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评价已经解禁的新游戏最后幸存者,你和初代有什么不同?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想把《最后的幸存者2》再打一遍,但无一例外,每次都失败了。毫无疑问是一款制作精良的游戏,但它只能带给我痛苦。它给我一种像眼泪一样的体验。我用整场比赛从两端撕开伤口,哪怕我有多余的时间用于结痂愈合。也许我现在的心理健康还不足以面对这样的游戏。

首先,但“最后幸存者翻拍”可能会给我一些新的视角。上一次玩一代,还得追溯到2015。残酷而温暖的陪伴之旅,已经被时间冲淡到只剩下几个微小的片段,或许还有三两行。通过跟上新生代的表现力,我将再次踏上乔尔和艾莉的旅程。也许这次我可以鼓起勇气追上二代了,至少在通关之前,我给自己做了心理建设。毫无疑问,最后的幸存者翻拍版在宣传的时候是配得上“为PS5重建”这个后缀的,如果你忽略了它过一段时间就要上PC平台的事实(doge)。

两八年前的最后一部幸存者高清版是一次很棒的移植,解放了PS3时期的30帧限制,优化了纹理、灯光等细节,适应了新的控制器...今天的重制版是由顽皮狗用最新的PS5引擎技术从零开始制作的,在一些光线和反光条件复杂的情况下,表现力足以追平《最后的幸存者2》。游戏* * *提供三种速度的图像质量选项,保真模式在4K分辨率下帧率锁定在30FPS,性能模式具有动态分辨率和60FPS的目标帧率。此外,如果您的显示设备支持VRR和高刷,您还可以打开帧速率限制。当然,用语言来描述它要比眼见为实好得多。抓拍了一些接近原著时期的截图,可以看到在植被、质感、场景布置、灯光方面的提升。

第三,高级的视觉特效明显改变了体验,但在我通关的过程中,还是时不时看到一些瑕疵,主要集中在光线不足的光线环境差的地方(当然我指的是自由移动的场景而不是过场动画),不过回头看看上一部《幸存者2》也能理解有类似的问题。所以在最后幸存者第一部的画面中,确实比原著丰富细腻了很多,这得益于第二代游戏引擎带来的真实感知的进化。但是,这就好比在一场原本90分的比赛中得了100分,远没有60分到90分带来的感知提升那么惊人。虽然游戏本身的体量不亚于仅仅升级屏幕带来的工作量,不亚于重制游戏,但仅仅为了10积分的提升,即使过了十年,我还是忍不住要问:真的有必要吗?

第四,最后幸存者重制版中人物的表情增加了很多细节。我不喜欢拿这段话来举例,但它确实反映了表达系统量变带来的质变——莎拉死亡的开场场景,无论是乔尔因痛苦情绪导致的面部肌肉扭曲,还是莎拉死前的面部抽搐,都被真实呈现,强化了表现力。所以,在原游戏发布十年后宣布翻拍,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但实际上,时间的问题只是隐藏在另一个与翻拍原因相关的问题背后:并不是时间久了就有翻拍的理由,而是翻拍的游戏能否给原著带来足够的进化,这才是玩家关心的。

第五,战斗部分与过去相比变化不大,主要是提高了敌方AI,提高了枪械手柄。其他都是更有表现力的进步,比如更好的特效,基本玩法变化不大。乔尔仍然是砖战神。此前,我们一直期待最后一部幸存者重制版能否引入瞬间闪避、爬行、跳跃等第二代新玩法,这对于这次的重制来说可能太沉重了。很可惜,不过好在初代本身的玩法也是自洽的。

在重制版游戏的历史上,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生化危机》,它是根据PS版《生化危机》在NGC版上重制版的。前者发布于1996,后者发布于2002年。虽然只是六年之后,但NGC在功能上相比PS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重制版《生化危机》不仅在游戏画面上有着令人瞠目结舌的进化,而且制作人三商保罗对游戏系统进行了全新的规划设计,让整个游戏焕然一新的全一,成为重制版游戏史上的标杆。《最后的幸存者》PS3版于2013年发行,一年后《提高画质的最后的幸存者》在PS4再版。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很多PS3末期的作品都搬到了画质增强的PS4上。基于原版游戏的高人气和后来单独发售的DLC《留守》的包装,重制版还是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近几代主机的升级还不如从SFC到PS的质的升级,整个游戏世界从像素2D到多边形的视觉冲击真的很大。说从PS3到PS4再到PS5没有功能上的进化并不客观,但是随着硬件进化的边际效应越来越明显的递减,要经历从2D到3D的代际进化并不容易。

到最后,翻拍无心机的游戏往往被玩家称为“炒冷饭”,而这种炒冷饭也分很多种方式。有的是直接把之前的冷饭一热就端上来(我们通常称之为高清重制版),有的是把所有食材从里到外换掉,重新炒作(我们称之为重制版)。但最后的幸存者第一部采取了“妥协”的方式:它保留了游戏的两大核心部分:故事和系统,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角色和场景建模的提炼和重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