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0幼儿园教案
数字0幼儿园教案1一、活动目标:
1,能理解0代表的概念。
2.数字“0”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感知“0”这个数字在生活中的用处。
4.让孩子学习简单的数学问题。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孩子对计算的兴趣以及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1,《五只小猴子荡秋千》手指歌谣。
2.五只小猴子荡秋千的照片。;鳄鱼(手偶)一只,数字卡0.5张,小猴子图片对应数量。
电视遥控器(频道)、温度计(温度)、计算器和手机(数字)、尺子、微波炉和洗衣机旋钮上数字“0”的图片(时间)。
三、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初步理解数字“0”的含义。
(1。)老师展示猴子荡秋千的图片,引起小朋友的兴趣。老师和小朋友玩手指游戏五只小猴子一起荡秋千;
五只小猴子在荡秋千,笑鳄鱼被淹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四只小猴子在荡秋千,笑鳄鱼被淹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三只小猴子在荡秋千,笑鳄鱼被淹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两只小猴子在荡秋千,笑鳄鱼被淹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一只小猴子在秋千上荡来荡去,笑鳄鱼被淹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秋千上没有猴子。随着游戏的结束,老师问道:
小朋友,你有没有发现小猴子越来越少了?
(强调最后一句:秋千上没有小猴子)——为什么越来越少了?
它被鳄鱼吃了。)重复手指歌谣,根据手指歌谣的内容,依次展示小猴子的图片和对应的数字卡片→4 →3 →2 →1 →无(3。)问题:你说“不”是什么意思?
(引入“0”的概念,“0”就是不存在)
2.了解数字“0”的形状特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老师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说出“0”是什么样子的。
(2)引导幼儿在舞台上画一幅画。
3、认识数字“0”的其他含义,感知数字“0”在生活中的用途。
(1)发散孩子的思维,启发孩子谈论“0”的其他含义。
没有小猴子。我们可以用“0”。你还在哪里见过数字“0”?这是什么意思?
老师根据图片总结:
微波炉、洗衣机旋钮上的“0”表示时间;温度计刻度上的“0”表示温度的度数;遥控按钮上的“0”表示频道;标尺刻度上的“0”表示起点;计算器和手机,电话和电话号码中的“0”表示数字。
活动扩展:
课后鼓励孩子寻找生活中的“0”,并与其他孩子讨论它所代表的意义。
教学反思:
缺乏激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所以在给孩子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老师需要用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也要注意这方面。
数字0幼儿园教案2活动目标:
1,能理解0代表的概念。
2.数字“0”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感知“0”这个数字在生活中的用处。
4.培养孩子的尝试精神,发展孩子思维的敏捷性和逻辑性。
5、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五只小猴子荡秋千》手指歌谣。
2.五只小猴子荡秋千的照片。一只鳄鱼(手偶),0~5张数字卡和相应数量的小猴子图片。
电视遥控器(频道)、温度计(温度)、计算器和手机(数字)、尺子、微波炉和洗衣机旋钮上数字“0”的图片(时间)。
活动流程:
1,手指游戏,初步理解数字“0”的含义。
(1.)老师展示了猴子荡秋千的图片,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老师和小朋友玩手指游戏五只小猴子一起荡秋千;
五只小猴子在荡秋千,笑鳄鱼被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四只小猴子在荡秋千,笑鳄鱼被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三只小猴子在荡秋千,笑鳄鱼被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两只小猴子在荡秋千,笑鳄鱼被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一只小猴子在秋千上荡来荡去,笑鳄鱼被淹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啊~啊~啊;没有小猴子荡秋千~游戏结束,老师问:
——小朋友,你有没有发现小猴子越来越少了?
(强调最后一句:秋千上没有小猴子)——为什么越来越少了?
(被鳄鱼吃掉)
(2)重复手指歌谣,根据手指歌谣的内容,依次展示小猴子的图片和对应的数字卡片→4只猴子→3只猴子→2只猴子→1只猴子→无。
(3)问题:你说“不”是什么意思?
(引入“0”的概念,“0”就是不存在)
2.了解数字“0”的形状特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老师启发孩子大胆想象,说出“0”是什么样子。
(2)引导幼儿在舞台上画一幅画。
3、认识数字“0”的其他含义,感知数字“0”在生活中的用途。
(1.)发散孩子的思维,启发孩子谈论“0”的其他含义。
-没有小猴子。我们可以用“0”。你还在哪里见过数字“0”?这是什么意思?
老师根据图片总结:
微波炉、洗衣机旋钮上的“0”表示时间;温度计刻度上的“0”表示温度的度数;遥控按钮上的“0”表示频道;标尺刻度上的“0”表示起点;计算器和手机,电话和电话号码中的“0”表示数字。
数字0幼儿园教案3活动目标:
1,认识并写出数字“0”,初步理解“0”的含义。
2.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重点:
理解0的含义。
活动难度:
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正确表示数字0。
活动准备:
1,儿童操作材料若干(纸、笔、剪刀、毛线)。
2.小狗磁性教具一个,小猫磁性教具一个,小鸡磁性教具一个,盘子磁性教具一个(里面有3包饼干)。
活动流程:
首先进行一个场景表演,初步理解数字“0”的含义。
老师:盘子里有几包饼干?可以表示多少位数?小狗给了小猫一包,盘子里还剩几包饼干?小狗又给了小鸡一包,盘子里还剩几包饼干?数字是多少?这时,小狗又给了小鸡一个袋子。盘子里有饼干吗?你什么意思?
老师总结:(出示数字“0”)“0”也是数字。盘子里没有饼干。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走了”。
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需要用数字“0”来表示?
老师先演示生活中各种可以用数字“0”表示的场景让孩子判断,然后让孩子自己举例。
二、了解数字“0”的形状特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老师启发孩子大胆想象,说“0”长什么样?
老师总结:有的宝宝想的真的很特别。
2、游戏:“我会变成0”,孩子的发散思维。
教师提供材料,启发孩子用各种方式编织数字“0”的形状。
(1)画法:画一个“0”;
(2)身体动作的方式: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组成小0形,用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组成大0形。
(3)材料摆放:用毛线圈出一个0形状。
(4)裁剪方式:用一张纸剪出数字0的形状。
三、认识数字“0”的其他含义,感知数字“0”在生活中的用途。
1,发散孩子的思维,启发孩子谈论“0”的其他含义。
老师:盘子里的任何东西都不能用数字“0”来表示。你还在哪里见过数字“0”?这是什么意思?
老师总结:微波炉、洗衣机旋钮上的“0”表示时间;温度计刻度上的“0”表示温度的度数;遥控器上的“0”、电话按键和电话号码中的“0”代表一个号码;这里(老师指着一个空盘子)“0”表示“什么都没有”。
第四,进一步扩大孩子对数字“0”的理解。
1,老师在黑板上展示公式:1-1=(),2-2=(),3-3=(),4-4=()。让孩子算出答案写在作业纸上,并给出理由。
2.老师指导孩子学习写数字“0”。
老师总结:任意两个相同的数相减,数为“0”。
效果分析:
数字0幼儿园教案4教案目的:
1,认识并写出数字“0”,初步理解“0”的含义。
2.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重点:
认识并写出数字“0”,初步理解“0”的含义。
活动难度: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程计划准备:
一个头饰,一个盘子(里面有三个桃子),一个情景表演。
教学计划流程:
首先进行一个场景表演,初步理解数字“0”的含义。
1.展示铅笔:老师手里有几支铅笔?可以表示多少位数?朱老师给了XX一个。还剩几支铅笔?数字是多少?朱老师又给了XX一个。还剩几支铅笔?数字是多少?老师又给了XX一个。你有铅笔吗?你什么意思?启发孩子思考“不”可以表达什么。)
2.展示数字“0”,告知孩子“0”也是数字,“走了”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
3.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需要用数字“0”来表示?(演示生活中各种可以用数字“0”表示的情况让孩子判断,然后让孩子自己举例,比如黑板上的粉笔字都擦干净了,饼干盒里的饼干都吃完了,玩具箱里的玩具都拿走了...)
二、了解数字“0”的形状特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启发孩子大胆想象,说“0”长什么样?
2、游戏:“我会变0”,发散孩子的思维,启发孩子用多种方式编出数字“0”的形状。(画法:画一个“0”;身体运动的方式: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组成小形,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组成大形;材料摆放:用毛线圈出一个0形状;怎么剪:用一张纸剪出数字0的形状。)
三、其他意义,认识数字“0”的人,感知数字“0”在生活中的用途。
1.多元儿童思维,启发儿童谈论“0”其他含义:盘子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你在哪里见过“0”这个数字?这是什么意思?(遥控器、电话按键、微波炉秤等。).)
第四,进一步扩大孩子对数字“0”的理解。
1.在黑板上展示公式:1-1=()、2-2=()、3-3=()、4-4=()。让孩子算出答案写在作业纸上,并给出理由。
2.总结:任何两个相同的数相减,数都是“0”。
数字0幼儿园教案5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0”,了解“0”的重要作用。
2.要知道“0”可以表示“无”和“起点”,由“0”和其他数字组成的不同数字代表不同的量。
3.对生活中的“0”感兴趣,愿意探索和感知生活中“0”所表达的不同含义。
活动准备:
PPT课件;5个积木;温度计、尺子、弹簧秤等实物;门牌号、车牌号、电话号码、记分牌、球衣等图片;活动流程:
一、导入活动,初步感知数字“0”。
1,老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说数字。请用你的小手准确地表达出来。
2.在桌子上放五块积木:桌子上有多少块积木?
从5-0一个一个递减,一次拿一块,问:现在桌子上有多少块?宝宝用什么数字来代表桌子上积木的数量?桌子上没有积木。婴儿是几号?
二、欣赏“0又回来了”这个故事,感受“0”在数字中的重要作用。
1,老师:既然“0”的意思是“没有了”,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干脆不用这个“0”了?为什么?
2.孩子自主讨论,老师酌情回应。
3.生动地讲故事,引起孩子讨论“0”的兴趣,了解“0”的作用。
4.问题:为什么人们会寻找数字“0”?“0”有用吗?
第三,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0”的作用,理解“0”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1,问题:你在哪里见过“0”?他是什么意思?
2.根据小朋友的回答总结。3.分组拿起温度计、尺子、弹簧秤等实物,门牌号、车牌号、电话号码、记分卡、球衣等图片,观察并谈论“0”在哪里,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帮助幼儿理解“0”在生活中的不同含义)。
4.总结:门牌号、车牌、电话号码、球衣上的“0”都代表一个数字;温度计上的“0”读数为零,表示温度和分割线。从“0”开始,温度越高(热),温度越低(冷);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以及长度、高度等。从“0”开始测量;比赛过程中,记分牌上的“0”表示没有进球,0:0表示平局,0:1表示一方进球。“0”的作用很大。用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意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了解数字“0”及其重要作用,知道“0”可以表示“无”和“起点”,由“0”和其他数字组成的不同数字表示不同的量;难点在于探索和感知“0”在生活中的不同含义。
附:故事“0”回来了。在数字王国里,0一直想和其他数字宝宝做朋友,但是大家都觉得他没什么意思,没用。大家都看不起他,连最小的数字“1”页面都不愿意关注他。
0来店里之前,看到一个空的价签,就站了过去。商品价格突然变成了“0”,变成了免费。售货员马上把0吹走了。0很伤心,离开了数字王国。
0走后,数字王国一片混乱。大象叔叔用他的长鼻子滚了10个香蕉,1-9的数字宝宝用尽全力,还是写不下香蕉的数量。售货员找不到零钱,他很担心。鞋子原价10元,现在1元。
这时候大家才意识到,0也很重要,每个数字也有自己的作用。没有任何人,是不可能的。于是,大家都去把“0”请回来了。当0重回数字王国时,大家都很开心。我们可以再写10香蕉,我们可以准确标注10元的价格。原来0和其他数字宝宝的组合可以代表一个量。从此人们不再觉得0没用,和0成了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