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3:好的卧底剧怎么拍成甜剧?
注:本文有剧透。
《使徒行传3》我刷了30多集,作者是心脏病。作为一个六年前在《入坑》里爆了种子钉姐的“使徒行者十士西皮粉”,现在在第三部看到这种效果真的很可惜。
使徒行传3海报
这个IP衍生的系列,聚焦于灰色地带的卧底生活,奋力破案。故事主要发生在2010年的使徒2,也就是使徒1的前传,而今年第三季度播出的使徒3发生在2019-2020年,也就是前传之后的十年。从时间线上看,是2-1-3,这个顺序。
林雷蒙、、分别饰演第三部的主角包仔、卓凯、魏,而第二部围绕卓凯的许、郑,则贯穿三部,全部回归。新加入的张、窦亚西和庞浩洋在剧中也有非常重要的镜头,尤其是由饰演的G夫人。作为一个有社会隔阂的CIB总督察,他与苗侨伟、马国明都有感情纽带,是影响推进主线的关键人物。
无论是主演阵容还是嘉宾名单,都能看出《使徒行者3》的野心,但为什么这么一部让人期待的大IP剧,却在豆瓣只有7分,还被网友指出主线混乱,感情戏太多,注水明显?
由饰演的魏是这一季的关键人物。
从已经播出的剧集来看,使徒3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贩卖人体器官案、崇廉会选举案、安全局vs刑事情报部的“权力的游戏”。
作家的志向可能会花在黑市上贩卖人体器官的案子上。场面紧凑节奏明快,所有人一个个上台,拼个你死我活。韩建一表面上是不是名人,实际上是藏污纳垢的“黑心医生”。商侦科警司范晓华的“黑化”,卓凯与妻子莫贤清的感情线;还是引发小高潮的审判转折点...他们都扮演了TVB最好的刑事调查,战术和法庭戏剧。
可惜,到了庞浩洋vs九指的案子,用了十集的时间,讲述了一个试图为黑社会洗白,带领手下走上正道的候选人和一个傻傻的卧底警察之间的纯爱大戏。先不说粉饰太平的社会里可笑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实际操作的可能性有多小?你看看“一人一票”“谁请你吃饭”的选举制度就知道了,真的和玩过家家酒没什么区别。
蔡和是“北极夫妇”。
最奇怪的是,在坐馆选举十集之后,G夫人终于接近了“洗白”的终极目标,却凭借萧敬华拍下的“账本”,抓到了浩阳戈尔,送进了监狱。跑了这么大一圈的《捉迷藏》草草收场,既没有完成所谓的“洗白”,也没有从根本上打击崇联的运作。除了吸引网络赌场的海外买家为主线略尽绵薄之外,很多时间都花在了《北极夫妇》上,所以我真的选择了孤独一人。想看爱情可以去看一点甜剧和一点刑侦剧!更何况庞浩洋的网络赌场也是违法的。卖给下一个黑社有什么意义?这种跟国家没用,跟主线没用的“注水戏”,除了把蔡和捧到西皮,我想不出第二个理由。
讲真,编剧可以删掉四五集的《选择亭子》,把重点放在如何建立《十年》三部曲中的卧底和马国明的双重人格之间的联系上。尤其是马国明身世之谜,可以多做文章,增强主演之间的互动性和粘性。卧底之战,如何在黑白灰的世界里去伪存真,才是使徒存在的真正本质。
爆籽的私生活这一季也有讲解。
虽然前两个角色都有回归或者闪回,但有些桥段似乎更多是为了拍梗。比如爆种子的前女友和儿子,还有前传里曾经惊鸿一瞥的小人物,比如王永祥和张雨萱,他们需要更多的编剧来丰富丰满他们的卧底故事,他们需要花更多的精力来理顺他们的逻辑关系。只有这些人物的细节站得住脚,“卧底生活”的主题才能站得住脚。可惜从实际播出效果来看,他们更像是工具人,无论人物设定还是剧情转折都相当生硬。
黄智雯扮演的G夫人也用一种老式的方式谈论爱情。
同样直言不讳的还有g夫人这个角色,虽然她的角色设定有些bug,但是在处理具体案件和世界的时候太不讲道理了。从她做事的方式,也可以反映出CIB确实有很多问题。以《阿逗》和《爆种》为例。好像谁都可以接触卧底,四五个人随时可以开个小会,人数可以凑成一桌麻将。汉德勒权责不清,G夫人作为权力游戏的一部分,有着明显的弱点。整篇文章更像是她的成长史和卓老师的授课课。
另外,要说卧底,就要说说卧底的心路历程;要说战术,就要多安排不同部门之间的利益斗争。但编剧只是草草安排在两端,以爱情为主。爱就是这样。黑帮爱情像校园剧,卧底爱情像夜店风格,扑朔迷离。
本该详细进行的《权力的游戏》被草草安排。
总的来说,《使徒行传3》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设计空洞,转弯生硬,想抓住每一句台词,却抓不住每一句台词,剧本就像一张飞舞的纸。可惜大部分剧集已经播完了,没有挽回场面的希望了。只是不要急于求成,否则真的会浪费这些终于回归的黄金阵容。
本期编辑邢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