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好学生一回家就爆炸?是的,这孩子一整天都在假装。
前几天朋友很生气的给我打电话,说他气的要心脏病发了。
问了才知道。原来是她刚上一年级的小公主。放学后她总是无缘无故地在家里发脾气。稍微不开心就会对奶奶爷爷大喊大叫,有时候还会骂人。
我让她放心,孩子们通常都很聪明,对人也很有礼貌。可能是因为刚上小学,压力有点大。先了解情况再想办法解决吧。
结果朋友突然被戳中痛点,激动地说:
其实不只是朋友的宝宝。我认识的所有孩子,包括大宝在内,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两面性”。
特别是在学校和幼儿园,她像猫一样听话,但是一回到家就任性,发脾气。
为什么孩子会有「两面人」,如何解决?今天,我们来深聊一下。
1.固有的界限感
孩子其实很敏锐。他们有很强的“边界”意识,会根据环境切换不同的人际模式。
在熟悉的环境中,面对亲密的家庭成员,孩子呈现的是真实的自己,他不需要“展示”也不需要“伪装”;但是在学校或者其他不熟悉的环境中,他们会本能的掩盖自己的一些需求。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因为不仅是孩子,大人也是,更是如此。
试想,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没有人会以家人相处的模式对待单位里的同事或领导。
2.逐渐“社会化”的标志
众所周知,在一个婴儿的眼里,他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的人和事都得围着他转。但这种“万能感”会随着孩子的成长一点一点被打破。
尤其是当他开始集体生活的时候,孩子会强烈地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很多事情是他无法控制的。
渐渐地,他开始接受自己的“不会”,会主动适应外界环境,比如遵守幼儿园的规则,努力做一个“好学生”。这其实就是孩子社会化的过程。
“窝里跨”也要看情况。
当然,除了以上两个宏观层面的原因,孩子“躺窝”其实还有更直接、更具体的原因。
但是,在分析原因之前,首先要搞清楚孩子的“躺在窝里”属于以下哪种情况:
1.发泄情绪和压力
这种情况造成的“巢中横”会呈现出一个比较明显的“阶段”。一般集中在:
其实,无论是进入幼儿园的小娃娃,还是进入小学的被他们称为豆子的小家伙,在进入集体生活后,都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熟悉自己的老师、同伴和周围的环境。
他们也会努力展现自己好的一面,不被老师和同龄人“嫌弃”,尽快融入。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想要一直乖巧温顺,需要很大的意志力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内心也会积累很多压力。
虽然很多孩子因为太小或者不懂得表达而选择不说话,但是这种情绪或者压力一直都在,需要释放。
更重要的是,对于孩子(以及成年人)来说,意志力不是取之不尽的,它是一种有限的资源,用完了就没了。
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和约翰·瑟尼(John Thirny)认为,人的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样,如果过度使用就会磨损。
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们专门做了一个“萝卜实验”。他们邀请了一群不吃饭的饥饿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这些学生被分成三组:
心理学家认为,第三组学生解决问题的时间最短的原因是他们在抵制“饼干”诱惑时消耗了太多的意志力。
同样的道理,孩子在学校一直努力表现出“好孩子”的聪明,这需要很大的意志力。
回到家,他们控制情绪的意志力也接近空槽。所以一旦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很容易爆发。
这让我突然想起了电影《奇迹男孩》的男主角奥吉。他因为“畸形脸”被同学嘲笑,甚至被暴力欺负,但他在学校从未表现出任何反抗。
但回到家,他的情绪彻底爆发了,对父母和姐姐发脾气,发泄怨气。甚至在所有人都关心他的时候,他都不理。
奥吉的表现是典型的意志力耗尽后的情绪宣泄。
在学校,为了不与人争执,他消耗了太多的意志力。回到家,他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怪兽”,让它出来“伤人”。
2.过度放纵是不正常的
除了阶段性的“情绪崩溃”,还有一种“躺在窝里”,这是由于养育者无条件的爱和纵容导致的规则意识的缺失和不合理的霸权。
现在的家庭,基本上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人转,大家手里都抱着孩子。
这种情况,尤其是在有老人参与育儿的家庭(不是对老人有偏见,很多老人的育儿观念很先进,值得学习)。
虽然这些看起来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如果每次都因为孩子哭闹、泼水或者年幼无知而打破了规则和底线,那规则就不是规则了。
久而久之,孩子会逐渐形成一种潜意识:你定你的规矩,我不想做,谁也没办法。
就像卢梭说的:你知道什么方法可以让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家庭,父母无底线无原则的让步都不是爱,而是伤害!
1.社会关系变了。
在孩子3、4岁之前,主要以家庭生活为主,需要处理的主要关系是亲子关系。
但是从他进入幼儿园开始,孩子的人际关系中又多了一个很重要的成分,那就是同伴关系。
而这两种关系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亲子关系更多的是父母给予,孩子接受;同伴关系需要“你来我往”。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平等相待。
当孩子从无条件付出、包容的“亲子关系”过渡到需要付出回报的“同伴关系”时,一定会遇到不知道如何对待自己、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
面对未知,为了避免受伤,孩子会先把自己包裹起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探索。
这也是他们在新环境下一反常态的优秀或者胆小的原因。他们其实是在保护自己,也是在试探。
2.缺乏社会经验和能力
孩子在新环境中的惊人表现,也与他缺乏社会经验有关。
孩子会发现,在家里和父母相处的方式,在外面的世界根本行不通。因为没有人会像他的父母那样无条件地接受他,更不用说给予并容忍他。
这个时候,很多孩子会胆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与同龄人或老师相处,有些孩子甚至不知道如何说话和交朋友。
其实很多朋友都跟我说过,他们家宝宝“太孤独了”(不合群),让他去找同学玩,他没去。如果他的父母说得太多,他会生气。
其实孩子渴望和同学一起玩,只是因为他确定大家都会接受他,不知道怎么融入,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而父母一直在“督促”孩子去社交,实际上增加了他对困难的恐惧,因为此时此刻,孩子心理上还没有准备好,强行把他推出去的效果会适得其反。
所以,在外面“胆小”的孩子,往往不是真的胆小怕事,而是不懂得和老师同学相处,这是社交能力不足造成的。
只要以后社交能力能赶上,情况会有很大改善。
我们已经明白了孩子“家里的小鬼子,家里的小绵羊”的道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药物引爆器”。
1.情绪爆发“在窝里”,这样做。
给孩子准备点好吃的,补充葡萄糖。
前面我们提到过,情绪型的“落巢”主要是因为在学校压力太大,导致意志力太强,回家后没有意志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所以,如何提高意志力是关键。
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补充葡萄糖时,他们的意志力会得到恢复和提高。这似乎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会想吃甜食。
所以,多给孩子准备一些放学后和开学前几个月的零食,等他们结束了学校生活再吃一些。
体内葡萄糖多了,意志力得到补充,情绪就不那么容易爆发了。
②多运动,多玩游戏释放压力。
多运动,尤其是散步、跑步等有氧运动,可以帮助孩子有效缓解学校的压力。
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40名年龄在10-14之间的学生被分为两组。一组乘公共汽车去上学,另一组步行去上学。结果显示,乘车组儿童的收缩压上升幅度是步行组的3倍,张力是步行组的2倍。
可见,步行上学是帮助孩子减压的好方法。
另外,和孩子玩一些减压游戏也很有效。
比如大宝压力大的时候,或者学习上害怕困难的时候,我会叫上川爸爸和孩子一起玩“减压游戏”:
有时候是枕头大战,有时候是快跑,有时候是踢足球或者干脆涂鸦拼接,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沉浸其中。
其实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用合理的方式发泄情绪,达到目的。
③保持冥想,保证睡眠。
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力可以像肌肉一样锻炼。增强意志力的方法之一是冥想:为了让孩子有“静下心来”的定力,尝试正念练习。
研究人员做过实验,发现每天冥想5-10分钟,持续2个月,可以增加大脑灰质,提高意志力,改善睡眠不足,可以一箭多雕。
2.不规则的“在窝里”,这样做。
(1)确立原则,防止“无底线”妥协。
孩子之所以“窝里横,外头胆小”,是因为家和学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秩序。
家里的“无序”和学校的“有序”,让孩子更加依赖家里的环境。但是这种无序的状态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所以,所有的父母都要明确,爱是无条件的,是有原则的。
建立家规,建立奖惩制度;同时,明确“底线”,告诉孩子一定不能做的事情: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逐渐明白,家和学校一样,是一个秩序井然的地方,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建立“规则感”。
(2)养育者统一养育的观念。
小孩子最“聪明”,特别擅长“人见人上菜”。
他们执着于每一个养育者的特点,非常清楚该做什么,找谁会有更高的成功几率。
这也导致如果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不一致,很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有“挡箭牌”,规则感无法建立。
因此,家庭中的所有照顾者必须对规则有一致的理解,并积极执行。
3.“外懦弱”,做到这一点。
父母放手,让孩子学会解决同伴关系。
我发现很多家长在孩子社交的时候特别喜欢“代劳”。尤其是孩子闹矛盾的时候,家长还没等孩子好多少就激动了。
其实大宝小时候,我也遇到过这样的烦恼。怕孩子一起玩,互相冲突,不知道怎么办。
后来我查了很多资料,我自己也做了很多回答,找到了一套方法,那就是:教孩子处理自己的事情。
尤其是在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这些对大人来说看似麻烦的时刻,恰恰是孩子提高社交能力的好机会。
让他们独立面对矛盾,这是良好“同伴关系”的必由之路。
如果这时候家长冲出去,其实是直接帮孩子解决麻烦。孩子什么都没学到,以后和朋友发生矛盾还是会很迷茫。
一直都是父母在管,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他们遇到问题就会想到父母,潜意识里会选择退缩和逃避,会越来越不适应同伴关系。
②练习“破冰”技巧,打破社交僵局。
最常见的“破冰”技巧就是主动询问。比如,孩子可以在家和父母一起练习场景模拟。
当孩子想和他的伙伴玩的时候,他可以说:我可以和你玩吗?我可以加入你们吗?
虽然问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但并不总是管用。尤其是孩子有了“小团体”意识后,直截了当的询问往往会遭到拒绝。
这个时候,孩子能做的就是主动在“小团体”里找事情做,让他们的朋友看到他们的“价值”,我也能帮他们解决问题/带来快乐。
这个方法是我从成人之间的社交方式中总结出来的。想融入一个陌生的群体,可以求助。
比如我第一次去大宝的家长会,很多妈妈都是老熟人,大家聊得很开心。这个时候,强行加入是很难的。
可以通过一些小的“要求”来实现。你可以问一个或多个母亲,“你有笔吗?我能借吗?”
像这样的“小要求”是最容易拉近陌生人距离的方法。
对于孩子来说,这一招也适用。适当求助,让朋友感到“被需要”也是一种“破冰”方式~
③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社会心理。
社会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孩子都会遇到挫折。这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先把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然后再去疏导自己的心理。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父母从孩子小时候的故事中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遇到“交友”的烦恼。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我们,但这不代表我们不好。
然后,孩子放下事情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下一步做什么:
其实好像很多孩子都会有问题,即使是大人也难免会有类似的情况。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不必惊慌,更不用说担心。先明确孩子“两面人”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当然,别忘了给孩子空间和时间。
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也不是一天能养起来的。
无论如何,孩子出现“两面人”是好事(除了今天讨论的“窝里躺着,外面胆小”,还有一种就是在学校很乖,外面很野)。说明他长大了,开始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只是他的意志力不够强大,无法始终如一。被条条框框压抑了很久,回到家需要放松一下。
家里有二胎的优势,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现在,鲍尔是大宝的专属精神SPA治疗师。每天睡觉前,大宝总会和妹妹玩一会儿。他会暂时忘记自己的小学生身份,根据妹妹的年龄有各种傻乐。他们每天都笑得前仰后合,忘乎所以。然后,清空身体和大脑,轻松入睡。
挺好的。
这些行为明明是缺爱,家长却沾沾自喜的认为孩子是高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