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逻辑
我们来了解一下0~6岁婴幼儿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规律:
4个月后,我逐渐有了“对象永存”的初步意识。通过玩连线玩具,我建立了物体之间的主要因果关系(当我拉时,我移动)。
5个月后,我开始感知物体数量和物体数量的不同,做出不同的反应。
在六个月的时间里,我建立了“物体永久性”,并开始寻找丢失的玩具或物体。
7个月,能感知物体大小差异,会选择拿相同物品中较大的那个。
从8到10个月,玩具和电缆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进一步建立。
11~12个月,知道如何用手指表示“1”。
1~1.5岁,能从多中分辨出“1”;能找到相同的物品(对)并按自然数的顺序计数(1,2,3...).
1.5~2岁,能准确使用量词;知道“1”和“很多”的区别;从能够匹配相同(相同、相同颜色、同质)的物体,到能够从不同的认知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比如根据不同的形状或相同颜色的形状、相同形状的不同颜色、相同质量的不同颜色来区分相同和不同类别的物体。
2.5~3岁,以物量物。“5”以内的点,认识物体的配对、分类和归类以及物体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排列和排序,发现和总结事物的内在规律。
关键帮助
1.提高智力的原则:激发兴趣,开发优势智力。
提高原则是激发兴趣,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因为每个孩子都受其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优越的智力组合。应该尊重这些差异,并且可以使用高级智能组合。因此,发展数理逻辑智能的目标是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孩子以游戏的形式感受数字和数量的乐趣和新奇,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有效的引导,帮助孩子建立数学的信心和能力,从而为大脑打造一个坚实的智力愉悦单元(神经网络的优势在于令人兴奋)。
兴趣来源于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会产生兴趣。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源泉,基于兴趣的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模式。
2.两种引导方法:
招数一:抓住生活中的机遇,将游戏与智能开发巧妙结合。
生活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学习知识很容易,学会运用知识是大智慧。吃饭是一种日常需要,是一种普通的生活技能,但在吃饭上开发孩子的各个领域,却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既能激发孩子感受数词和量词的搭配兴趣,又能开始学习合理使用量词;还能让孩子的总结归纳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饭后总结一起吃的食物。你早餐吃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个?
招数二:学会用数学游戏。将数学教育融入生活游戏,让孩子在生活游戏中感受数学、运用数学、玩数学游戏。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运用数学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还可以积累丰富的数学经验,巩固数学方法,理解数学的价值,体验成功的乐趣,比如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分类、计数、比较、运算等基本的数学能力。
名师表
幼儿园的孩子对数字的敏感程度代表了智力发展的水平,而孩子对数字的不敏感则意味着智力发展达不到要求。内容摘自《培养最受欢迎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