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正确、漂亮、流利地抄写下面这段话。(2分)
正如天体通过运动保持活力一样,君子应该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地球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一个绅士必须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美德来承担这个世界。
2.下列各项中,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 )(2分)
A.干(hé),卷(quán),酿(niàng),一丝不苟(gǒu)
B.收敛(liàn)发(shuò)滑稽(jī)忍俊不禁(j ī n)
C.憔悴(qáo),微笑(nü),安静(mü),晕眩(xuán)
D.抽泣(chuò),感觉(kài),原谅(sh),磕磕绊绊(niàng)
解析:选项B中“收敛”的“收敛”应读作“Li m 4n”;在选项C中,“晕眩”一词应改为“Xuàn”;备选案文D中的"跌跌撞撞"一词应改为" liàng "。所以选a。
3.下列词语中有一个是完全正确的(2分)和(b)
A.把它放在你自己身上,并倾听它。
B.奇迹般的瘦骨嶙峋的人突然意识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C.我梦想从仙露桨的疲劳中得到更好的结果。
D.各有各的美,收获未满,是孤舟。
解析:选项A中的“欢”字应写成“恒”;选项C中“不止一个域”的“域”应写成“芯片”;选项D中“美不盈收”的“盛”字应写成“胜利”。所以选b。
4.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的错误之一是(D )(2分)
A.语文老师每次讲到精彩之处,都会忍不住把袖子捋得越来越高,甚至忘记了上课时间。
他知道最好的方法是和所有人保持一致,但他拒绝做一个唯唯诺诺的人。
C.西游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的英雄梦,神奇,除恶,取乐!
D.2013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十号。多么令人震惊的消息!
解析:选项D中的“骇人听闻”是贬义词,不能用来修饰“神十”的发射。
5.下列没有病句的句子之一是(B )( 2分)
A.全班同学和成员都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对麻雀来说,一只狗应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
C.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D.中国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解析:此题也可以使用“逐句排除法”。一个句子因为并列不当而生病。当单词或短语组合在一起时,它们可以并置。什么样的词可以并列是有一定规律的。任何不规则的并列都是不恰当的并列,导致病句。这个问题中的“同学”和“团员”两个概念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的,语义交叉,不能并列。其中一个应该被移除。C句的起因是介词“通过.....”形成主宾关系,使得句子没有主语,所以要去掉其中一个介词。句子D是句子的混合。一个分句的结构是完整的,但它的宾语被用作另一个分句的开头,不仅使后面的分句缺少主语,而且使整个句子不通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个从句前可以加逗号,最后一个从句要改成“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6.选择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A )(2分)。
A.黄色的花是优雅的,白色的花是高贵的,紫色的花是热烈而深沉的,在秋风中飞溅而盛开。b .蔡老师帮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对手,还写信安慰我,说我是一个心清的学生。
C.野花遍地。它们混杂在一起,有名字的和没有名字的,散落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眨着眼睛。“很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放在那块石头上。不用担心下一步。听我说。”
解析:选项B中,直接引用“反对者”和“反对者”要用双引号括起来;在备选案文C中,应在"之后添加一个冒号。野花遍地”来表示解释;选项D中,“他告诉我”后加逗号,“说”在两边。所以选a。
7.下列连接不正确的项目是(A) (2分)
A.青郭郭-散文-法布尔-德语
B.西游记-小说-吴承恩-中国
C.皇帝的新衣-童话-安徒生-丹麦
D.济南的冬天-散文-老舍-中国
分析:A选项法布尔斯应该是法国作家。
8.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适的是(C )(2分)。
(1)阳光照射在身上,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绽放:一朵鲜艳的花。
很快,它把它的小脑袋从土里探了出来,渐渐地,种子变成了芽。
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自己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的从土壤中吸取养分。
虽然它正经历着黑暗的恐惧和暴雨的袭击,但它依然在艰难地成长。
这颗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嘲笑它,排挤它,以为它只是一颗普通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
9.下面一段表达了一位长辈对年轻人的鼓励,在横线上填上了作文与整段和谐的比喻。(2分)
年轻人,我是过去,你是未来;我只是一片树叶,你是一棵大树(一片森林);我是蜡烛,你是明灯;我只是一条小溪,你是一条大河。
10.走进经典。(***4分)
成功的花朵,人们只羡慕她现在的辉煌!然而,当初,她的蓓蕾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下了牺牲的血雨。
这首诗是中国著名女诗人冰心的诗。寓意告诉人们不仅要看到和敬佩别人成功的荣誉,更要理解这种成功背后的付出。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挣扎和努力,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到达成功的巅峰。《星星》和《春水》是她的代表作之一,主题诗是母爱、纯真、自然。
11.阅读下面的寓言,回答问题(2分)。
当蜂蜜漏出房间时,许多苍蝇飞去美餐一顿。蜂蜜太甜了,他们舍不得离开。然而,就在这时,它们的脚被蜂蜜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他们后悔了,嗡嗡地说:“可惜我们因为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丢了性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不应该因为贪图一时的享受而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者说,人不应该因为贪图一时的享受而捡芝麻丢西瓜。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做题,(6分)
材料一:语文课,老师强调“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少年在读书的时候,学生要好好学习,好好读书。
材料二:据调查,现在大部分中学生的课余时间都被大量的作业、课外补习班、打游戏、聊QQ所占据,阅读时间越来越少。
材料三:文章《看书的外国人和‘玩手机的中国人’”报道,相比于喜欢在公共交通上学习的外国通勤者,中国人更喜欢拿出手机刷微博和微信。一次出差,记者看到三个外国人和三个中国人在等车。外国人只是安静地阅读或轻声聊天。中国人手里拿着手机,低着头玩。
(1)对于材料2和材料3,请谈谈你对中国人目前阅读状况的看法(2分)。
答:大部分人都在玩游戏,用微博和微信。
(2)为了营造多读好书的氛围,请推荐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2分)
答:立志读尽天下书(苏轼);书用之,恨少,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陆游);学习是首先要立足的,学习是以读书为基础的(欧阳修);书籍是制造灵魂的工具(雨果)
(3)同学肖伟,课余时间除了做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还在外面打游戏。写作时,他绞尽脑汁,也写不出像样的作文。他的父母绞尽脑汁,劝他多读优秀的课外书。他说书没有意义,玩游戏很爽。如果让你去劝他,你会怎么说?(2分)
答:肖伟,古人云:“读书如写作。”经常阅读优秀的课外书,可以帮助你提高写作能力,陶冶情操。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13.根据课文填空。(***6分)
1)无奈花落,似曾相识燕归。(晏殊《浣溪沙》)
我为明月担忧,我将随风而至夜郎溪。(李白的《听说王长龄走了,搬去龙标窑寄此》)
(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4)商界女强人不知亡国恨,隔江还唱后院花。(杜牧《博秦淮》)
⑤描写钱塘湖早春花草美景的句子是:花儿越来越诱人,浅草可没有马蹄铁。
⑥马致远的《天井沙·秋思》描写景物的气氛是萧条、寒冷、荒凉。诗是:藤枯老树昏;古道西风瘦子。
二、阅读理解(34分)
(1)读《河中石兽》完成题14 ~ 16。(9分)
河里的石兽
(1)沧州南部,一庙临江,山门在江,两石兽沉。十几岁时,和尚筹钱重修,求水中石兽,得不到。我以为是顺流而下,数着船,拖着铁钯走了十几里,却没有了踪迹。
(2)一个讲经人搭起了帐篷寺。他听了,笑着说:“我这一代学不会物理,是个木杵。怎么能因为暴涨而带在身边呢?它在石头里又硬又重,在沙子里又松又浮,在沙子里又沉又深。沿河求索,岂不颠簸?”公共服务才是真理。
(3)一个老河兵听到这话,笑着说:“石头丢在河里,应该找上层。盖石坚实沉重,沙子松散漂浮,水冲不动石头。它的反激发力会在石头下面的迎水处咬沙子,逐渐激发加深。当石头在中间时,石头会掉进坑里。如果再被咬一口,石头就会反复转动,逆流而上。求底,固;在求索之地,岂不更坎坷?”
(4)如其所言,果在千里之外。不过,这是天下事,但知道一个,不知道另一个有几个,能不能合理猜测一下?
14.下列句子中增加的一个词是(c)。(3分)
A.一座寺庙靠近河边b .山门位于河中(坍塌)
C.读书十多岁(读书)d .但认识一个(只)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非木柿子,为了暴涨怎么带?
这不是木屑。怎么会被河水冲走?
可是,天下事,只知一个,不知另一个有几个,那么是否可以以理服人呢?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上有太多只知道一件事,不知道另一件事的事情。能不能根据一点点事实做出主观判断?
16.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2分)
答:事物的变化很多,不能凭主观臆断来判断事物。(才说得通)
(3)阅读精彩动物戏,完成17 ~ 20题。(10分)
精彩的动物游戏
①玩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通过玩耍,我们可以激发我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我们的创造力。动物呢?他们玩吗?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动物也是玩耍的高手,有些甚至值得学习。
②离我们最近的狗是玩耍的高手。每当我们带它散步的时候,它就会来回奔跑,还经常摆出前腿微弯,臀部向后翘的姿势,不停地摇着尾巴,仿佛在告诉你:来,我在这里,陪我玩。
那为什么动物会玩呢?科学家通过艰苦的研究发现,动物游戏是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练习。
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玩法。老虎、狼、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出生后不久,就接受了父母的“特殊训练”,练习伏击、奇袭和冲刺。为了提高技能,他们的父母甚至带着小动物进行“实弹演习”,让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掌握捕食技能。对于一些弱小的食草动物,一出生,父母就会训练它们不规则的奔跑,互相追逐跳跃,训练它们快速转弯等等。这些技能会成为他们日后逃跑的法宝。
⑤不仅不同动物的玩法不同,就连同一种动物,公母的玩法也不同。比如母猴从小就和妈妈一起玩梳毛游戏,为将来成为妈妈做准备;而雄性猴子则更喜欢拳击和摔跤游戏,为将来抵御外敌入侵而练习“看家本领”。
⑥玩耍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就像举重锻炼肌肉一样。因此,一些科学家甚至称玩耍为“大脑的食物”。而且动物的智商和玩的时间成正比。海豚是典型的善解人意的玩家,大部分时间都在玩耍,甚至在捕食的时候。黑猩猩比其他猿类玩耍的时间更长。现在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聪明了。
⑦科学家把袋鼠、考拉、袋熊三种典型的动物放在一起,发现喜欢玩的袋鼠比不喜欢玩的考拉脑容量高,喜欢玩的动物更活泼、更有吸引力,大脑也更发达。
那么玩耍是如何促进大脑发育的呢?发现小动物出生时,由于活动量小,连接其脑细胞的神经是过剩的。这些多余的神经如果不使用,就会逐渐退化。动物玩耍时,器官和神经都被调动起来,大脑需要更多的能量,无形中锻炼了脑神经连接。在“玩”的刺激下,大脑越来越发达,脑容量相对增加。
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动物玩耍的秘密将为我们所知,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需要我们去探索。让我们拭目以待。
17.以下四个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是(C )(3分)。
A.本文采用逻辑顺序逐层解释“动物戏”。
B.文章第(4)段“特训”“实弹演习”中的引号,生动有趣。
C.文章第一段多次使用反问句,语气强烈,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起读者思考,引出下面的详细介绍。
d第9段告诉我们,关于动物玩耍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启示我们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
(文章第① ③ ⑧段多次使用修辞句式,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引出下文详细介绍)
18.阅读文章第8段,说出是否可以删除增加的“研究发现”这个词,为什么?(3分)
例如:它不能被删除。“研究发现”是指“科学家经过仔细研究后发现的”,说明信息来源,表明这些知识和结论是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可信度,体现了解释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去除后,信息来源不明确,结论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降低。
评分点评:此题3分。表明态度(不可删除)并说明词义,1分;对描写内容、表达效果以及其中反映的语言特点的分析是1,对删除后的不足之处的分析是1。
19.下划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用例子来说明有波浪线的句子。(2分)
20.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动物玩耍的秘密将为我们所知,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需要我们去探索。这句话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答:我们要有一双观察的雪亮的眼睛,一颗不断探究的心,一颗时刻好奇的心。
(4)读《十三岁男孩的悲哀》,完成21 ~ 25题。(14分)
一个十三岁男孩的悲伤
儿子桑燕和同学去爬山,出了点小意外。他的左腿和小腿骨折,在骨科医院接受治疗。
(2)这是桑延昌第一次因伤住院,前来探望的人络绎不绝,带来了各种营养品和水果。我和老公也轮流陪他值班,每天尽量给他做好吃的。
3家里有钱,这个时候想让孩子享受良好的照顾。
(4)那天中午,我端着家里煮的冬瓜排骨汤开车去医院的时候,病房里静悄悄的,桑燕旁边的病床空着,只有桑燕在,我到的时候老公已经赶回去处理业务了。
⑤我把热气腾腾的排骨摆了出来,这是桑妍从小到大最喜欢吃的,每天都吃不厌。但这一次,他没有表现出我熟悉的热情。他只是看了一眼,说:“妈,以后别给我送饭了。我想吃医院的饭。”“怎么了?”我有点惊讶。“医院的饭菜这么粗糙,怎么可能在家里好吃?”
⑥桑燕没有回答我,只是说:“别让那么多叔叔阿姨拿着东西来找我,好吗?”
⑦我看着他发呆——我在这个十三岁男孩的眼睛里看到了一些柔和的悲伤。
我温柔地问他:“告诉妈妈,为什么?”
⑨桑颜犹豫了一下,转身指了指旁边的床:“因为我不想让那个哥哥难受。”
在桑燕旁边的病床上,有一个比他大两三岁的男孩,小腿粉碎性骨折,已经住院半个多月了。我不知道桑妍为什么这么说。于是我问:“为什么哥哥会难过?”
“因为……”桑燕说:“你知道吗?他没有妈妈,爸爸在工地上班,没时间照顾他。工地上的人有空就轮流陪他,但是没人给他带好吃的,他只能吃医院的饭。妈妈,看,他的橱柜是空的。甚至没有一盒牛奶,但是你给我买了所有的东西。他看了会心疼。以后我跟他吃医院饭,我陪着他,他就不好过了……”
我的心不由得软了下来,因为这个十三岁少年的善良——这些日子,我只关心他,为他的受伤感到难过,为他的康复担心,全心全意照顾他,却忽略了那个在工地上受伤的少年,他的父亲就在旁边,他的处境,他的感受。我忽略了我们对桑妍丰富的爱,这会让这个同样在疾病中孤独的男孩更加孤独,或者自卑,难过...桑颜一定是捕捉到了他的眼神,一定是流露了这样的感情。
但是,我还是不想委屈儿子。于是我说:“那以后我多煮点。你愿意和那个哥哥一起吃饭吗?”你也可以把其中的一些东西给你的兄弟..."
“不好。”桑燕打断我,“妈妈,这样他会觉得我们可怜他。我不想那么做。如果是我,我不会希望别人可怜我。妈妈,就让我在医院吃吧。没事的。”
我的视线突然模糊了,然后我伸手轻轻抱住了儿子。我很惭愧。这一刻我看到了我的爱是多么的自私和狭隘。我是一个成年人,受过高等教育,对善良的感知还不如一个十三岁的男孩。
桑炎还是不太懂,甚至不太懂这个世界,但他本能地知道,善良是。
那么,我有什么理由不能成全他的好意呢?
21.第四段下划线句子的描述是什么?分析这个描述的作用。(4分)
答:用环境描写写出病房里的寂静,设置悬念,为下面写桑闫希会不再让“我”送饭做铺垫。
22.桑炎的言行导致“我”心理变化的过程是。(3分)
答:惊讶-惭愧-理解。
23.文章第7段反复提到“十三岁少年”。请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其功能。
答:结构上,题目中的“十三岁少年”前后呼应;内容:强调桑颜只有十三岁,年幼。这种善良是最本能的,和我对孩子的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4.综合全文考虑,下列句子中最不适合填入16段横线的一句是(D )(3分)。
A.不要在疾病面前炫耀自己的健康,也不要在贫穷面前炫耀自己的富有。
B.简单的饭菜面前,藏着碗里的美味和丰盛。
C.注意细节,观察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
D.为人善良,乐于奉献自己,热心助人。
25.第二天吃饭的时候,隔壁床的哥哥发现桑燕和他一样在吃医院的饭。他会怎么想?请用第一人称写一篇我弟弟在隔壁床的心理描写。(60字左右)(4分)
回答:内容2分(可以用来表达惊讶、怀疑、揣摩、思考、讨论、表达情感。相关内容为1,丰富内容或细节为1);语言表达2分(流利1分,流利生动或文采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