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作为培养数感的方法,将数感作为义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数感是对对数和运算的一般性理解,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数学判断,提出解决复杂问题的有用策略。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地解决和使用数字,是一种态度和意识。那么在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方法。
一、联系生活?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如果初级阶段的数学学习离开了学生的生活,那就更加寸步难行了。新入学儿童的生活丰富多彩。游戏、童话、动物和故事...不一定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但至少占很大比例。在数的识别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材料,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向孩子展示数的概念的现实来源和实际应用,创设有助于孩子理解数学的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数的概念的本质,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建立良好的数感。比如在教《数数》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主题图。欢快、温馨、充满童趣的画面带给学生美好的童年回忆,他们渴望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因为学生一般在幼儿园就有学习基础,会很有兴趣地数:1滑梯,2个秋千,3个木马,4架飞机...都是他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数学又是如此的无处不在;数完之后,学生们要互相告诉对方图上的是什么,于是数学就成了学生们交流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因为如果没有数,几乎不可能解释图上的是什么。再比如,在讲授“10的理解”时,还引导学生观察少数民族儿童舞蹈主题图。数了一下,有10个孩子,就得出“10”这个数。还有对“0”的理解,不仅借助大白兔拔萝卜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到“0没有任何意义”,借助米尺让学生认识到“从这里开始”,还在“思与行”中安排了“生活中常见的0”,丰富了学生对0意义的理解。正是因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数学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有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第二,在数字认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字意识
在教学中,我举出生活中与学生近距离接触的例子,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事物,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作用。
比如学习10以内的数时,学习“1”时,要求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1”所表示的事物。学生举出:1本书,1只鸟,1棵树,1根棍子,1个国家,1串葡萄,1串棍子...然后引导学生数数一串葡萄有多少颗?一捆有多少根?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代表1个个体(1支)或1套这样的个体(1支);它可以表示非常大的对象(1个国家),也可以表示非常小的对象(1只鸟)。
再比如教2 ~ 9的分合。其中一条内容是:5可以分为2和3(或者分为1和4等多种划分)。学生通过枯燥、机械的记忆或背诵来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效率不是很高。这时可以玩一个“拍手游戏”,让老师和学生拍手的总次数为5次。比如老师拍3次,学生拍2次,老师拍1次,学生拍4次。虽然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游戏,但是引入游戏后,学生的兴趣陡增,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这个例子说明,简单的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玩”中体验了数的除法和组合,增强了对数与数的变换关系的理解,即发展了数感。
再比如在“从11到20理解数”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抓住一根校棒后数数,也让学生根据数轴估算:11还是20?15呢?这样就把数感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对数有一个生动的表征,再次遇到类似情况时,头脑中就会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物,真正建立起良好的数感。
第三,练习?
“时不时的学习,是一种享受!”“学”的本义是指雏鹰练习飞翔。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学习可以看作是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即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仅仅是听数学、记数学。数学实践是学生积极发展的自由世界,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和创新的摇篮。同样,数感的培养和发展也离不开实践活动。一年级的孩子好奇心强,好动,操作、观察、猜测、交流等简单的实践活动对他们很有吸引力。在江苏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一年级实验教材第一册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设计了“认识相等、大于小于”等许多有趣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森林游戏”的场景,真正掌握数的一排、一对的关系。再比如,在“认识数和数”的时候,让学生看着书上的小动物爬山的图片说:“有多少只动物在爬山?第一?谁获得第二名?山下有多少动物?谁是第一?谁是第二?”使学生在交往中加深对“吉与吉”的体验。再如,在知道数字从11到20时,让学生抓起一根小棍子,数一数有多少;先猜一堆草莓有几个,然后数出来;根据数轴,“18是接近10还是接近20?13呢?”这样,数感的培养就落实到了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对数的意义和大小形成直观的感受。?
第四,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计算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实际背景下,用不同的方式寻找答案,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结果。比如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教学中,学生列出8+7或7+8的公式后,我会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拿着学习工具摇摆,让他们体验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通过操作学习工具,得到15,8可视为10,10+7=17,17-2 = 15;也可以把7分成2和5,8+2=10,10+5=15或者把8分成3和5,7+3=10,10+5=65438+。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我就表扬。
动词 (verb的缩写)综合应用?
数感毕竟是一种心理技能。如果说运动技能主要依靠肌肉运动,表现在外在动作上,那么心智技能主要是意识活动,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是高级的智力活动。数字感好的人会在需要它发挥作用的时候自然出现,好像不需要人有意识的控制。要达到这样的状态,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对于刚开始学习数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应该多参加各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使其对对数的理解全面。教材在这方面也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例如,在讲授“用165438理解0到20的数字”时,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数字:用一根棍子和一个计数器,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数字的构成和书写(构成和书写也可以看作是同一个数字的另外两种表示)。可以想象,一个能熟练运用这四种方式表达同一个数的学生,是不可能有很好的数感的。再比如,在学习“11到20”时,让学生“先在课本上数10,看看有多厚;再数20张看看有多厚”和“在教材里找出第8页,15页,第20页”。这种操作将“数与数”、“比大小”等对数的基本认知方法与视觉、触觉感知相结合,使学生对对数留下全面而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