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沙赫人的相关介绍

乍得沙赫人的化石是一个比较细小的头颅骨、5块颚骨及一些牙齿。组成的头部同时有进化及原始的特征。脑腔为340-360立方厘米大,与现存黑猩猩的差不多,而比人类的1350立方厘米则小很多。

乍得沙赫人的牙齿、眉骨及面部结构都与人类有明显的分别。由于头颅骨的失真,故进行了一个三维的电脑重组。单从其枕骨大孔推论,它确是双足行走的。然而因为始终未发现它的颅后遗骸,这仍然是未知之数。它的犬齿与其他中新世猿相似。

乍得沙赫人的化石是在乍得被发现,介乎于2001年7月至2002年3月间出土。发现者声称乍得沙赫人是人类从黑猩猩分支出来后最古老的祖先。但是其骨骼的发现地却与其他已发现的人族化石的地方,如东非及南部非洲相距甚远。不过在

乍得亦曾于1993年发现了一个羚羊河南方古猿的颌骨。 乍得沙赫人的化石头颅骨(编号TM 266),花名为“图迈”(Toumaï,当地语言意指“生

命的希望”),可能是人类与黑猩猩的***同祖先。大部份分子钟指人类及黑猩猩于乍得沙赫人之后的100-200万年间(即500万年前)分支开来,但这说法却不被广泛接受。而最初将乍得沙赫人分类为人类祖先的物种中,亦将人类演化问题复杂化。 若图迈真的是人类的直系祖先,它的面部特征则会令南方古猿的分类出现问题。因为它的眉骨与一些后期的人科(如直立人)相似,但其形态却与南方古猿类、大部份人科化石及现今人类的不同。

另一个可能性是图迈与人类及黑猩猩都有关系,但都并非两者的祖先。图根原人的发现者瑞吉特·森努特(Brigitte Senut)及马丁·匹克福特(Martin Pickford)指乍得沙赫人的特征与雌性的原始大猩猩一致。虽然此说法得到支持,但就使得其发现失去重要性,因为在非洲亦有发现一些黑猩猩或大猩猩的祖先。若乍得沙赫人是黑猩猩的祖先近亲,则它的演化历程会蒙上阴影。再者,从乍得沙赫人可知人类及黑猩猩的最后***同祖先并不很像黑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