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准确歌唱的能力
歌唱是人类最本能的音乐表达方式之一,也是一种很好的情感表达方式。《国家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自然、自信、富有表现力的歌唱是歌唱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对于小学生,唱歌姿势好,声音柔和,位置高;歌唱语言清晰;丰富的情感表达是小学阶段应该具备的基本歌唱技能。这些技能的获得离不开实践活动和具体训练。在训练中,教师要注意避免枯燥乏味的技能训练。因此,教师创设各种生动、有趣、有效的音乐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中逐步习得这些基本功,提高歌唱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良好歌唱姿势的培养。从小培养学生保持正确良好的歌唱姿势是歌唱的基础。如果歌唱姿势不正确,会影响歌唱的呼吸和发声。正确的歌唱姿势要注意身体自然勃起,头部略显威严和充满活力,肩部放松并略向后伸,双手自然放下,腹部微收,全身处于积极的状态,没有僵硬感。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歌唱姿态。在学生唱歌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趴在桌子上唱歌,一些学生懒洋洋地靠在椅子上唱歌,一些学生手撑着下巴无精打采地唱歌...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老师通常会训斥学生,要求他们按要求坐好,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方法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学生很快就“原形毕露”,忘记了老师的话。学生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唱出自己的感受?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活动,不断提醒和强化学生保持正确歌唱姿势的观念,避免使用生硬苍白的语言教育学生,可能会取得比简单训斥更好的效果。比如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展示下图,和学生玩一个“看一看,学一学”的游戏。让学生直观地观看图片中几个学生的手势,识别哪个手势是正确的。然后号召全体同学一起学习正确的姿势。通过比较和亲身经历,学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演唱雄浑有力的歌曲时,可以设计一个“向解放军叔叔学习”的活动。学解放军叔叔昂首挺胸、精神饱满的站姿,欣赏一个军叔叔唱的一首歌,甚至让学生站起来,学解放军叔叔的样子,挺胸收腹,把歌唱得有朝气有力量。再比如,在学习唱节奏缓慢、旋律优美的歌曲时,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教,学生只是坐在座位上唱,学生就会觉得* * *无聊;如果老师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采用舞蹈中“随风飘扬的旗帜”的姿势或“芭蕾的第三只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有节奏的活动中。这个时候学生自然会处于一种小腹积极歌唱的状态,非常有利于表达歌曲的感情。二、注意科学的发声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孩子使出浑身解数,用那种近乎喊叫的声音* * *着,让人觉得* * *好辛苦,把* * *的声音变成了喊叫。这种唱法不仅失去了歌唱的灵活性,而且缺乏优美的音色,往往会出现音准低或高的现象。久而久之,肯定会损害孩子幼小的声音。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学生在群里强调自己的心理,担心自己的声音被大家淹没,听不到自己的声音,所以总想强调自己的音量,这就变成了大喊大叫。有的老师认为,你唱得不好没关系,只要学生唱得开心就好。面对这种哭喊,他们不仅没有指出,甚至还鼓励他们,说他们“唱得很辛苦。”归根结底,这是因为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意识到应该用高音来唱歌。那么,教师如何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获得高话语权呢?我觉得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来尝试一下。1.轻声唱以唱《摇篮曲》为例。老师可以先创设一个情境,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妈妈在摇摇篮,唱“摇篮曲”。妈妈的声音很轻,让宝宝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用这样的情境教学活动,让学生参加“优秀妈妈”的比赛,让学生想象自己像妈妈一样抱着宝宝,轻声给宝宝唱“摇篮曲”哄宝宝入睡。最后,比较谁唱的摇篮曲声音最好,音量最合适,评判“优秀妈妈”。2、自然歌唱在演唱节奏感强、情绪欢快的歌曲时,学生可以边踩边唱。这时候的儿歌总是自然轻松的。比如小学一年级的歌曲《郊游》,“走,走,走,我们一起去郊游……”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这首短小欢快的歌曲,他们高兴得会不自觉地喊出来。这时候如果老师只是告诉大家不要喊,放松,小声唱,学生肯定听不懂,还会劝阻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课堂应该灵活开展“唱走”活动。同时,有效地通过唱和走的形式在这里,学生的歌声在很大程度上趋于自然。以此为途径,学生自然学会使用流利头音法。3.通过练习唱功获得高位。有很多歌曲的结尾都有一个“延音”。比如四年级歌曲《对花》里的“嘿嘿——”;二年级歌曲《天天好心情》中,好心情结尾句的“爱”字要延长五拍。如果学生喊,不仅容易在音准上“跑调”,还会没有气息支撑,声音被切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练习具体的声乐方法,来体验先声唱法。例1:1 = D2/41-︱3-︱5-‖i76-︱5432-︱1-‖老师:鲁鲁芦笙:露露露露。在老师的良好示范下,学生可以练习降音阶,可以使学生的声音从头音的高音开始,逐渐下降到低音,尽量保持头音高唱降音阶。通过反复练习,学生逐渐形成使用头音区的习惯。例2:练声的过程通常是最枯燥的。在学习一些有特定情境的歌曲时,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练习发声,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折纸船》这首歌之前,设计一个《吹纸船》的声音练习。1 = C2/4 1356 | 5-| 6543 | 2-|ρ-| 6-|ρ-| 5-‖老师:风轻轻地吹着,唱着快乐的歌。学生:路...在这个练习中,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风,从内心感受吹来对台湾省的祝福。在“吹纸船”活动中,我们还可以比一比谁能把纸船吹得最稳。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活动情节中体验“U”的正确发音方法。第三,注意清晰的歌唱语言。清晰的歌唱语言是歌唱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古往今来,中国传统声乐艺术中有一句精辟的行话叫做“字正腔圆”,这是中国一直追求的基本美学之一。试想,如果在演唱过程中,观众听不清楚表演者的基本内容,如何传达基本思想感情,打动观众?从小培养小学生清晰的歌唱语言能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音乐课上,最实用的方法有:高姿势、带感情地背诵歌词;还要做一些绕口令练习。在歌词朗诵的活动中,要强调朗诵要有好的气息和丰富的情感来支撑,这样朗诵的声音才有较高的地位。并且注意元音的纯正,辅音的清晰。不能有“A”不像“A”和“O”不像“O”之类的歧义元音。还可以借鉴戏曲、曲艺中绕口令的做法,插入音乐课堂,训练我们的歌唱语言,使之清晰有力。比如“八百标兵跑北坡,北坡炮兵并排跑。炮兵不敢碰标兵,标兵不敢碰炮兵的枪。”“东洞庭,西洞庭,洞庭山上的一株藤,藤顶上挂着两个铃铛……”等等,通过各种练习,逐步加强学生的发音和发单词的能力。第四,强调丰富的情感表达。众所周知,歌唱情感的表达是歌唱艺术的灵魂,中国古代声乐理论有“情以声致,情以声传情,声情俱丰”的说法,这里强调的就是情感的表达。我们的课堂音乐教学是让小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情绪的变化和运用,以适应准确表达复杂多变的艺术形象的感受。这种能力不是一个老师用几个形容词解释唱歌的情感就能达到的。需要的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渐获得这种能力。比如让孩子带着感情读歌词,把握歌曲音调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感受歌词的意境和思想。或者让孩子在声音的概念上发挥想象力。在唱一首抒情柔和的歌曲时,他们可以想到“洁白柔和的白云”,让声音更加优美通透。唱轻歌的时候,可以想到“调皮的雨滴”,让声音更跳跃,更有力量。您还可以创建各种音乐舞蹈和音乐朗诵的场景...让孩子在情境中载歌载舞,用无声的语言和多样的形式丰富歌唱,渲染歌唱氛围。在小学音乐课中,如何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笔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做了很多探索,以上只是一些经验和总结。总之,在歌唱教学中,融入各种个性鲜明的音乐活动,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