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个性化学习活动中培养孩子的探究兴趣
时间:2014-3-24作者:陆在个性化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浦江二幼路
背景:
区域活动是个性化教育形式下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满足儿童个体发展的需要,培养儿童的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儿童的能力。在活动区,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能力,自主、宽松、快乐地学习。而探究能力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探究活动,让他们感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儿童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探究能力。”
因此,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要紧紧围绕《纲要》和《指南》的精神,让孩子运用各种感官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随着儿童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要抓住教育的契机,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和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支持者和引导者的作用。那么具体老师应该如何观察和引导呢?接下来,我将描述和分析一个案例。
案例描述:
和往常一样,个性化学习活动在下午开始,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开始自己的任务。峰峰和其他孩子一样,来到了他今天选择的活动区——数学区“破译车牌号”。
这是冯峰第一次玩“破译车牌号”。他先拿起操作箱里的车牌号,看着墙上各种颜色的车辆。他拿起一个“沪A 43521”的车牌,放在由数字和圆点组成的“沪A32512”车牌的车上。然后他按照这个方法,把“沪A”“沪B”“沪B”“老师,我做完了!”孩子笑着对我说了这句话。“你看,这真的是对的吗?车牌号有两个秘密。除了书信的秘密,还有什么秘密?”经过我的提醒,孩子重新检查了自己的车牌号。“哦,这些都放错了,点应该是对应的。”然后,他记下了所有的车牌号,重新开始游戏。这一次,他用手指着车上的号牌,一个一个地找,找到正确的号牌,放在墙上的车下面。就这样,在活动结束的时候,他把所有的车牌号都放在了正确的车下面。
分析和思考: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孩子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1,能够观察和比较材料中给出的信息,发现它们的异同。2、在老师的提问下,孩子可以再思考,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3.通过探究,可以自己解决问题。面对新的活动,孩子可以大胆探索。虽然在第一次操作中,儿童只注意了车牌中的前缀信息而忽略了材料中的点所带来的信息,所以出现了错误的结果。但在老师的提醒下,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比较,发现操作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顺利完成整个活动任务。
在以往的活动中,我们习惯直接给孩子正确的知识和经验,避免犯错,而忽略了留给孩子思考、尝试和探索的时间,导致孩子的学习停留在机械模仿上。事实上,孩子的失败过程或失败行为会引起孩子继续探索的积极欲望。所以,在学习了指南,感受了其中的精神之后,我试着放手,让孩子自己思考,大胆尝试探索。让孩子明白,任何知识都是通过人的努力发现和探索出来的。
在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中,每个老师都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和仔细观察孩子每一个活动的眼睛。关注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儿童的学习风格和特点,充分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儿童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上,教师要多给幼儿提供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地用手、用脑去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