满满,却被主流社会认为是一群网瘾少年在黑网吧举行地下集会。

比如曾经最辛苦,离饭圈最远的星际项目和魔兽项目,现在也只是悬在生死边缘,只剩下一群硬核老男孩们在一个有着多年感情的小圈子里自娱自乐。

事实证明,电竞原有的“硬核直男”粉丝是支撑不了电竞产业的。如果不能吸引更多更广泛的受众,电竞人连生存都不可能,更别说其他人了。

直男粉丝为了电竞,在电脑前拼的时间更多。另外,成本顶多买一套专业的电竞键盘鼠标。多年后长大,他们甚至可能会为了梦想买一张线下的车票。即使有几千万直男粉丝会关注WCG,但愿意在过去的电竞赛事中投放赞助广告的品牌也寥寥无几——转化率太低了。

相比之下,女性的消费能力明显强于男性,那些狂热的粉丝可以为了自己的偶像登上纽约时代广场的广告屏而一掷千金。在资本和赞助商眼里,既是粉丝又是女人的“饭圈女孩”才是更有商业价值的观众。

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粉丝经济”是任何行业都无法拒绝的灯塔。吸引更广泛的观众,运营自己的粉丝,是电竞行业走出黑网吧的必由之路。

网友对电竞饭圈子的看法

@我能匿名吗:微博上的“电竞小改”真的很吓人。一句坏话都听不进去,也不敢惹!本来对一个团队有好感,但是被一些女粉嫌弃。

每次她支持的球队赢了,朋友圈马上排:xx队今天又赢了!Xx玩家太棒了!他太可爱了!不打游戏了,算了,连比赛都不看了,问她什么英雄打什么位置,她理直气壮的说我就是喜欢他的脸。我想去偶像化看看娱乐圈。我不想看比赛也不想打游戏加入电竞圈。

@扶我起来,我还能喷:上次在微博抱怨某队踢得不好,马上收到粉丝的“问候”。一上来就是“质量十大公司”,吓得我立马关了评论和私信。更糟糕的是,我其实是球队的球迷。个人觉得我被喷下去也没关系。最让我无语的是微博这种烂玩家被举报了,他还称之为“反黑批判”。

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吃米饭对我来说无所谓。我只想劝你一句“电竞美食是原罪”,只要不影响战绩,爱是什么就是什么。我觉得你们打得不好,不骂了,这队迟早要废了!反正下次我们队发挥不好我就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