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养成学习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大班的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学习生活,小学的学习方式和幼儿园完全不同。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活动,小学是以知识为核心的学习活动。如果孩子从幼儿园就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为以后的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学年,我园将“学习习惯”的研究放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项目的第三个实施阶段——大班。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一年的时间和研究,我们总结了几个方面的做法。
一、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1.从兴趣出发,引导孩子乐于观察。
观察是我们周围世界的信息来源,是孩子认识世界、增长见识的重要开端。因此,俄罗斯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提出:“观察,观察,再观察。”从出生开始,孩子们就积极探索他们周围的世界。《纲要》指出,3岁儿童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但在生活中,我们会注意到,有些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总是问大人“这是什么”“为什么”之类的问题;而有的对眼前的变化“视而不见”,让孩子失去了认识和探索世界的机会,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因此,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儿童自主探索学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是智慧的重要能量来源。比如自然角,我给孩子设计了一个观察记录,让孩子通过跟踪观察,间歇性地观察记录,了解种子从播种-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在收获的季节,我们带领孩子们观察和比较农田里的玉米和高粱。让孩子从外观特征方面比较自己明显和不明显的特征,如根、茎、叶等。不仅认识了玉米和高粱,还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又如让孩子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从上到下、从明显特征到不明显特征等观察家乡的铁牛、甘棠树、大马头、美食街等。孩子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其他能力的前提。要多提供活动的机会,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引导和发展孩子的观察能力。
2.巧用动画人物,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学者杜威认为,“兴趣是激发儿童学习的最好形式。”孩子的性格千差万别。如果说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就是他们对动画角色的偏好。福娃、大头儿子、孙悟空等等总是孩子们的最爱。别看虚拟世界里的这些动画角色,他们的力量有时候是我们在现实世界里难以达到的。所以,我总是用这些童话人物的口吻问孩子:“下课了,福娃,请注意孩子!”“大头儿子说小孩子要用小脑子,回答老师的问题!”.....听着这些以动画人物的口吻说出来的话,孩子总觉得特别亲切,特别有吸引力,注意力自然集中。老师也可以用游戏、故事等方法,让孩子的注意力更加持久。
二、充分利用游戏活动的形式培养孩子的听力能力。
孩子良好的听力是未来学习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在听的过程中,孩子可以直接吸收别人的经验,为自己所用。比如在体育活动结束后,中午前的短短十分钟,我设计了一个“窃窃私语”的小游戏。既能调节他们活动后的兴奋,让他们安静的吃饭,又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讲习惯。我每天让五个孩子分别跟老师耳语,然后老师或者孩子自己表演演讲的内容,让大家用动作和嘴巴猜他说了什么。别人在表演,窃窃私语的时候,教室里一片寂静,孩子们认真听,仔细看,生怕漏掉一个字。孩子们都喜欢这个小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分享和倾听的乐趣。每天十分钟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听力,还能让孩子学会说出完整连贯的句子。
第三,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
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教育活动分阶段培养幼儿的任务责任感,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会有一定的自主小学生活。比如我在开展“聪明宝宝寻宝”科学活动的时候,安排了小朋友的任务,回家找了一些小电珠、电线、电池、接线板等操作材料第二天带去上课。目的是通过孩子帮助老师准备教具,培养孩子完成任务的意识。果然,第二天,很多小朋友带来了“小电珠”、“电池”、“电线”等等。活动非常成功,孩子们情绪高涨。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孩子进行了以身作则的教育:“这些能从家里带来操作资料的孩子,能认真记住老师布置的任务,对老师帮助很大。他们是负责任的好孩子。”让孩子说说如果没人带东西,这个活动会怎么样?让孩子明白不负责任的后果。通过这种类型的教育活动,教育孩子认真负责,从头到尾,逐步树立孩子的任务意识,为孩子以后的小学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四,充分挖掘儿歌和书籍的教育功能,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提高读写能力。
良好的读写姿势是良好读写能力的基础,良好的读写能力是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面。儿歌、故事、漫画书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儿歌朗朗上口,易读易懂;孩子们永远不会厌倦阅读有趣的书。在培养孩子读写姿势的过程中,一是利用阅览室的条件,发挥书籍的教育功能;第二,把对孩子读写的具体要求编成童谣,做成孩子喜欢的书,让孩子在制作和阅读书籍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提高读写能力。比如在培养孩子正确的阅读姿势上,我们创作了一首儿歌《明亮的眼睛》:“眼睛是明亮的,保护好眼睛认真听讲,读书学习坐直,记住一尺的距离,久了往外看,欣赏远处的美景。”在反复的阅读中,孩子不仅记住了正确的阅读姿势,还会照着做。再比如培养孩子写字姿势的时候用儿歌《学习姿势》。(桌上放一本小书,眼睛离书一尺远,铅笔卡在虎口,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宽,肩膀放平,腿放平,爱学习读书画画时脑子里的正确姿势。鼓励孩子根据儿歌的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漫画书,让孩子在画这些小书的过程中掌握一个良好的“写字”姿势。拥有良好的读写姿势,会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除了以上一些方法外,教师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如:
1,以身作则,以点带面。
孩子的发展总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学习习惯好,有的孩子学习习惯差。但是,孩子也可以互相影响,互相同化。所以老师要尽量在孩子中树立好的榜样,让孩子互相促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家庭合作,* * *配合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家长是教育资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孩子习惯的培养,家长的作用不可低估。老师要经常和家长沟通,保持家里要求的一致性,和孩子一起努力,促进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让孩子在重复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掌握。
著名教育家满斯说:“习惯就像一根缆绳。每天,我们都在它身上缠上一条新绳,用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换句话说,一个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培养”不难,但需要极大的坚持和不断的强化。
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老师要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有好习惯的孩子也会有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