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屠杀——方思齐强奸案

“思齐注定毁灭,无法回头。”

视频采访中,林毅几乎是一字一句地哽咽着说出这句话。她说这个故事几乎折磨和摧毁了她的生活。

“认识我几年后,我的心理医生说我经历过越南战争。认识我几年后,我说我经历过集中营。认识我几年后,我说我经历过核爆。”

“集中营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屠杀,但我想说,不,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屠杀是方思齐式的强奸。”

这是一个关于一个小女孩被诱惑的故事。

强奸这个词太重了,在实施、提起、抓获的任何一个瞬间都让人难以忍受。那种感觉就是绝望,窒息,幻灭。

在这本书里,我们见证了一起强奸案,但我们并不认为它暴力血腥。因为暴力被修辞隐喻和典故升华,被甜言蜜语包裹,人们忘记了它丑陋的本来面目。整本书的指责和谴责感不强。林似乎致力于创造一种阅读的美感。她写的是不正常的行为和痛苦。结果,暴力被削弱了。

方思齐是家里的独生女,诗情画意,才华横溢,爱好文学,笃信写作。十三岁之前,她的生活只有杏仁饼、进口文具、诗集,还有和她像双胞胎一样的易婷。

易婷在精神和灵魂上是思琪的双胞胎。他们住在同一层楼,他们喜欢奶嘴和钢琴。就连他们喜欢和讨厌的东西都是一模一样的。

书中第一次提到罪犯的行为时,并没有出现强奸这个词。思齐从来没有说过:“易婷,我该怎么办?我被强奸了。”类似的说法。

“易婷,如果我告诉你我和李小姐在一起,你会生气吗?”

“你真恶心。”

思齐知道,从这里开始,他们的人生轨迹将会不同。

李国华第一次见到思琪和一婷是在电梯里。他形容她像新裱的画一样美,但他不知道她的美是毁灭性的。作为这层楼的新邻居,他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邀请他们到他家借书。第一次见面,他就确定自己对思齐是安全的。到了这个年纪,思琦一婷自然知道要防范同龄的男生,但是眼前的这位大叔似乎已经越过了他们需要防范的界限。

他从不因为麻烦而碰富家子弟。但这一次,他的欲望和一种变相的对美的占有欲驱使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他说:“我必须拥有一切美好的东西。”

作为一名高中补习班的语文老师,李国华一直以绅士的姿态示人,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利用在学校的地位勾引女学生的老手。知识经济是他接近思齐的捷径。

李国华和思琪怡婷混熟后,假装好心,告诉她们可以每周写一篇作文,拿到李小姐家,李小姐可以帮忙修改。司启义亭点头称是,当然。为了分开双胞胎,李国华特意让思琪去一天,易婷去一天。

最终让李国华下定决心去那里的,是思齐的自尊心。这么娇气的女生什么都不会说,因为太污了,自尊心会把嘴缝起来。

思琪已经不是思琪了。

她在日记中写道:“我必须把它写下来,墨水会冲淡我的感情,不然我会发疯的。”

她挣扎着后悔:“为什么不是我不想要,而是我不会。”

思齐最后说了句对不起,好像作业没做好。

“他想强奸我,我要为此道歉。”

与普通的强奸案不同,这种犯罪中有爱。思齐和易婷都对李国华有一种敬佩之情。老师温柔幽默,正是他们想象中她未来老公的样子。于是,当思琪告诉易婷她和老师在一起的时候,易婷回答:“你为什么要夺走我的一切?你知道我崇拜老师。”

思齐误以为自己爱上了老师,跨越37岁的爱情神圣而肮脏。荒谬隐藏在她的身体里,教会了她扭曲的爱情观。她觉得她深爱着他,他的文学素养,他事后无可挑剔的谈吐,还有他用来形容她的词:微微喘息。但我不知道崇拜不是爱,甚至不是喜欢。

“我不能只是喜欢老师。我要和老师谈恋爱,不然太痛苦了。”

“思想真是伟大的东西。”

思琪试图合理化自己被勾引后的遭遇。她努力说服自己去爱老师,因为爱一个人就会接受他对自己做的一切,不是吗?哪怕这份爱让她不舒服。

于是,事后李国华问她下周给老师改作文可以吗?思齐回答:好的。

思齐会在看到的书里摘抄描述她和老师这段关系的句子,因为她觉得如果有人写过这段关系,就会有人认同。这一点点认可,就是他们存在的理由。

李国华爱她吗?思齐问过他无数次,他的回答每次都很完美。

“当然,这个世界上我最爱的人是你。”

“都是你的错。你真漂亮。”

“你是我的宝贝,我的粉知己,我的小女人,我这辈子最爱的人。”

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对一个十几岁的女孩说的话很恶心。

思齐不这么认为,因为这是她生存的理由。也是他们关系存在的原因,因为爱。即使这种爱有很深的绝望感。

也许在某个时候,李国华是真的爱了。但是我们都知道那种爱情是幻灭的。他不爱思齐,他爱的是自己的言语和征服后的快感。他的爱转瞬即逝,但爱的对象是流动的。

思琪给自己洗脑,李国华给思琪洗脑。

“这是老师爱你的方式,你懂吗?”

“老师喜欢你,我们也没做错什么。这是两个互相喜欢的人能做的最极端的事情。”

“你不能生我的气。你不知道我有多勇敢才来到这里。第一次见到你,我就知道你是我命中注定的小天使。”

思琪相信了他,她也不得不相信自己别无选择。

她说脏是快乐的,洗干净太苦。

文艺似乎是与斯琪平行的存在。总有人说依云长得像长大了的思齐。两个人都是精致优秀的女生,却被命运毁掉。为了他即将结婚的伴侣刘而放弃学业的,也是一个博学多才、饱读诗书的人。她太美了,精神美,外表更美,让见过她的男生甚至女生都忍不住把她悄悄记在心里。而这种美同样是毁灭性的。

一维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作为一个婚姻伴侣,拥有体面的家庭和事业,但文艺不知道婚姻是毁灭的开始。

她每天晚上十点看新闻,说是看新闻,其实是在观察一维会不会接电话然后出去喝酒。她听到他说好,他就去试衣间换衣服,开门关门。她不知所措,很害怕。等待她的将是再次遍体鳞伤。所以,她讨厌夏天,因为当别的女生穿漂亮裙子的时候,她只能穿高领和秋裤。因为她的身上充满了对她“爱”的一维痕迹。

一维爱依云?非常喜欢。他温柔又细心。他给了尤恩世界上最好的。他像个孩子一样躺在伊万的腿上。Evie说不喝酒的一维是世界上最可爱的男人。

一维的可爱是真实的,可怕的,真实的。

文艺也喜欢一维。她爱一维,买一件外套七种颜色。她爱一维,用五种语言说我爱你。但是,一维把她打得有多惨。

在她几乎被打得流产甚至失去生命的时候,伊万决心不再忍受下去。

她说:“我什么都能忍受,但是想到你可能会杀了我,我就受不了。”

在被李国华勾引过的女孩中,库奇和小七是两种选择的代表。曲奇是李国华勾引的第一个女孩。被勾引后,库奇选择了闭嘴,以为自己陷入了爱情的漩涡。第一次被勾引的饼干回去找男朋友说事情经过的时候,男朋友只是抽了几根烟,厌恶地说:“我为什么要和脏饼干在一起?”没有人喜欢饼干,所以他们去取悦老师。最后,老师抛弃了她。

小琪被分手后,她选择纠缠殴打和滥交。她在网站上曝光了老师的恶行,但最后得到的只有周围人的吐槽。被家人发现后,只是两家人聚在一起吃了顿饭,和好了。最后,小七辍学在家帮忙打理生意,心里唯一的期望就是找到一个能让她保留一辈子记忆的好男人。讽刺又可笑。但曾经,他们都是班里的天才学生,相貌出众。现在,是这样的。

李国华发现全世界的漂亮姑娘都支持他,他用一点小伎俩就能彻底毁掉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他发现社会对性的禁忌太方便了。全世界都觉得强奸一个女孩是她的错,甚至那个女孩也觉得是她自己的错。

发人深省的是中国的教育。李国华身为教师,利用职务之便,勾引女学生。他以教女学生性别知识为乐。当了20年老师,被她毁掉的“方思琪”不计其数。

林逋问:“一个如此相信文学的人,怎么会背叛中国五千年浩汤的文化脉络?”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李国华只是千千成千上万以强奸小女孩为乐的教师的化身。强奸不断发生。

书中有几个场景,和李国华都是补习班老师的几个老师聚在一起聊最近被他们勾引的女学生。

数学老师:“我上过三次队长,再上一次就大满贯了。”

英语老师:“我不知道你在坚持什么。”

李国华:“我现在喜欢玩谈恋爱这个游戏。”

他说强奸一个崇拜你的小女孩是让她和你形影不离的最快方法。他喜欢在一个女孩面前和下一个女孩练习甜言蜜语。他说不朽的感觉是美好的。他甚至觉得一个女生对他最大的恭维就是为他自杀,他很享受那种载歌载舞的感觉。

太离谱了,变态,邪恶。原来一个老师的思想可以腐烂发臭到这种程度。

书中唯一让人觉得李国华完整的是他对女儿的爱。当妻子提到要让女儿在李国华任教的学校跟老师一起上课时,李国华坚决说不,因为他很清楚他们是怎么“教”学生的。

另外,更让人惊讶的是思齐的家庭教育。作为家里的独生女,她的父母把她教得很好。她彬彬有礼,简单善良。可悲的是,她的父母从未对思琪进行过性教育。

被侵犯后,思琪对妈妈说:“我们家各种教育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谁知我妈脸色一变:“性教育是给需要性的人看的,你不需要。”

性教育方面,思齐妈妈一直以为她还没开学,却不知道她旷课了。

几年后,思齐问老师:“真不知道你怎么舍得在我这么小的时候那样对我。”

李国华回答:“你当时年轻,你的老师也不小。”

强奸犯永远不会不喜欢你的孩子还小这一事实。

十八岁那年,易婷接到了派出所的电话。思琪终于倒下了,她的思琪倒下了。她终于坚持不住了。

其实她早就堕落了,她的热情、野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早在十三岁就被戳破了。十三岁之后的五年,她的生活只是和老师从一个小旅馆到另一个小公寓。两千多个夜晚,她都做着同样的噩梦。她睡不着也不敢睡,就喝咖啡。慢慢地,她的意识开始出现病理特征。她经常不记得她做过什么,她失眠了。最后,她疯了。

然而,那是已经十八岁的思琪。当其他女孩刚刚开始绽放时,她却枯萎了。

她长得漂亮,令人向往,学校里很多男生都追求她。他们说她是玫瑰,她是熬夜熬的浓汤。但她深深知道,自己其实是爬蛋后的玫瑰,是烂浓汤。

然而,她连最庸俗、最平淡的生活都没有经历过。

伊凡会说:“婷,你才十八岁。你有一个选择。你可以假装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以强奸小女孩为乐。你应该考研思齐,谈恋爱,结婚,生孩子。你要好好生活,用思齐的那份好好生活。”

李国华还在逍遥法外,失去一个思齐,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思齐等着他。不变的是,他在浴室里洗了个澡,默默数十遍想着房间里等他的那个小女孩的名字。走出去,准确地叫出她的名字。二十多年来,他从未犯过错误。

故事的最后,整栋楼的人都照常生活,大家围着圆桌吃饭,自得其乐,好像什么都没发生。太阳照常升起,生者继续生活。

最后,思琪进了精神病院。现实生活中,无数“思齐”不是疯了,就是“病”死了。现实生活中的“司棋”林也在出版这本书后自杀了。

他们好像也没好到哪里去。这个世界呢?会不会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