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给女婴绑“小头发”算不算种?
因为乐乐这个词,幼儿园里发生了一场战争。双方分别是幼儿园老师和乐乐妈妈。
说来也怪,幼儿园老师是好意。据说乐乐天天在幼儿园打架。一场比赛下来,乐乐的小辫差不多散了。抱着小女孩爱美的想法,幼儿园老师主动把头发扎了起来。为了炫耀自己的技术,她还选择了独特的发型,让其他小朋友心里痒痒的。我希望我不能让老师马上给我扎头发。
但是乐乐妈妈看了并不高兴,只是因为女儿本身头发少,发际线有点向上。为了好看,老师绑辫子的时候用了很多小橡皮筋。松开头发时,乐乐疼得龇牙咧嘴,忍不住大喊“妈妈,我头疼”,让乐乐妈妈心疼不已。当辫子解开后,她掉的头发是平时的三四倍。
乐乐妈妈一打电话就给幼儿园老师打电话,她问:“你要我女儿秃头吗?”
接到电话的幼儿园老师很委屈,觉得自己的好意被当成了驴肝肺。要知道,她扎辫子是因为喜欢乐乐,没想到会出事。听到老师的解释,乐乐妈妈意识到了自己的冲动,双方和解了。
听完整个故事,我对乐乐妈妈的行为很无奈。多亏了幼儿园老师脾气好,乐乐讨人喜欢,以后孩子被硬挤就不会出事了。在这里,我想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幼儿园老师做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请遵循以下两步,不要冲动。
对老师的好意表示感谢。
以乐乐妈妈为例,做法显然是缺乏常识的。对于幼师来说,要照顾一个班十几个孩子而不出错,并不容易。一般给孩子梳复杂的发型不是老师的义务。
所以,当马宝发现女儿扎了个小辫子时,第一反应应该是感谢她能专门给女儿梳头发,这说明老师对孩子有好感,做了额外的工作。乐乐妈妈就算有意见,也要明白“伸手不打笑脸人”的道理。老师可能有她不知道的事情,家长要机智的沟通。
和老师交流讨论
如果老师好心办坏事,家长要做的就是沟通。毕竟中国法律也强调,不知者无罪,更不用说人情往来。
以乐乐妈妈为例。在明白老师不是故意的后,她要向老师说明女儿头发大小的问题,并附上“头皮敏感”来解决双方的误会。最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不会得罪人。父母要大度一些,以和谐为重。你怎么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