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竞争谁占上风?
软饮料行业由两大巨头主导。可口可乐公司占据4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百事可乐以约32%的市场份额向可口可乐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软饮料大战”的主要参战者。他们为零售货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使用的武器包括:源源不断的新品、大幅的价格折扣、庞大的促销团队、巨额的广告和推广预算。
可口可乐背景:
可口可乐是世界著名品牌,有100多年的历史。单从它存在的时间来看,我们可以断定可口可乐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品牌。当我们仔细回顾可口可乐的成长历程,会发现它也是一本关于品牌管理的教科书。
可口可乐是药剂师约翰·彭伯顿在1886年发明的。1891年,可口可乐公司正式成立,三年内销往全美。
虽然关于“可口可乐”这个名字有很多不同的传说,但“可口可乐”的英文名其实是当时彭伯顿的助手兼合伙人会计师罗宾逊起的。他们觉得“两个大写的C字会好看”,所以用了“可口可乐”。“古柯”是从可可树的叶子中提取的香料,“可乐”是从可可果实中提取的成分。可口可乐的商标一百多年来都没变过。中文名“可口可乐”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翻译得最好的名字,无论是“Coca-Cola”还是“Coca-Cola”,既保持了英文的音,又比英文有趣。
“可口可乐”最早与中国建立关系是因为可口可乐公司于1927在中国、天津和上海设立了装瓶厂。从此,“可口可乐”这个名字逐渐被中国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接受和喜欢。到1933,上海可口可乐厂已经成为美国以外最大的装瓶厂。当时,“可口可乐”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人所熟知的为数不多的世界知名品牌之一。
从65438年到0978年,中美宣布建交的那一天,可口可乐宣布成为第一家回归中国的国际消费品公司。截至目前,可口可乐已在中国建立了20多家装瓶厂,年销量超过3.2亿箱。截至目前,可口可乐公司及其他合作伙伴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已达8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可口可乐全球第五大市场。可口可乐已经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国际品牌。
百事背景:
百事饮料国际集团是世界知名的美国跨国公司,其全球年销售额已达270亿美元。在《财富》杂志2001年刚刚公布的“美国最受赞赏的公司”和“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调查结果以及各行业排名中,百事公司位列“全球和美国最受赞赏的公司”,在饮料行业排名第一。在该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百事公司排名第63位。
百事公司在中国设厂1982。加上刚刚在深圳落成的一家装瓶厂,合资企业超过30家,总投资近5亿美元。它旗下的百事可乐、七喜、美年达、浪潮,包括亚洲、北冰洋、天府、佳得乐、都乐,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
百事是一个成功的大企业。自1898年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期间濒临破产,生意惨淡,但仍能力挽狂澜,大踏步迎来今天的辉煌。百事公司的成功,像所有成功的企业一样,得益于其富有远见的领导、其商业战略、严格的管理和不断推出适应市场的创新产品。但百事独特的成功经验中最重要的是它赋予企业和产品的文化。
百事品牌的理念是“无限渴望”,倡导年轻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言下之意,对于年轻人来说,机遇和理想有着无限的空间,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遐想和追求。为了推广这一理念,百事公司选择足球和音乐作为品牌基础和企业文化载体,在广告和社会公益活动中使用杰克森、“小甜甜”、郭富城、王菲、陈慧琳、郑秀文、周杰伦、小贝、里瓦尔多、卡洛斯、范志毅、李玮峰、齐虹等一大批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倡导企业文化所倡导的精神,使百事公司的“新生代选择”得到推崇。这样,很多人就明白了为什么百事的产品从简单的包装到运动系列、功能系列的拓展,都刻意体现出一种动感欢快的风格,从而让很多年轻人成为百事的忠实热情的消费者。
百事文化不仅是一个企业,更是一个社会。它通过对其产品的推广深刻影响了一大批人,反过来又推动企业按照这种文化的定位不断创新,并保持了100多年的旺盛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