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芳的职业是什么?

邵芳

邵芳(1918-),女,著名美籍华人画家、陶艺家、建筑师。原籍江苏常州,现居美国。

中文名:邵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常州

出生日期:1918

职业:中国画家、陶艺家、建筑师

研究生院:西弗吉尼亚大学

主要成就:第一位临摹敦煌壁画的女画家

代表作:西方的净土变化

基本资料

邵芳(1918-),女,著名美籍华人画家、陶艺家、建筑师。原籍江苏常州,现居美国。她是国画大师陈少梅的弟子,敦煌第一位临摹壁画的女画家,美国著名建筑师赖特(FrankLloyd Wright:1867-1959)的高材生,晚清少保亲王、中国第一位著名实业家盛宣怀的侄子、曾孙儿媳。2002年5月18日,84岁的盛绍芳被西弗吉尼亚大学授予人文艺术荣誉博士学位。

个人简历

1918,邵芳出生于江苏常州,祖上是常州的一个中医世家。邵芳喜欢自然,从小就喜欢涂抹。她的家人早就期望她长大后走上学习艺术的道路。果然,她后来成了“神童”画家陈少梅的弟子,并在陈少梅担任助教,被同学们戏称为“大哥”。高回忆说,有一年邵芳回国走亲访友,顺道到看画,在的作品前打坐。店员上前搭讪。她问大师有没有后代。店员说只知道在美国有一个弟子,还活着不好说!她笑着说,小姑娘正是。

抗战后期,她是敦煌艺术研究所的研究员,所长是被称为“敦煌守护神”的留法画家常书鸿。1944年与常书鸿、董、张大千、李煜、苏等前往敦煌临摹壁画。据说她是第一个临摹敦煌壁画的女画家。

今天举世闻名的沙漠、敦煌、千佛洞、月牙泉,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塞外荒原,交通闭塞,人烟稀少。视艺术为生命的邵芳,与敦煌壁画为伴,沉迷于表现飞翔的洞穴,埋头临摹。

邵方《西方一净土变》副本,包含120菩萨,耗时两个月。张大千尝试画的这幅画,得到了常书鸿导演和所有同事的称赞。50年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李玉仍记忆犹新。

1940 10 17、邵芳在天津与清末少保亲王的侄子、中国第一位著名实业家盛宣怀结婚,婚后改姓。婚后,由于盛盛宝是甘新的一名公路工程师,邵芳也随丈夫远征酒泉,在漫天黄沙的恶劣环境中生活。

抗战胜利后,邵芳逐渐成为艺术界的一个人物。出国前,邵方在南京举办画展,政界名人朱家华、张道藩等出席开幕式。她临摹了敦煌壁画,陪她在国外度过了几十个寒暑。

在当时的封建时代,邵芳是走在时代前列的新潮女性。她热爱运动,65438-0936入选第六届全运会河北女子垒球队。她天生有一副好嗓子。输给美国后,她去了辛辛那提音乐学院深造。“那时候,我想成为一名画家和歌手。」

邵芳当时是名门望族,很强势。李昌钰发现了天津名媛邵芳1934、1935、1936的四张照片,拍摄于她16岁至18岁之间。其中一个是1936。

从65438年到0947年,美国建筑师莱特创办的TaliesinSchool在世界各地招生,中国只有一个名额。莱特看了邵方的画,尤其是临摹敦煌的,欣然接受。29岁的邵芳能够输给美国。

莱特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代表作包括纽约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宾夕法尼亚的落水村和东京的帝国酒店。1923东京大地震,建筑几乎被毁,但帝国酒店屹立不倒。他的“草原风格”和“有机建筑”理论影响了几代人。他去世后,美国由他设计的50多座建筑已被改建为赖特纪念馆。

海外生活

第二年邵芳来到美国,盛盛宝也接受莱特的邀请来到美国,在俄亥俄大学建筑系担任兼职教授。他曾有机会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并把建筑作为自己的人生基础。

盛夫妇来到美国后,在费正清和费的帮助下,进入了美国的主流社会。费正清夫妇和邵芳1946在重庆相遇,在南京相遇,在美国重逢。他们的友谊非同寻常。

65438-0953年,盛盛宝和邵芳从罗德岛南下,为俄亥俄河西侧的AmericanCyanamid工作。1957年,盛盛宝跳槽到玛丽埃塔水泥公司。他在土木工程和哲学思维方面比普通人更有见识。在塔利森和弗吉尼亚州都受到尊重和重视。

1955年,盛夫妇为了安居乐业,看中了位于俄亥俄河东岸西弗吉尼亚州威廉姆斯镇东山坡上的一块风景林地,决定打造自己的梦想。

作为一名土木工程师,盛盛宝为了实现自己早期的梦想,按照自己的想法造了一栋房子。早在1941的时候,盛盛宝还在修建滇缅公路的时候就有这个梦想。他给邵方写信:“我总想自己盖些房子。昆明城的西边,也就是西山的方向,确实比东边好,风水好,因为房子总是背山朝东建的,每天早上太阳很早就照在房子上,让我们起得很早,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几年后,盛盛宝的梦想在美国实现了。他们利用业余假期建造自己的房子,从设计到施工,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向莱特建筑学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为了回归自然,建筑材料以原木为主,尽量少用钢材和水泥,不需要炫目的装饰。一栋三层建筑面积约350平方米的玻璃房已经建成。1955建成后,在方圆引起了轰动。

今天,在“张宗为馆”里仍然有一个锯木厂,它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盛盛宝夫妇认为“好的建筑美化了环境和生活”。这座全木结构住宅东面是全玻璃外墙,西面是半玻璃墙。实际上是按照莱特的“草原建筑”和“有机建筑”理念建造的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东边是山坡,西边是树木环绕的草坪,绿草如茵。东墙的全屏玻璃让阳光完全透入。从室内可以将青山绿水尽收眼底。

从山脚向上望去,矗立在山坡上的玻璃屋,像一只翅膀,状如凌空,气势非凡。所以根据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翼之亭”的典故,命名为“翼亭”(英文名:WingedPavilionStudio)。“张宗为亭”背山面向东方,是为了永远保持“活力”,而美“是上帝与自然在相关领域的交汇”。

这两个小镇虽然被俄亥俄河分割,分属两个州,但在居民的心理空间里却像一个* * *同体,因为可以跨河架设两座大型铁路桥。

《玛丽埃塔日报》(marietta Daily)在头版左上角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报道了这座玻璃屋及其主人的故事,标题为“非常干练美丽的盛女士”,并刊登了邵芳身穿黑色旗袍的半身像照片,端庄秀丽,看上去是典型的中国贵妇。标题是“被保护人劳埃德·赖特”。盛夫妇和他们的玻璃房已经成为当地居民新闻和媒体采访的焦点。

盛少方后来在当地举办了艺术展。她的画风很独特,艺术表达有点像毕加索。有人称她为“毕加索在中国的女儿”。她平易近人,喜欢交朋友。她的魅力吸引了整个社区的居民,在当地主流社会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喜爱。大家都视她为“东方神话中的天使”,这是邵芳50多年前给当地居民留下的印象!

2000年6月,165438+10月,她所在的城市再次为她举办了个人摄影、绘画、编织、陶艺、珠宝展览,当地主流报纸在头版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了报道。

怪不得给她寄信,她收到了也没写详细地址。一个去过她的朋友回忆说,他在威廉斯敦迷路了,在当地一个加油站问路。他一提到玻璃屋,马上就有人给他带路。可见名不虚传。

盛少方在俄亥俄州西岸的玛丽埃塔(Marietta)也有一套俯瞰河流的公寓,与威廉斯敦仅一河之隔。美国俄亥俄大学访问学者、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李昌钰曾于2000年造访邵芳的两处住所,并多次称赞她家的“风水很好”。

邵芳自豪地说,她的两个家分别位于俄亥俄河东西两岸,两个州,一个在南方,一个在北方,就像大周日和小周日一样。因为在两座桥的中间,大周日和小周日连在一起,形成了一条无尽的循环曲线。“这样的风水哪里找得到?”原因之一是她年近90,依然充满活力和青春。

她在玛丽埃塔的公寓用来招待客人和休息;她在威廉斯敦的玻璃房子“永然阁”被用作住宅和工作室。经过50多年的风雨,房子已经变得斑驳,散发着历史的沧桑。

邵方近况

邵芳已经90多岁了,但她长得像十二生肖中的龙马,没有耳朵,没有驼背,没有手抖,没有眼睛。她不戴眼镜也能穿针。拿着管子刷走。她年轻时是个美人。时至今日,这位“老妇人”依然如以前一样迷人美丽。更难得的是,她健康、乐观、豁达、思路清晰、灵活、脚步轻盈、没有老态。

在日常生活中,她崇尚“平衡之道”,认为首先最重要的是平衡。她提倡走路、吃饭、生活和精神的平衡感。她说,人老了,人生的舞台越来越窄,要注意平衡。她每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也有人认为她是个孤独的老女人,生活会很孤独很无聊。“我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我怎么会孤独呢?”」

她自得其乐,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享受生活。她自称是工作狂和夜猫子。给她打电话,晚上找她会比较容易。她交友甚广,朋友按兴趣爱好分组。喝咖啡聊天;练气功、太极拳的;有唱京剧的票友;有学美术的画友;有麻雀朋友打麻将,打四方城。

她很节俭,很节俭,家里没有豪华家具。她坐在1000元的椅子上很不舒服。她喜欢逛当地的GarageSale,穿几毛钱的衣服也很开心。她对他人非常慷慨,曾资助多名中国大陆学者赴美留学完成学业。她还捐了很多钱给莱特博物馆。

她说,当一个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荣华富贵就像过眼烟云,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唯有艺术永存,精神不朽。她用多姿多彩的人生,书写了一个扎根异国他乡的“怪姑娘”传奇。她不追求精致的食物,但她的精神世界是坚实而丰富的。

邵芳多才多艺,画画、编织、缝纫、制陶、做首饰、唱京剧,几乎是十项全能。秋冬春是邵芳做首饰的时候。她拥有一整套珠宝加工工具,包括切割、切割、焊接、铆接、研磨、锻造、铸造等。,以及高温窑炉。

美国的女士和先生们热衷于佩戴具有复古怀旧、异国风情和原创性的珠宝。邵芳凭借在敦煌临摹积累的艺术功底,掌握了陶瓷和人造玛瑙宝石的窑烧技术以及金属的切割、钻磨技术,以金属和陶瓷为材料,制作出简单、典雅、美观、典雅的实用首饰如耳环、项链、手镯等。她做的首饰不重复,千变万化,有很强的艺术性。她使用的材质虽然不是贵金属宝石,但设计独特,能满足美国上流社会的审美需求,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纽约以西的肖托夸莱克(ChautauquaLake),是一个点缀着帆船的大湖,煤油般的路灯依然矗立在湖边的小城。红砖路两旁是古色古香的房子,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社区的中心广场经常举办手工艺展览。每年夏天,盛少芳都会从维多利亚西部开车到肖托夸(Chautauqua)出售自制珠宝,这是她40多年来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个小区居住着很多注重生活、有艺术品味的人,购买力很强。提供当地教育、艺术、宗教和休闲活动,经常举办交响乐、歌剧、戏剧和舞蹈活动。

盛少芳还在肖陶克的一所高级暑期学校任教,美国名人都来这里避暑。她教他们中国功夫、气功、太极拳和水墨画。她是这所学校唯一的语文老师,是一棵常青树。

熟悉她的李昌钰指出,邵芳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永远有成就感、自豪感和兴奋感,永远与社会保持联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不断激发创造力,追求新的目标。这就是她“春来老”的奥秘,也是他多次采访她的发现。

李昌钰说她能“安度晚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盛盛宝会永远活在她心里”。

盛夫妇一生恩爱,可惜没有孩子。从65438年到0987年,身体一直很好的盛盛宝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去世,享年73岁。邵芳丧妻,几近痛苦,但她生性乐观,终于走出了翅膀折断的痛苦。

她不仅喜欢艺术创作,还喜欢做家务。她从不把打扫房子的工作留给别人。她认为事情要做得勤快,有条不紊,有条不紊。她说吸尘拖地是运动。“这么好的事,别人怎么能做?”。每当有游客从老家来,她都会追到地道的常州话,而即将失传的常州著名的烂面饼就是她的拿手菜!

盛少方也是京剧爱好者。他曾师从程,又师从青衣的担角。她的口头禅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她说唱京剧就是做有氧运动,练气功。她每天自娱自乐,坚持吊嗓一两个小时。虽然身处龙钟之中,但她依然唱得字正腔圆。从程派青衣清脆的唱腔,到他轻盈的身姿,灵巧的兰花指,看起来就像一个专业的京剧演员。有一年冬天,她去北京走亲访友,住在北京饭店。每天早上她都把嗓子挂在大堂外的空地上,一个人唱歌做,引来很多人围观,保安还得给她清场!

她孜孜不倦地学习,活到老学到老。2002年5月18日,84岁的盛绍芳被西弗吉尼亚大学授予人文艺术荣誉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