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与自卑——读《红与黑》有感

这几天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在百忙之中翻几页。翻遍书架,我应该读了很多,但不想多读。总觉得很难在家里营造一种自觉的专业成长学习氛围,让有故事的“轻书”平静而陶醉(说到底就是不自律)。

之前在侄子的书包里发现了几本外国文学名著,一直放在书架上。这两天终于可以“起死回生”了。我在三天内读完了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这部小说是他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赢得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大多数人看小说都是关注故事情节,却忽略了微妙的情感铺垫和场景对比。我也不例外(这里需要反思)。里面很多经典句子我都不记得了,但主角“连”的影子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很久了。让我想静下心来品味和写作!

故事梗概我就不赘述了,因为我觉得看过的人不需要我啰嗦;我没看过,也很难只用几句话就理解故事背后主人公在做什么(有兴趣可以百度一下)。我在这里只想谈谈我对这个人物的理解。

对于这样一部意义深远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我无法深刻理解作者赋予它的时代价值,所以不敢妄加评论。至于这部作品的“红”“黑”这两个名字所代表的拿破仑战争的英雄时代和可鄙可耻的复辟时代,我更愿意从现代人性的角度理解为“于连所拥有的勇敢热情”和“为了达到目的而违背道德的黑暗和虚伪”。

如果以今天的道德标准来评判朱利安,毫无疑问他是自私和可耻的。为了达到贵族名流的等级,为了成就自己的飞黄腾达,他极力欺骗自己的感情,用自己所谓的聪明才智来唤起别人的喜爱和欣赏,来满足自己那一点点的胜利感和征服感。

但是,我觉得这种看似“勇敢”的背后,恰恰是他的自卑。记得有个心理学家说过:越是自卑的人,越渴望通过成功来证明自己。刚来镇长家的朱利安,只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家庭教师。面对温柔善良的德瑞纳女子,他一步步实施自己的“勇敢”计划,最终赢得市长夫人的芳心,只为证明自己并不卑微。

后来,他被送到一所神学院。当他第一次看到主任皮拉尔先生时,他吓得两腿发软,瘫倒在地上。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当他在装饰主教堂时,当别人望着离地面40多英尺的被虫子啃过的木头望而却步时,朱利安用“勇气”再次征服了司夏神父,终于获得了去巴黎的机会。

来到巴黎拉莫尔侯爵的家后,朱利安努力工作,业余时间看书。他并不鄙视拉莫尔侯爵的妻子和女儿,因为她们的傲慢和冷漠令他厌烦。事实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朱利安强烈的自尊心。正当于连的工作蒸蒸日上,一切都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的时候,玛蒂尔德小姐的行动打破了这种平静。面对玛蒂尔德小姐的表白,于连决定拒绝,但毕竟没有抵挡住内心的“勇敢使命”。这期间他也很痛苦,因为连玛蒂尔德小姐这种又爱又恨的任性行为都给弄糊涂了。玛蒂尔德小姐爱不爱他?这再次证明了他征服玛蒂尔德不是因为爱情——渴望得到认可,而是因为自卑!

要说真正的勇敢,我其实觉得是在小说的结尾。朱利安因枪杀德雷纳未果而在法庭上表达对资产阶级贵族的不满,最终被判死刑。玛蒂尔德建议他上诉,但他拒绝上诉。此时的他,已经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内心和死亡,他真的懂了,也感受到了爱!他死的时候,玛蒂尔德用她最崇拜的玛格利特女王曾经埋葬她心爱的情人的方式埋葬了于连,而那个女人德瑞娜在她死后第三天,抱着她的孩子死去。

小说的结局是悲剧性的,主角的命运注定是悲剧。我在想,是什么导致了他的悲剧?除了当时的政治体制,难道就没有他自己的原因吗?凭着他聪明的智力,超人的记忆力,可爱精致的外表,他可以很成功。或许是他的自卑,又或许是他的欲望!

现实中,有时候我们不是这样的。有时候因为自卑,我们太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当你得到表扬和赞美的时候,你就会自信。当你遇到讽刺的时候,你会很沮丧,怀疑自己的人生。有时候,我们会被名利蒙蔽双眼,迷失方向,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试图通过别人的肩膀成就自己。这时,我们忘记了: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努力做好自己,成功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